老浏河穿过竹桥镇中,将竹桥镇一分为二,南北街原隶属太仓县,东街原隶属嘉定县。相传清咸丰年间(1850—1861年),老浏河西有个姓邵的殷实富家,将自己的女儿许配给河东的张家。彼此来往日渐频繁,因河道较浅,晴时可以河床上往返,而碰到久雨或暴雨,河水上涨,人就无法通过。后来有个能人,想了个办法,他扎了竹排,叫人站在竹排上,再用绳子牵引,故其集市名为“竹桥”。 竹桥地跨老浏河,北至太仓十二里,南去朱家桥六里、东南至娄塘十一里,西南至葛隆十三里,地处四镇中心。在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疏浚浏河后建造了石桥,交通便利,客商聚集,小集市逐趋兴旺,商业、手工业,得以发展。据《朱家桥志》记载:竹桥镇,即西竹桥。清同治年间,有商店三十家,已成集市。市面不大,但茶坊、赌场、烟墩,样样都有。有“吃吃赌赌竹桥镇”之称。 1950年3月,嘉定与太仓对竹桥周边相关村组行政隶属调换后,竹桥集镇由嘉定县管辖,仍保持繁荣不衰。直至上世纪九十年代,随着附近垃圾堆场的迁入,居民们才渐渐迁出,竹桥老街开始没落。目前的竹桥老街长约200米,西邻孙浜河,地面为传统的弹格路,街面两旁的商铺多已破落,多为上世纪七十年代建成的建筑,有朱桥百货、蔬果门市部、杂货铺、村食堂等,平时人迹罕至。 2004年,占地约1000亩的沥江生态园在竹桥老街东部建成对外营业,除了果园菜田,还拓展了家禽畜牧养殖区、休闲垂钓区、农耕文化体验区等。根据2017年《上海市嘉定区沥江生态园专项规划》,沥江生态园规划范围东至新和路、南至霜竹路、西至沈海高速、北至嘉定区界,用地面积2814亩,生态园主要功能以农业生产、农产品销售、餐饮住宿、会议和观光休闲体验为主。竹桥老街也包含在沥江生态园规划范围内,未来的竹桥老街经过修缮后,将成为年糕、米酒、酱油、米醋、豆腐等传统制作工艺展示及销售体验的区域。 看点: 竹桥老街。 交通: 嘉定66路到竹桥站; 嘉定51路到霜竹公路新甸路站,步行约1200米。 周边看点: 沥江生态园、灯塔村2组银杏*2(120年)、京城禅寺、朱桥银杏(600年)、雨化村银杏*2(500年)、兴贤路银杏(200年)、旺泾村14组银杏*3(200年)、旺泾10组陈爷庙银杏(250年) 竹桥老街——竹桥地货蔬果门市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