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吴镇《渔父图》

 舍得斋主 2018-06-24
吴镇《渔父图》
张德宁
■ 吴镇《渔父图》
  ◆ 张德宁

  吴镇是画坛“元四家”之一,但人们似乎对他有些陌生。他出生于浙江嘉兴,鱼米之乡,其性情偏于水,特别喜欢画《渔父图》,立轴和手卷,画了不少。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其一幅《渔父图》轴,纵84.7厘米,横29.7厘米,绢本,墨笔。图上方中间题曰:“目断烟波青有无,霜凋枫叶锦模糊,千尺浪,四鳃鲈,诗筒相对酒葫芦。”款署:“至元二年秋八月,梅花道人戏作《渔父》四幅并题。”一个月里画了四幅《渔父图》,可见他对“渔父”生涯的向往。

  自屈原《渔父》中出现了渔父的文学形象,一千五百年来“渔父”成为清高脱俗的文人、隐士的化身。从吴镇的这些《渔父图》上的题画诗中,我们没有感觉到吴镇有什么悲观哀怨。“兰棹稳,草衣轻,只钓鲈鱼不钓名”,“孤舟小,去无涯,哪个汀洲不是家”,表达的是渔父的逍遥自在、四海为家的乐观情绪。

  吴镇虽然没有去当渔父,但是他不入时流,孤高自居。他自小与其兄一起跟从乡贤柳天骥读书,研究理学,精通儒、道、佛学说,隐居不仕,也不随俗而改变自己的绘画理念。一生清贫,曾以教书、卖卜为生。《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评点他的诗“抗怀孤往,穷饿不移,胸次既高,吐属自然拔俗”。董其昌曾在《容台集》中记载:吴镇与盛懋比邻而居,四方带了金钱来盛懋家求画的人很多,但吴镇家却门庭冷落。吴镇妻子见了,笑说于他。吴镇言:“二十年后不复尔!”

  后来果如其言,吴镇以其对后世的书画发展的极大影响,被明代书画界公认为“元四家”之一。当然,不是在吴镇预言的二十年后,而是在二百年后的明代中后期。

  回溯一下吴镇与“元四家”其他三家——黄公望、王蒙、倪瓒,他们有相似的地方,都以五代的董源、巨然的南方山水为基础,“平淡天真”,“不装巧趣”,土覆石隐,大体上披麻皴;都以画“聊写胸中逸气”,“寄兴游心”、“自适其志”;都强调“以书入画”,“书画同源”,讲究笔墨情趣。但同时,“元四家”又各有特色,以吴镇来看,他在董、巨的基础上汲取五代荆浩、关仝及北宋李成、范宽山水画的大格局、浑厚的写实功力,更融合南宋的“一角”构图,简逸静穆。也由此,他似乎更多地延续宋画的“湿笔”,却因此有别于元画的“干笔皴擦”的主流。这也许是他虽名入“元四家”之列,却让人觉得有些陌生的缘故。但是,尽管他深居简出,后人依然从他留下的书画中感受到传承和创新,引以为师。如明初的沈周就对吴镇下了大功夫,成就斐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