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年体弱针灸基础方

 多伦多0023 2018-06-24


老年体弱基础方

去年十月到今年四月,我一直在跟随师姐於堃主任进修。师姐门诊的老年患者非常多,在我进修的第一天师姐就跟我讲了一条:对于老年体弱患者,升阳和调脾胃是针灸处方当中一个基础部分。常用的比如“中脘+气海”或者“中脘+关元”;升阳可以用百会或前顶;如果选用远端腧穴,也可以用足太阴脾经和足少阴肾经在下肢的特定穴,比如太溪、太白、三阴交,滋阴的比如复溜。

所以在观察於堃师姐给患者治疗时,会发现,患者的病情各式各样,头晕的、腰疼的、耳鸣的、中风后遗症、颈椎病、咳喘、尿失禁等等,但在治疗时,其中很多会用到“中脘+气海”,或者“中脘+关元”,或者前顶、太溪、三阴交等腧穴当中选用一两个,留上一针。

老年体弱患者,往往虚实夹杂。乍一看就是外感风寒,针大椎发发汗吧,可是作用不大。为什么?因为本身气就不太够。有的是便秘,那就行气通滞,指望气一通大便就下来,结果不行。为什么?往往也是气不够用。这样的情况,光给他通经络解郁滞不行,于是就考虑这个基础方配上去。

针刺手法小窍门

接下来再说一下针刺手法的问题。

有些患者,你把针扎进去,不得气。尤其老年体弱患者,患者没有针感,医生手下也没有针感。这时候别着急,不要强求针感。

举个例子,比如针刺阴陵泉,一般应当是麻或酸胀针感沿着太阴经向下传到脚,但是有的患者没反应,或者反应很小,若有若无的说不清。可能有些医生就会加大提插捻转的手法力度,尤其有些急性子的,喜欢大刀阔斧的大夫。但是从我的经验来看,我不建议医生在这个时候去加大行针手法。

如果需要针感出来的话,我通常先把阴陵泉这一针留在那儿,不管他。然后我去刺太白穴,把太白穴刺好,行针得气。有些患者太白得气之后,自己就会告诉你,“哎,我腿上那一针也有感觉了”——太白和阴陵泉一呼应,太阴经气血的运动自然就连上了。如果二者之间没能自然呼应上,那么这时候你再回头去给阴陵泉做一做手法,往往针感也就出来了。

假如还是不行,那就更加的要耐住性子,不能急于求成。先判断一下患者的情况,如果确定就是虚弱问题,作为医生第一是别着急,他的针感可能要经过两三次治疗之后才能逐渐上来;第二,可以考虑原穴加艾灸,在诊室艾灸也行,嘱咐患者回家自己灸也行,帮他逐渐的把气补上来。


插秧针灸不可取

接下来简单说两点针灸临床常见的误区。以下误区,不管是老年患者还是年轻患者,都可能遇到,有些需要特别注意,因为有可能导致严重的身体伤害。

我曾经遇到一位患者,扎上针之后给她行针,然后她得气出现针感时,这位大姐特别惊讶,跟我们说:“原来扎针还可以这样,还能有感觉!扎了这么多年的针灸,从来都是往身上一戳就完了,从来不知道扎针还能有感觉。”

像这位大姐从前接受的那种针灸,我们一般称之为插秧似的针灸。就像往田地里插水稻秧苗一样,把针往患者身上一戳,然后就什么也不干了。这种方式下,通常患者不会产生得气的针感。这种完全不要针感,糊弄事的扎针方法,我们是反对的。我们扎针时,是要有针感的。对于针灸临床常见的大多数病症,常用的大多数腧穴,我们是要避免强烈针感!

当针扎进腧穴之后,尤其在手法行针过程中,如果出现剧烈的电击样的痛苦针感,很可能是比较重的神经刺激所导致。假如继续反复这种刺激,就可能造成神经损伤,这个后果就麻烦了。

和缓得气绵中寻

我自己在临床,有时候把针扎进去,患者也会突然感觉来这么一下。那么我会马上把针提起来一点儿,离开那个层面。因为我们所用的手法是沉稳和缓的手法,没有大幅度提插等强烈手法,所以即使偶尔触动了神经,只要马上把针提起一点来,离开那一层,这种针感就不会继续了,也不会造成损伤。

我要和缓的针感,就是针感可以很显著,但不能太剧烈,更不能感觉很痛苦。打个比喻,比如咱们喝酒的时候,有的酒劲儿很大,但是绵软上口,不会让你感觉像火一样一口下去把嗓子辣穿了。希望这个比喻有助于您的理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