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八妹听到了一段非常熟悉的旋律: “……归不到的家园鹿港的小镇 当年离家的年轻人……” 年轻的朋友或许对这段歌词并无印象 更不会知道它的作者 恰是华语歌坛的第一人——罗大佑 1980年,台北的一名放射科医生 决定放弃九年的医学生涯 出道成为职业歌手 他的理由中有着前人的影子 “那么多医生里,不需要多一个罗大佑 但在音乐上,还有很多发展空间” 七十年代的华语乐坛没有自己的音乐 《千千阙歌》、《红日》等 大多是翻唱自日本或欧美 直至1982年 罗大佑的首张专辑《之乎者也》 终于打破了这股沉寂 黑色长发、墨镜、哑嗓的罗大佑 也成为了华语乐坛苏醒的标志 多年以后, 《之乎者也》 仍被评为台湾百佳唱片的榜首 一曲《童年》更是红遍海峡两岸 三十七载不衰 八十年代是罗大佑的时代 李宗盛称罗大佑是 真正的台湾音乐界重量级人物 周杰伦更称他为时代的音乐教父 罗大佑的歌是时代的 也是故事的、文学的 他的旋律中包含着深深的思考和关怀 《之乎者也》揭露了台湾社会窒息保守的现状 《恋曲1980》唱出了女性不是任何人的物品 《东方明珠》阐明了香港回归的那份爱 ;《上海之夜》则刻画了缤纷繁荣的上海 ……
如果你是70后 罗大佑可能是你毕生的偶像 如果你是80后 那你可能在他的歌声里长大成人 如果你是90后 那可能从父辈那里听到过他的旋律 即使你是00后 在《中国合伙人》等电影中 他的声音可能依旧在你的耳边轻轻吟过 罗大佑认为 “家”很容易被忽略,却又是最重要的 三十年来他为“家”写过许多歌曲 比如八妹在开头提到的《鹿港小镇》 “台北不是我的家 我的家乡没有霓虹灯 …… 归不到的家园鹿港的小镇 当年离家的年轻人 听说他们挖走了家乡的红砖砌上了水泥墙 家乡的人们得到他们想要的却又失去他们拥有的” 听着罗大佑歌成长的我们 早已成为漂泊的游子 你想家了吗 不如来听一曲罗大佑的歌 与他一同寻找光阴的故事吧
|
|
来自: 昵称18154423 > 《娱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