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吃回三十年前?老北京六大传统蔬菜强势回归!

 卡卡2FM4 2018-06-24

北京蔬菜生产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特别是元朝建都以后700多年来,一直作为全国的政治、文化和经济中心,为中国最繁华的城市。随着社会安定、经济的恢复、民族的融合,以及国际的交往,讲究生活质量人群云集北京,对蔬菜产品的外观、口味,乃至鲜嫩程度的要求都非常讲究,需求拉动生产,蔬菜生产得到迅速发展,多年来北京郊区的许多菜农形成了精耕细作的种植传统,生产出全国闻名的名优蔬菜精品,不仅外观漂亮,而且风味好、口感脆嫩,许多食客赞叹在北京食用蔬菜一种享受。

吃回三十年前?老北京六大传统蔬菜强势回归!

80年代初期,北京人口迅速增加,蔬菜市场供应紧缺,供求矛盾突出,能让蔬菜满足市场供应是第一需求,为此,许多育种单位培育出高产、抗病、品质较差的杂交一代品种,这些品质得以迅速推广。由于当时销售环节没有执行优质优价的政策,这些品质好、风味浓的传统品种由于产量低,抗病性也不强,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农业结构的调整过程中逐渐流失。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消费者对蔬菜的品质、口感要求越来越高,一些传统“老口味”的蔬菜品种口味不禁勾起了人们的回忆。口感脆甜、赛过鸭梨的“花叶心里美”萝卜,味甜、纤维少,开锅即烂的“核桃纹”大白菜,瓤沙、风味浓郁的“苹果青”番茄等等,无一不调动着人们的味蕾,这些诸多市民儿时记忆的北京老口味蔬菜深受各阶层消费者的青睐。

北京市农业局为丰富市民菜篮子,通过寻找繁育老口味蔬菜的种子,对一些深受市民喜食的传统口味蔬菜品种进行了恢复种植,每年种植面积在1000亩左右。为了确保市民能吃到三十年前的正宗老口味,在生产实践中逐步形成了详细的栽培技术规范。现将部分传统口味蔬菜品种介绍如下

花叶心里美萝卜

吃回三十年前?老北京六大传统蔬菜强势回归!

北京地方名优品种,在北京郊区已有上百年的栽培历史,是著名的水果萝卜,不仅闻名全国,在国际上也享有一定声誉。历史上以海淀区罗道庄、大兴区西红门、高米店等地所产最为著名。叶簇较平展,叶色深绿,呈裂叶型。肉质根短圆形,平均纵径12厘米,横径10厘米。萝卜有1/2以上露出地面,出土部分表皮上部淡绿色,入土部分呈嫩白色,尾部细长。其皮薄、肉脆、汁多,果肉为鲜艳的红色,切开后脆嫩欲滴,艳丽如花,极惹人喜爱,许多人尝了以后纷纷感到“萝卜赛梨”真是名不虚传。具有关部门测定:其维生素C、核黄素、铁等营养物质的含量比梨还高。

经常食用其保健功效不亚于人参,故有“十月萝卜赛人参”之说。古往今来,有不少名人也都善食萝卜,特别是老北京传统的花叶“心里美”萝卜。

清代时期成为皇宫的贡品,据说,清朝慈禧自从无意间尝到了北京郊区的心里美萝卜后,就忘不了那股清甜的感觉,下令每年秋冬季节经常向皇宫进贡心里美萝卜,为了方便“心里美萝卜”进城方便,旧时北京城城南的永定门,成了运送心里美萝卜的绿色通道。无论日夜,戒备森严的北京城,总给心里美萝卜留着这么一扇城门。就像现在蔬菜进京的绿色通道一样,只要城下一喊是送萝卜来的,永定门的城门就给开了,所以就有了‘西红门心里美萝卜叫城门’的典故,深受各阶层消费者的青睐。解放以来,全国各地都有引种栽培,深受消费者欢迎。20世纪30年代已名扬京城。在每年10月底至来年3月供应市场。

核桃纹大白菜

吃回三十年前?老北京六大传统蔬菜强势回归!

北京地区名优品种大白菜品种。20世纪30-70年代以海淀区栽培较多。因叶面布满皱纹,似核桃皮的皱纹一样,故名核桃纹。核桃纹白菜属于农家品种,和以突出优点是叶球柔嫩,味甜,纤维少,煮食易烂,有开锅烂的效果,品质特别好。分为大青口核桃纹和小青口核桃纹两个类型品种,大核桃纹品种植株高45-50厘米,开展度60-65厘米。外叶20余片,呈倒卵圆形,深绿色,中肋浅绿色。叶球约40厘米,呈直筒形,微圆,上部稍粗,小核桃纹品种外形与大核桃纹相似,但株型偏小,叶球更嫩一些,叶多、帮少,品质更佳。

核桃纹大白菜适合在秋季露地种植,耐寒性、耐贮藏性都非常好,能在土窖贮存到来年3月份。但与目前种植的杂交品种相比,单株重量、亩产量要低一些,另外对白菜常见的病毒病、霜霉病和软腐病等三大病害抗病性要弱的多。由于口感品质好,害虫就喜欢光顾,因此其受危害程度大于品质差的杂交品种,这两种核桃纹白菜就因病虫害而减产。但是这两种核桃纹白菜突出的口感仍使许多老北京市民们怀念。在每年11底至来年3月供应市场。

“鞭杆红”胡萝卜

吃回三十年前?老北京六大传统蔬菜强势回归!

北京地区名优农家品种,经菜农多年选育而成的优质地方品种。20世纪40-60年代最受市民欢迎的特色蔬菜品种之一。植株高约50厘米,叶簇较直立。有12-14片叶,叶色深绿,叶柄基部紫红色,肉质根长25-30厘米,呈长圆锥形,单根重125-150克,表皮紫红色,根肉韧皮部橙红色,木质部橙黄色。

风味浓,味甜,肉质脆硬,品质好,生熟食均可,最适宜炒食、炖食、凉拌、蒸食,也可腌制,这些烹饪方法,都能保持其风味。丰产性好。适宜秋季露地栽培,耐贮藏,在窖中能贮存到来年3月份。每年11月-来年3月供应市场。

北京秋瓜

吃回三十年前?老北京六大传统蔬菜强势回归!

北京地区名优农家品种。瓜条长棒形,表皮光滑,外皮浅绿色,刺瘤少,口感好,有浓郁的黄瓜香味,单瓜重160-200克,中晚熟,耐热较强,抗寒性弱,抗病性较强,采收期长,品质佳。

适宜在春秋季节保护地和夏秋季节露地种植,不适宜在日光温室越冬茬种植。植株蔓生,生长势强。叶片较小,浅绿色。主蔓结瓜,第1朵雌花着生于第7-8节。每年4-6、9-12月供应市场。

北京黑茄子

吃回三十年前?老北京六大传统蔬菜强势回归!

原产北京二环至三环之间丰台、海淀、朝阳的近郊菜区,口感脆嫩、肉质细腻、食味清香,是老北京名菜“烧茄子”和“煮咸茄”烹饪的最佳品种。红楼梦中名菜“茄鲞”就是用菜户营的七叶茄精心烹调而成。北京黑茄子有六叶茄 、七叶茄和九叶茄之分。六叶茄最早熟,耐寒性强,耐热性较差,适宜在秋冬茬和早春茬日光温室种植;七叶茄中早熟,耐寒性强、耐热性中等、品质最佳,适合在秋冬茬和早春茬保护地以及春季露地种植;九叶茄晚熟,耐热性强,耐寒性较差,适合春、夏、秋茬保护地和秋季露地种植。

在烹饪方法上,老北京也是很有讲究的,网民张先生就曾在博客撰文写到:老北京人都爱吃的烧茄子,在烹饪时,要把茄子去皮,切片儿,薄厚四分儿为宜。在整片儿茄子上双面打三分儿宽窄花刀儿,刀口儿深浅以茄子片儿拿起不断为度。打完花刀儿将茄子放阴凉处自然风干2小时以上,去水气。旺火过油,茄子焦黄塌秧儿,捞出控油。上旺火,热油煸炒蒜末,放葱姜、料酒、酱油、糖醋炝锅。茄子入锅,煸炒入味儿,勾亮芡,出锅前撒青蒜(斜刀儿切段儿)。再讲究些的,俏几粒豌豆。喜吃荤的,加里脊丝。上桌后的烧茄子,色焦黄,明油亮芡,青蒜嫩绿,茄香扑鼻。

柿饼冬瓜

吃回三十年前?老北京六大传统蔬菜强势回归!

老北京传统品种,1984年经北京市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原以丰台、海淀和朝阳区二环至三环路之间种植较多。植株蔓生,生长势中等,第1瓜着生于第8-10节。瓜扁圆形似柿饼,故名“柿饼冬瓜”。瓜皮绿色,老瓜成熟时表面长满白粉,瓜肉白色,单瓜重1.5-2.5公斤,品质好,其风味要明显比其他品种浓,多种矿物质和维生素含量也比其他品种高。

每年6月和8-10月采收的产品品质最佳。耐贮运,在避光恒温的地窖中能存放2个月。中熟,不耐寒,较耐热,抗病性中等。适宜在春、夏、秋季露地栽培和四季保护地种植。露地种植一般亩产量4000公斤左右。柿饼冬瓜有多种烹饪方式,特别是羊肉熬冬瓜更是名菜和滋补药膳佳肴,羊肉“瓤冬瓜”也非常有特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