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高考生:想报考医学院校?你需要了解这六个问题

 伊直在 2018-06-24

高考结束了,各地成绩纷纷公布,不少考生和家长开始为报志愿忙碌起来。

填报志愿,是为数不多的能影响人一生的事件之一,成为一名悬壶济世的医生,是很多考生的梦想,那么你到底是不是学医的“潜力股”呢?

作为曾经的医学生,小编整理了一些可供参考的“干货”。

问题一:医学专业的门槛高吗?

虽然近几年在金融、计算机等热门专业的猛烈攻势下,医学似乎不再炙手可热,但是医学专业分数线从来没有低过。且不说北医、协和这样的殿堂级院校,复旦、上交、华西、湘雅、中山、同济等元老级名校,省级医科大学的临床医学专业,近年来也要超过重本线30~45分(不完全统计),医学院校传言曰:“自从学了医,才知道高中的学霸之称是浪得虚名。”所以,想要成为未来的杏林圣手,进入理想的医学院校,不低的高考分数是必不可少的硬件条件。

此外,各院校会还有其他一些特殊要求,比如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临床医学(儿科方向)“5+3”一体化和临床医学五年制英语班(上海—渥太华联合医学院)要求:高考英语成绩必须达到125分及以上(满分150,如满分非150分,则按相应比例折算),考生患有《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第一条中列出的六大类疾病,及第二条列出的色盲、色弱者,任何一眼视力矫正到4.8镜片度数大于800度(含)者(或一眼失明),两耳听力均在3米以内者(或一耳全聋);斜视、嗅觉迟钝、口吃者,均不予录取。考生在报考前需要认真阅读相关院校招生简章及政策,避免出现纰漏。

问题二:医学有哪些学科?

小编有一个校友,家里人世代行医,在当地开了个小诊所,小有名气。他本人也想接过祖上衣钵,做一名济世良医,无奈造化弄人,阴差阳错进了医科大学的公卫专业。暑假的一天,他家人有事出门,有位患者突然肚子疼,让他帮忙看看,他说看不了,疼痛难忍的患者生气地说:“白上几年医科大学了,祖上的招牌都被你砸了,”。留下委屈的校友连连叹气。

这个让人哭笑不得的小故事,充分说明了医学领域的宽泛,一句“学医的”,包含了太多的学科和工种,教育部公布的医学二级学科就有这么多:

注:名称为“★”的,表示该一级学科不分设二级学科(学科、专业)。资料来自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招生信息网。

是不是已经眼花缭乱了?其实高考医学生招生并没有这么庞杂,以南京医科大学2017年江苏省内招生计划为例:

其中儿科医学、精神卫生、眼视光医学都属于临床医学,旨在培养临床医生,也就是到了医院对患者进行问诊,根据各项检查结果做出诊断的医生。小编学医时常常有人问:你是做什么的医生?是内科还是外科?其实大多数医学院校临床医学的本科培养并没有规定具体方向,而是进行通科培养,你是无影灯下拿着血管钳持针器的外科医生,还是冲锋在第一线的急诊医生,在五年本科培养中不能完全确定(少数医学院校的临床专业在高考招生指南上规定了培养方向),考生可以根据个人情况进行填报。

影像、检验、病理等专业主要帮助临床医生根据病情为患者提供合理的检验检查项目,他们同样是医院里不可缺少的人才。

麻醉学专业培养的麻醉医生,是外科医生必不可少的搭档。

护理学专业培养白衣天使,俗话说“三分治疗,七分护理”,近些年很多男生报考护理学专业,也侧面说明了护理学毕业生在就业市场的优势。

口腔医学并不是我们传统认知中的牙医,颌面部的整形、正畸,高大上的修复手术也是口腔医生在做。

基础医学主要研究人的生命和疾病现象的本质,简单说就是临床前期的工作,毕业生的工作以教学和科研为主,工作场所一般为高校或者研究院,不是医院。

药学则是看似高冷实则文艺小清新的专业,是应用性很强的学科。

下图则很好地说明了公卫与预防医学专业毕业生的出路。

关于考生入学后能否转专业,大多数学校仅允许相同学制专业间,按照高考全国各专业分数线平均排位由高到低转。提前批次录取学生不参与转专业。根据小编的经验,一般医学院校各专业录取分数平均分遵循临床医学(5+3一体化)>临床医学五年制>麻醉、口腔≥影像、检验、药学≥基础医学、预防医学>护理学的趋势(各个院校可能会有不同,仅供参考)。报考定向医学生之前一定要仔细研读相关政策,避免出现违约,甚至因违约造成诚信档案出现污点的情况。

问题三:如何选择学校?

对于医学院校的选择,小编建议不要只简单地参考大学排行榜上的名次,或过于迷信“985 211”“双一流”的名头。除文章开头提到的北医、协和等老八校(均经院校合并成为综合大学的医学部或医学院),众多省级医学高校(多以XX医科大学命名)也实力不俗。

评价一所医学院校实力的重要指标是其附属医院的医疗水平,比如首都医科大学,其附属的宣武医院、北京友谊医院、北京朝阳医院等十几家大型三甲医院均实力不俗,在北京的公立医疗机构中,与北医,协和附属的医院形成“三足鼎立”局面。

其次,专业也是择校的重要参考,徐州医科大学的麻醉学,温州医科大学的眼视光,都可谓业内翘楚,声名赫赫,是报考的绝佳选择。因为医学生本科后大都需要深造,考研、考博进入更高等学府者多不胜数,不少大医院招聘时并不会计较第一学历,这对于高考失利又有志从医的考生是个利好消息,只要大学期间刻苦努力,考研、考博一样可以实现自己的名校梦。

此外,院校博士点、硕士点的数目是其学科建设的重要评价指标,也应该作为择校的参考。

问题四:医学生学什么?

很多人觉得医生都是穿着干净的白大褂,像电视剧里一样青春靓丽,潇洒无敌,对此小编只能说,图样图森破!电视剧里都是骗人的有木有!年轻人正确的生活方式是多读书多看报,少看电视多睡觉,只因为看了《战狼2》立志从军,看了《急诊科医生》立志学医,生活最终会教会你:“学医最苦,当兵最累”不是逗你玩儿的。所以,同学们在决定学医前,一定要有思想准备。

下图是一个五年制临床医学生需要学习的书。

摞起来可能比医学生本身更高,真正的“读书等身”。

这是一个大三医学学生的课表,满课是常态,周末实习,寒暑假在医院值班早已见怪不怪,医学院校的学费是当之无愧的“性价比之王”。

“生理生化,必有一挂;病理病生,九死一生;系解局解,学到吐血”“寄生虫,何生人!”“神经病学快把我学成精神病了”“不孝有三,学医考研没对象”。这些医学院脍炙人口的吐槽名句,没有在通宵准备期末考试后默念抱怨几句,也好意思说自己读过医?恐怖片?重口味?小意思,为了系统解剖学不挂科,在解剖楼待到深夜是大票医学生的共同经历。虽然他们掌握了多种杀死小鼠小兔的方法,但他们依然是爱心满满内心柔软的好青年。

至于期末考,医科院校的老师们都签署了“共同协议”,那就是:重点?不存在的,整本书都是重点,每个字都是考点。原因嘛,成了医生后不能因为患者症状不典型,以考试不是重点为由拒绝看诊。

问题五:医学生的日常什么样?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医学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学科,医学生的动手能力显然没得说,有图有真相:

“求听诊器修炼成精,求塑料小人儿保佑我顺利通过技能考。”

医学生是半学生半医生,需要严格遵守医院的规章制度,即使是在过年的那几天请假也不容易。

小编在医院实习时的手机相册(女生的手机相册不应该是自拍照吗?)

他们的朋友圈要么是今晚夜班无殊,要么是抢救了几个病人快累瘫了的哀嚎,还有这种像晒娃一样晒老鼠的(读者请自行忽略王者农药):

当然医学生也会苦中作乐,比如这样:

“虽然我们穷我们忙我们实习没有工资,但是我们也可以左手儿科小朋友的诺基亚,右手自己用了好几年的摩托罗拉。”

医学生的画

“负责的病人健康出院,心情大好,感觉CT片都在对我笑”

问题六:学医需要具备什么素质?

小编知道,读到这里的医学生及年轻医生可能会说:“劝人学医,天打雷劈。”记得实习时候有个带教老师这样说,“最好的专(职)业,是在保证自己身心稳定的情况下获得最大的成就感的专(职)业。”不同个体不同情况下,结果可能会有不同。小编认为,医生相比其他职业,这几点素质格外重要,看看你是否具备:

1. 强烈的责任感。疾病的发生时间显然不会遵循医生的作息时间,放假期间收到上级或者病人家属的“夺命连环call”,年三十在手术室跨年,相信很多医生并不陌生,如果你是工作和生活分得很清楚的人,那么医学可能不适合你。

2.良好的沟通能力。用最简单最朴实的话向患者讲清病情,不掉书袋,和患者及家属成为朋友,共同战胜病魔,对于医生至关重要。如果你语言表达能力一般,小编不建议你选择临床专业,麻醉、超声、检验可以纳入考虑。

3.不断学习的自律。医学知识更新很快,医生要不断学习。很多人觉得医生是“金饭碗”“越老越值钱”,是没有中年危机的职业,殊不知成为好医生的秘诀就是不断突破自我。一个好医生,主动获取知识和技能的能力定是很强的,医院里老骥伏枥的专家数不胜数。

4.强健的体魄。高考招生政策中明文规定了医学生的体检标准,虽不及军校严格,也充分说明,只有身心健康的医生才能给患者带去健康。“女生当男生用,男生当牲口用”,临床的高强度工作,对医生的精力及体力提出了高要求。

5.平和的心态。在医院里,有太多的人情冷暖,太多的无可奈何,生老病死是每个人生命中的大事件,却是医院里时刻上演的小插曲,平和不是要心灵变得冷硬,而是处变不惊。

6.持之以恒的决心。“十年饮冰,难凉热血”,这话形容医生不能更贴切。医生培养周期长,上学期间没有经济来源是客观存在的现状。看着同学已经毕业几年在各自领域小有成就,工作轻松,收入可观,医学生难免愤懑。当网上报道伤医事件,评论一片叫好,医学生可能心寒失落,质疑自己的付出是不是有价值。小编觉得,“健康所系,性命相托”就是为之献身的理由。

最后,小编想说,学医和从医是两回事,并不是说学什么一定要做什么。离开医院后谈到以前的生活,偶有“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的感觉,“绝大数人会死于毫无意义,至少这个职业曾经做过他人人生的中转站和摆渡人”。医生,既有悲天悯人的情怀,又有治病救人的力量,何乐而不为呢?风物长宜放眼量,相信不远的未来,磅礴发展的医疗健康产业需要更多的医学人才铸就辉煌,也会成全每一个努力过的曾经的现在的未来的医学生。那神圣的誓言,我们记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