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雷州古迹5: 超海宫

 jtq感恩一切 2018-06-24



超海宫,很美。


位于附城镇夏岚南村东海滩。


宫与村,分堤而立。堤东是池塘、滩地、红树林与大海;堤西是河滩、稻田、村庄与南渡河。此堤有故事:明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巡抚都御史蔡经于城东北修筑护城堤围,长700余丈,防潮防风,保护雷州东城;清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福建巡抚、闽浙总督陈瑸向康熙皇帝上疏《题修雷阳堤岸疏》,请示修建雷州东洋田海岸堤坝,获得允准和拨款,但不敷应用;翌年,陈瑸再上疏《题将公费捐修堤岸疏》,将自己任内所得薪俸1500两白银悉数捐出修堤,雷州自此海岸自是永固,乡人蒙其利


首蒙其利的,就有近在咫尺的夏岚南村。


(夏岚村的东西洋)


此堤在演进:历代来,它是雷州人阻海围滩,防潮防风的屏障;近代来,它是雷州人装闸控水斩断南渡河,建设新海康的保障;新时代,它是雷州人走出半岛,走向未来的康庄大道······


(海堤坝路)


笔者走在坝路上,望着海湾、船只、河流与稻田的景色,感受海风与稻谷香的飘荡,不禁心旷神怡起来······


是的,风景如画!也一时想起,这海堤原是传说中的雷阳八景之一:一龙烟绕!——据说,雾雨朦胧时分,远眺此堤,仿如一条巨龙在绕海云游:其气象自是变化万千,其风光自是旖旎无限······


(海湾里的船舶)


看完外景,笔者穿过几棵老榕树,走进宫庙。


宫庙建筑本身就很美。来回反复观看,只有一词能形容:赏心悦目。

现引用宫庙建筑的简介,分享于诸君——


超海宫为砖、石、木结构古建筑,四进三道门四合院式布局。山门采用斗拱梁架结构架设,木雕工艺惟妙惟肖,其番鬼托梁木雕,堪称一绝。灰塑工艺精巧,山墙纹饰有花、鸟、虫、鱼、脊头博古纹中加以麦穗、牡丹、蝙蝠等饰物,形象生动。


再配数图,加强视觉效果——


1: 番鬼托梁

(横梁上有番鬼哦~)


2: 嵌墙式神像

(官与禄,抬头即有哈~)


其实,最美的是宫庙所涵养的人文精神。


番鬼托梁表现了近代半岛人的爱国主义和反法帝侵略精神。


清末,西方列强瓜分中国,法帝国于1899年趁机租借雷州半岛的广州湾(今湛江市),半岛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半岛人的反法帝斗争,也同步开始。半岛著名的民间反法帝斗争有:1899423日,吴邦泽等遂溪人民武装反抗法帝的入侵;1936年夏,广州湾坡头人民武装反法殖民者强加人头税,并成立了抗法自救会


这些斗争不能驱逐法帝出岛,但在一定程度上,打掉法帝国主义的嚣张气焰,打出半岛人民“不畏强暴、敢于抗争”的爱国主义和英雄气概!


番鬼托梁的木佣艺术,源自于上述斗争。新中国成立后,民间艺术家热情讴歌这些爱国斗争,能工巧匠更是以木雕的形式将之载入祠庙,并突显一个正义必胜的主题:法帝国主义不过是跳梁小丑,永生处于雷公、关公、岳飞,妈祖等半岛诸神的镇慑之下,不得翻身。


(正门口的番鬼托梁)


至此,超海宫建筑体现了其内在美:爱国、英勇、正义。


另外,超海宫的历史故事也很美。 


其一:宫庙内有一条乾隆三十年(1765年)石碑《奉道府县批断超海宫管业碑》,内载一桩裁夺海埠管理权的案件,该碑表明,自明代崇祯年间,近庙海田、海埠、椿门、带港五条”原来都由地方官拨入超海宫。这是说,超海宫在明代时管控的物业范围很不小。也即,明代时此宫周围,已是人烟稠密,物产丰饶······


其二:宫内还有一块同治二年(1863年)石碑《奉府宪示例永远碑》。碑已残缺,但还可辨别是地方人士要求知府颁布协议条文,其中包括对盗的处理。可见,当时的“超海宫人”,很敢于斗盗,并希望依法治盗。——这种依法治理的斗争精神,体现出一种难能可贵的法治品格!


最后,笔者在宫内的“重修超海宫”捐款芳名榜上,看到一代又一代乐捐名单。——原来,当地人对这所宫庙的保护与修缮,承传了数百年,从未曾间断。终于,2010年,超海宫被列入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超海宫,省级文保标示)


至此,超海宫四美合一:地美、景美、庙美、人美。


因此,超海宫享有不落的盛誉:渡南祠,渡北庙



                温柔以待  世界很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