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汉朝的时候,有一位能征惯战的大将——霍去病,人们都称呼他为冠军侯,意思是:没有谁能超过他的勇敢了。 可是他奉汉武帝之命,北伐匈奴的时候,那些被打得望影而逃的匈奴不甘心失败,他们竟对汉军将士,发动了一起“生化武器”的袭击。当时,匈奴巫师们在水源附近,纷纷埋上了受到瘟疫感染的牛羊马等动物的尸体,等水源被感染后,汉军将士,为了解渴,只能去喝被瘟毒感染的水,不久后,他们即会瘟疫的折磨下,痛苦地死去! 每当看到这段记载,小编除了憎恨战争的残酷后,心中不免升起了这种疑问——匈奴巫师操纵的瘟疫,究竟是什么可怕的病毒呢? 看过713电影的读者都会知道,搞“细菌战”那是需要高科技的,在汉朝的时候,匈奴巫师掌握的“生化武器技术”不管技术多高,也不可能比713电影里,那些狼子野心的专家们厉害。故此,匈奴巫师操纵的病毒必须传播容易——可以通过动物的血液、尸骸或者是粪便等物进行大面积传播。匈奴巫师不用经过提取病毒,实验室培养等高技术手段,直接利用中瘟疫死亡的动物遗体、血液等物,就可以进行害人的勾当。 根据这种病毒的传播机理,基本可以认定,这种可怕的疾病就是——流行性出血热。 为什么匈奴巫师操纵的病毒是流行性出血热?因为它满足了以下三个条件: 1、流行性出血热是汉靼病毒肆虐的结果,汉靼病毒最原始的寄主是草原上的鼠类,鼠类身上的病毒,可以传播给牛羊马等大型牲畜,这些得病的牲畜,就成了匈奴巫师害人的“可怕武器”。 2:霍去病得瘟疫没有确切的记载,可是这种病毒在汉朝和三国时代流行了几百年,害死几十万,上百万的汉族老百姓。 张仲景是东汉后期的医学家,他在《伤寒杂病论》中,这样形容伤寒:伤,体现斑瘀。寒,发高烧而苦寒。而得了流行性出血热,不仅有上述两种症状,而且还有头痛、腰痛、眼眶痛及恶心呕吐、胸闷和内出血等症状。张仲景在《伤寒论》的序中,说,张家家族200余口,十年之间,去世三分之二,一多半的人死于伤寒。 当时没有流行性出血热这种病的记载,这种病就被误诊为伤寒,故此,死亡率居高不下。 3、匈奴为何会对流行性出血热有抵抗作用呢,因为得过流行性出血热而不死的匈奴女人,就会在身体里产生抗体,而她生下的孩子,就会遗传这种抗体,故此,匈奴人就有抵抗这种疾病的能力。 当时,长江以南地区,并没有流行性出血热这种病的存在,因为鼠类无法渡过长江天险,随着北征匈奴的大军获胜归来后,他们将流行性出血热这种病传播到了汉朝的四面八方,这种病在并没有免疫能力的汉朝地区大爆发,让这种瘟疫,在中华大地上肆虐了好几百年。 其实,霍去病在征战匈奴的时候,没有养成不喝生水的习惯,如果他将生水烧开饮用,就可以避免得瘟疫,被感染了。 随着现在科学技术的发展,这种以前不治的绝症,如今已经不能危害人间了。 |
|
来自: 昵称VChmUhmv > 《历史解密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