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去痰第一方——三子养亲汤。 今天的案例,是我外公。 自从外婆走了以后,外公逐渐有些不灵光。 前几天在家照顾外公的表弟发信息“最近爷爷瘦的很厉害,一口饭都吃不下去,而且做事情有点胡来。” 我跟外公视频了。 本来就瘦的他,愈发消瘦。视频里见到我,听到我的声音,喊了我弟弟的名字。 我看了他的舌头,舌苔非常之厚腻黏滞,比图一严重两倍,但是不黄。 (因为视频时不方便拍照,就在手机里找了一张接近的) 看舌头他去吐了一口痰,表弟说“他吐痰了快半分钟,感觉黏在嘴巴里吐不出来。” 我跟外公聊了几句,开了药给他。 我的思路是:神智不清楚,胃口差,痰粘,舌苔白厚腻——毫无疑问是痰浊郁滞,阻碍脾胃,蒙蔽神机。 于是给他用的主方是: 三子养亲汤。 紫苏子降气化痰、 白芥子温肺豁痰、 莱菔子消食祛痰。 是非常好的理气化痰搭配。 常规总量紫苏子、莱菔子、白芥子各9克。 但是我考虑到外公目前主要是以胃口差为主,再吃不下饭,就要饿坏了。 所以调整了剂量:莱菔子加到12克,加强消食化滞,紫苏子、白芥子各6克,辅助祛痰。 当然,胃口差,光用这三味不够。 我加了焦三仙:焦山楂、焦神曲、焦麦芽。这三味药同等分,几乎适用于所有人胃口不好,不论年龄大小。 但是学龄前儿童用量要小,各3-5克即可。 痰浊的根本在于脾胃,所以一定要加茯苓,健脾祛湿,治疗根本。 栀子、香附加上前面的莱菔子,取“越鞠丸”之意。消食郁、气郁、痰郁,把全身气机打开。人活一口气,气顺了,什么都顺了。 最后,加了一味菖蒲5克。菖蒲少量用,轻清宣散,能开窍醒神,恢复神智。 吃药两天以后,问表弟情况如何。 说状况好了一些,食欲已经好了很多。神智虽有好转,但仍然会胡说故做。 我看了外公的舌头照片(图三),已经非常清爽。 心中大定,叫他继续煮药吃。 人的年龄大了,身体机能会衰退。生长壮老,自然法则。 但望外公能开心,健康。 附图五: 外公在舅舅家刚修好的化粪池前开怀大笑。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