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寂静,是这个时代最美妙的声音

 造就Talk 2020-07-21

听音乐会,哪一个座位是最好的?我们每个人听到的声音都一样吗?

收看大片,哪一段配乐是最好的?电影里的音乐如何解读角色与剧情?

观察耳朵,它为何可以听到声音?这世上最美妙、最动听的声音是什么?

音乐、旋律、节奏、声响,还有讲者与观众会心的欢笑,场外滴滴答答的雨声与场内经久不息的掌声共同构筑了这个美妙的周日仲夏夜。

今晚,我们既有严谨儒雅的研究者,给你带来通俗易懂的关于声音的科学解说,又有风趣幽默的音乐家,给你带来关于声音的魅力展示。

人们常说,爱笑的人运气一定都不差。今晚的造就人文【第二期】——辨声,来自声音的感性与理性,确实让我们收获了喜悦,也感受到了来自音乐的快乐。

一起来回顾下今晚五位嘉宾的现场精彩演讲吧。

我是作曲家,也是声音的工作者

为什么电影需要音乐?音乐在如何解读人物的性格?香港著名作曲家金培达为我们深情讲述“声音的魅力”。他曾经11次荣获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原创音乐与最佳原创歌曲,他用三次不同的开场音乐来为观众带来不同的感受。


丨演讲节选 

你可能没听过我的名字,但你可能听过在电影里的配乐。如《星语星愿》、《如果爱》、《伊莎贝拉》、《忘不了》《异度空间》、《中国合伙人》等等

声音是一个传递天然信息及人造信息的物理现象。过去我一直用声音和音乐的编排来帮助导演讲故事。人的心是很复杂的,一秒钟内可能有100种情绪产生,通过配乐,可以让观众感受角色内心那连对白都无法表达出来的情绪。

人与人之间,哪怕言语不通,也可以在音乐里找到共鸣。配乐可以表达出来的,是笔墨所不能形容,对白所不能言说的。

世界上最美丽的声音是什么? 我觉得有三种。第三种是生命的声音;第二种是爱的声音;最最美丽的一种,是寂静的声音——当你安静下来时,会听到生命中最重要的声音,那就是你的内心。

用科技拯救濒死的音乐细胞

跨界科技音乐人、米谟科技CEO向奕裴为我们展示了关于“声音的科技”。他为我们解答,什么是电子音乐?怎样让电脑理解音乐和旋律,以及科技是创造还是泯灭了艺术?


丨演讲节选 

人类学家在非洲某部落发现,那里的村民认为只要会说话就会唱歌,甚至唱歌和舞蹈就是一个词。这也可以说明,音乐是写在人类基因里的艺术,我们与生俱来就有,只是音乐发展成专业的学科后,有人去演奏音乐,而其他人去欣赏音乐。

可是生活在如今这样一个碎片化的世界,我们的音乐细胞被挤压了。从某种意义上说,科技伤害了我们的音乐细胞。但与此同时,科技同样也可以拯救它。

在这个乐器都可以被重新定义的时代,我们的音乐本身是否也可以被重新定义?

噪音是否就一定是噪音?如果你加上不同的背景、声响、组合,噪音也可以变得可爱起来。

科技可以让我们随时定义很多有意思的东西。我们坚信,可以用科技去发掘新的音乐细胞,帮助我们打开新的艺术创作空间。

听音乐会,最贵的票是最好的吗?

同济大学建筑声学博士、中国美术学院副教授杜铭秋为我们讲述“声音的学问”。他为我们解答,去听音乐会时,越贵的票一定越好吗?以及,哪一个座位才是听音乐会最好的位置。


丨演讲节选 

前排最贵,后面便宜,上面最廉价。我们在听音乐会的时候,最贵的票就是最好的吗?比如悉尼音乐厅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装潢最好的音乐厅却没有传达最好的音乐感受。

很多建筑学家都是“聋子”,很多声学家都是“瞎子”,所以就需要建筑师和声学家一同来探讨,如何建造更好的音乐厅。

什么是好的音乐厅?需要格局合理,混响时间均匀,侧墙快速反射让不同区域得到好的声效。而声音不是几何现象,而是颗粒(波动)现象。这就需要用科学的方法把它模拟出来,让我们看到声音,而不只是听到声音。

我们希望音乐厅里,99%以上都是好位置,我们要看屋顶转几度,侧面的八字墙反射多大,要在建筑内安装各种改善声音反射的装置,争取让所有观众都能听到。

从建筑师到声学家是个很大的跨度,在20年的从业经验中,我试图把建筑声学的黑箱打开一道光,期望这道光以后会越来越亮。

你听到的声音是什么?

上海交大附属第六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常务副主任时海波为我们讲述“声音的本质”。究竟我们为什么能听见声音?每个人听到的声音是一样的吗?

丨演讲节选 

先做个小小的测试,注意下你听到的声音是什么?"yanny“还是"Laurel”?不同的人选择的频率有差异,导致了听到 yanny 或者Laurel的差异。

我们是如何听到声音的?耳蜗不同部位对频率的敏感差异是不一样的,我们的大脑中枢部位也对频率的敏感声音不一样。


为什么你现在唱歌总是跑调?那是因为你大脑中枢对特定频率的选择出现了变化。听小骨不能震动了,会影响你的听觉。可如果你的毛细胞破坏了,就没法听到声音了。「全球性疾病负担研究报告」估计,目前全球有11亿人存在不同程度的听力问题。

无论如何,我们要好好地爱护自己的耳朵,维护好我们的听觉,因为自然聆听才是最美好的。

真正的艺术家是要接受孤独,享受孤独

著名抒情花腔女高音歌唱家、歌剧表演艺术家黄英为我们讲述了“声音的美妙”。她告诉我们,如何用西洋艺术表现中国传统作品?一个人能为纯粹的艺术牺牲到什么地步?

丨演讲节选 

我是一名女高音歌唱家,声乐工作者,歌唱演员。我们会通过歌唱表达情感,将歌曲家的创作进行再次传达。

歌唱是身体的艺术,而身体就是一把乐器,歌唱家需要学会运用每一个部位去演唱。只有将脑力、体力、智慧、音乐素养、表演技巧、语言能力相结合,才能成为一流的专业歌唱家。

年少时一剧成名,我感觉自己像灰姑娘一样。十年之后,我成为在美国大都会歌剧院登台的第一位中国女高音,这其中付出了很多,牺牲了很多。

艺术家总是与孤独为伴,那么多年在海外不断地追求歌唱艺术,要享受孤独,接受孤独。原创的艺术家要劳其筋骨、饿其体肤才能创造出好的作品。

我想要通过歌唱传达真善美,这是热爱、执着、奉献、牺牲、信仰。

     ▼
打车看演讲 思想在路上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