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神奇的天马山

 舍得斋主 2018-06-25
神奇的天马山
尹军
  尹军

  海拔98.2米的松江天马山虽然不高,却堪称“沪陆之巅”。

  “山不在高,有仙则灵。”明代陈继儒《天马山》诗云:“穆王乘骏海天游,一骑忘归化石头。……还幸祖龙鞭不去,留君雄镇泖湍流。”民间相传,天马山是天庭下凡的神马化身。松江九峰三泖,风景秀丽,水草肥美,不是天庭却胜似天堂,诱天马安逸自得,徜徉于此,乐不思归。时有一群盗马贼闻风而动,打起了生擒天马的主意。他们在马儿每天前去饮水的“走马塘”路面上撒满黄豆,诱马食用,并设计在马蹄打滑时用套马绳将马缚住拿下。而天马独具灵性,一眼便识破了盗马贼的算计,见路面有险,四蹄腾空,呼啸而去。自从有了这个故事后,人们抬头仰望天马山,两峰首昂脊弓,越看越像行空天马。由此,传奇的天马山,得诗之情、画之意,更加活泼灵动起来。

  真正让我啧啧称奇的还不止于此。天马山,原名干山。元末文坛领袖杨维桢寓居松江,著《干山记》云:“世传夫差冢干将其山。”干山古有十景,其中一景为“看剑亭”,乃杨维桢所筑,以求干将剑。

  今天马山上有“三高士墓”,是杨维桢与元末明初著名文人钱惟善、陆居仁生同游、死共眠的三墓合称。三墓旁立有三座亭,其中一亭名“看剑亭”。杨维桢曾在干山上寻找干将剑,一直找到墓葬干山,也未能如其所愿。

  干山上是否真的藏有干将剑?至今谁也没有发现。虽然苏州有“干将路”和“莫邪路”,但春秋著名铸剑师干将和莫邪夫妇的故事,或许只是一个传说而已。不过,天马山确有神奇呈现,让人真实地看到了一座以斜度著称于世的天马山斜塔,犹如一柄横空出世、刺破青天的宝剑,剑气直冲霄汉。更有意思的是,民间相传松江干山和浙江莫干山,原本是江南的两座“夫妻山”。

  想到这个传说,便会想起南宋华亭人朱克柔的“朱缂”,元代松江府乌泥泾人黄道婆的纺织,明代上海露香园韩希孟的“顾绣”,以及清代康熙年间在京城西郊建造畅春园的松江人张涟、张然父子等。这些工艺大家留给后人的不仅是旷世杰作,更有如山厚重的工匠精神传承。走笔至此,越想越觉得松江天马山,不仅传神,而且传奇,是一座让我想了又想,还想说些什么的神奇之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