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木心谈读书

 昵称49267 2018-06-25



 

开始读书,要浅,浅到刚开始就可以居高临下。一上来听勃拉姆斯第一交响乐,你会淹死。一开始听《圣母颂》、《军队进行曲》,很好。我小时候听这些,后来到杭州听贝多芬的《月光奏鸣曲》,居完全不懂。

 

要从完全看得懂的书着手,还得有选择。至少到六十岁以后,才能什么书拉起来看,因为触动你去思考,磨砺你的辨别力,成立你自己的体系性(非体系),你们现在还不到这个境界。以俄罗斯为例,可以先是高尔基,然后契诃夫,然后托尔斯泰,然后陀思妥耶夫斯基。

 

 

 

我常常读与我见解截然相反的书,只为了看取文学技巧。……可以不信宗教,但不妨碍你欣赏教堂。

 

我读书的秘诀是:看书中的那个人,不要看他的主义,不要找对自己胃口的东西,要找味道。

 

 

 

世界上的书可分两大类,一类宜深读,一类宜浅读

 

宜浅读的书如果深读,那就已给它陷住了,控制了。尼采的书宜深读,你浅读,骄傲,自大狂,深读,读出一个自己来。罗兰的书宜浅读,你若深读,即迷失在伟大的空想中。

 

 

 

我早年就感到自己有两个文学舅舅:大舅舅胖胖的,热气腾腾、神经病,就是巴尔扎克,二舅舅斯斯文文,要言不烦,言必有中的,就是福楼拜。福楼拜家,我常去,巴尔扎克家,只能跳进院子,从后窗偷看看。

 

古代,中世纪,近代,每个时代都能找到精神血统、艺术亲人。

 

 

 

莎剧,我看过五六十遍,为什么呢?年年中秋吃月饼,多少月饼?上礼拜堂,天天上。福音书,我读过百多遍。每次读都不一样,到老也懂不透的。有人一看书就卖弄。多看几遍再卖弄吧——多看几遍就不卖弄了。

 

 

 

认真说,你们还不是读书人。不相信,你拿一本书,我来提问,怎么样?要能读后评得中肯,评得自成一家,评得听者眉飞色舞,这才是读者。

 

天地君亲师,缺了一个作者和读者的关系。自古以来,人际最神圣美妙的伦理,其实正是我作你读、你作我读的精神交往。

 

读者呀读者,快快长大成为作者吧。





木心诗选(精装)

作者:木心著,童明选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