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发现吴鲁状元匾额 湖南有家私人博物馆叫“开元珍藏”,有藏品近三万件,其中名人牌匾即达二百余块。前不久,馆主黄彬荣先生在福州偶获吴鲁状元牌匾一块,为牌匾家族再添一抹重彩 《状元》匾雕制于光绪十六年(1890),这一年,泉州晋江人吴鲁殿试蟾宫折桂,成为科举时代福建省最后一名状元。为彰显皇恩,彪柄千秋,鞭策后进,特雕制状元匾额一块传家。匾额长93厘米,寛42厘米,红地金字,双线黑框。边饰作浮雕,四角为四只展翅金色飞蝠,两端为数巻金色书劵,上下为象形金色草龙。纹饰典雅,设色庄重,香色古朴。 吴鲁字肃堂,道光二十五年(1890)生于福建晋江,殿试夺魁后授编修,历任陝西、云南乡试主考,安徽、云南学政,吉林提学使,官至正二品资政大夫。吴鲁对创办新学,振兴教育投以极大的热情,并创办《吉林教育官报》,倡导教育研究之风。庚子年八国联军入侵京、津时期,吴鲁愤而作《百哀诗》两巻,为外藉侵略者的贪婪和劫掠而愤懑忧,为骨肉同胞的横遭凌辱而痛彻心扉,为西太后的屈辱西逃而倍感凄凉……吴鲁一生著作等身,近年竟在民间发现其《百哀诗》手稿,出版界传为美谈。 “状元”二字笔势健美,书风闲雅,是书家喜悦心绪的流露。 御史江春霖称吴鲁“书法绝精,名噪都下”,书评家称其书“出欧入虞,直逼晋唐,气韵清新”,评价不可谓不高。其擘窠大字尤负盛名,笔力雄健有大气,有“吴体”之美誉。《状元》匾额虽仅二字,却是可窥吴鲁书法全貌的。 科举时期,秀才、举人有将“捷报”(即报条)悬挂在墙上以为喜庆的,有的甚至自己出钱请衙门多印制几张,分送亲朋好友以为同庆。至于木、石雕刻圣旨以传家的,更是寻常事情。而中了状元,连皇帝都允准打马游街数日,彰显皇恩,鞭策后进。吴鲁金榜题名后亲书“状元”二字雕制匾额,当然免不得也是彰显皇恩,炫耀功业,并作为传家之宝传给后人,以激励子孙积极向上。这与今日将获得的金杯摆置在厅堂显要位置,以纪念其功业,同是一个意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