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状元的才气——由《状元第》牌匾想到的故事

 国民一员 2018-06-25

状元的才气

——由《状元第》牌匾想到的故事

状元的才气——由《状元第》牌匾想到的故事

 

状元,在中华文明史上可是无人不艳羡而举足轻重的一等人才。家乡有谁中子状元,在科举年代,那可是件惊天动地的大事,因为状元这两个字,不单意味着才智卓越,也是一条官运亨通的康庄大道。

1300年的科举史上,三湘大地孕育了六位状元,清代就曾经出了两位,一为茶陵人萧锦忠,一为衡山人彭浚,二人同享三湘俊杰之誉。而彭浚更有一种殊荣,岳麓书院巍巍千年,芸芸众学子,惟他彭浚蟾宫折桂!当年罗 典任山长,为彭浚状元及第,书院张灯结彩,一连庆贺三天三夜。

彭浚自幼聪慧好学,小小年纪,即以才思敏捷闻名乡里,尤以擅作联语为人传颂。

邻里有名渔夫叫李三,虽文墨不多,却好以对联交友。有一天,李三在江边惜字塔前遇见正同小伙伴们玩耍的彭浚,即兴高声吟唱一上联,说“轻舟如梭,编织江中锦绣”。彭浚知其冲自己而来,仰头一笑,下联脱口而出,说“宝塔似笔,倒写天上文章”。下联比上联更妙,李三不由得暗自叫好,从此不敢小看这个小老乡。有个富家子,熟读诗书,听说小小年纪的彭浚出联绝妙,早想见识见识。那一年冬日与几个同好在江边赏雪,恰逢彭浚也在,便边走边吟一上联,说“水本无愁,因风皱面”。彭浚情知有人考他,并不理会,抬手一指远山,不紧不慢地吟出下联:“山原不老,因雪白头”。众人一齐叫起好来,富家子不能不叹服。

由是,彭浚文思聪敏的名气越传越远。

又是一年花红日。那一天阳光和煦,彭浚倚坐绿纱窗前读书,忽见纱窗上有芙蓉和牡丹影子晃动,以为是邻家少年在捉弄自己,踮起脚尖悄悄出得屋去,不意惊飞了正落在窗台上的黄莺和彩蝶。原来,芙蓉和牡丹竟是黄莺和彩蝶翻飞的身影。一时文思泉涌,信笔写好上联:日照纱窗,莺蝶飞来,映出芙蓉牡丹。正待挥笔续写,却一时苦思不得下联,只好搁笔。寒梅怒放的日子,纷纷扬扬的雪花飘了一夜,翌日早起,但见田野白茫茫一片。彭浚要去邻村访友,途经小石桥,见积雪上鸡和狗的足迹交错成趣,突发灵感,即时吟出下联:雪落板桥,鸡犬走过,踏成竹叶梅花。上下联工稳巧妙,意趣横生,不日传遍城乡市井。

嘉庆十年(1805),彭浚殿试一举拔得头筹,蟾宫折桂,春风得意,授翰林院修撰,官至内阁侍读学士、太仆寺少卿、顺天府丞兼学政,多次任乡试、会试同考、主考官。彭浚居官时重视教育,全力兴办学堂,尽心造就人才。而居官数十年,仍自奉节俭,寒素一如及第前,朝野好评如潮。

彭浚状元及第后,那一年去顺天府上任,恰逢天降暴雨。迊候者中有名官员久闻彭浚出联奇绝,故意卖弄才华,要一试状元深浅。他高声吟诵:“大雨滂沱,洗尽街头迎学士。”彭浚哪能不知此人心思,顺口吟唱:“惊雷霹雳,打开天幕看文章。”众官员先是一惊,隨即齐声喝起彩来,那人更是啧啧连声。

道光四年,彭浚辞官为亡母守孝,道光七年春天,彭浚为程有喜夫妇80寿庆书题《偕老磻渓》匾额, “偕老磻渓”典出周朝的姜子牙出山旧事。磻渓在今宝鸡市东南60里,清澈潺潺,北入渭水。磻渓河两岸巉峰峭壁,林木森森,风光壮伟。姜子牙未遇文王时,常在这里垂钓,文王访贤,姜子牙出山,于是便有了惊天地泣鬼神的《封神榜》。题赠“偕老磻渓”,表明程有喜夫妇定为甘于恬淡之人,意在希望主人夫妻相敬如宾,在清宁闲适中安度晚年。而彭浚用典,一个“磻渓”即已令许多人费解,选择的偏偏是那“文王访贤”,不难看出,状元公身在山乡,心志仍是高远的。

 “状元及第”在科举年代是件饮誉天下的大事,皇帝特准骑马夸官三日,可悬挂“状元第”匾,彭浚也不例外。彭浚《状元第》为横匾,木质,该匾边饰简洁,黑底压地隐起金字。款识“钦点嘉庆乙丑科场进士及第彭浚立”,压地双勾金字。其所书行楷笔触略见些拘泥,结体却庄肃稳健,隐匿着一股子文人气息。

《状元第》匾辗转流传200余年,饱经沧桑,虽苍迈古盎,仍然文字清明,雕饰爽约,驮负着状元公彭浚的风月年华,娓娓叙说着那些才智高深的传颂,那些心志旷远的作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