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莫以“大小”论珍玩

 国民一员 2018-06-25

莫以“大小”论珍玩

──赏玩杨仑先生所藏鼻烟壶

廖文伟

陶瓷鉴赏家陆建初先生在其著作《陶瓷鉴识学》中強调,说“琪树琼花,兼收并釆可也。然艺事之巨塑与微造,毕竟各擅一枝,则识鉴也宜别呈心智”。意思是说,古旧艺术品和现代艺术品一样,既有形体很大的,亦有形体很小的,各有各的精妙奇绝之处,各有各的历史文化内涵。认识和欣赏它们需要独到的眼光和聪慧。因此,他认为“是故欲成藏家,必先去心目中尺寸之障碍,而以美善两兼,理趣并存为择器标准”。意思是说,要成为一个有成就的收藏家,一定要先做到不用大或小来判定新旧艺术品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文化价值,只要美妙而且内涵丰富,既有格调,又有意趣,就是珍贵的艺术品。浩如烟海的古旧珍玩之中,鼻烟壶即应当“必先去心目中尺寸之障碍”,方可珍而宝贵之物。长沙的杨仑先生慧眼识珠,便选择收藏掌中之物鼻烟壶为雅好。

杨仑先生所藏鼻烟壶甚丰,其年代上至大清,晚至民国,各种质地、形状、工艺、纹饰的都有。其中不乏珍品,不妨择其数款与读者诸君一同赏读。

 

莫以“大小”论珍玩

“松风云壑图”内画鼻烟壶(图一),为老料器,是周乐元1896年的作品。周乐元生卒年月不详,初以画纱灯为业,后致力于烟壶内画。周乐元有很好的文学素养,内画多仿黄石谷、新罗山人等名家手笔,作品题材广泛,山水、人物、花鸟、草虫和书法无不精妙。他尤其擅长山水画,立意古朴,色彩淡雅,生动而鲜明。

“松风云壑图”内画鼻烟壶为孔雀石盖,高仅5.8厘米,小巧可人。一面绘一白衣书生,枕臂侧卧于崖顶松荫之下,远眺青山浮云,静听松涛阵阵。一面画一如镜秋水,真个是扁舟一叶唱渔歌,遥遥高阁伴烟云,立意高古。艺人用色淡雅,点染红枫一树,青山绿水,陡然的便分外清亮。

鼻烟壶内画是中国民间艺人独创的一门绝活,最早出现在清嘉庆年间,为当时皇亲国戚、达官显贵的珍爱之物,是传统艺术中的一支奇葩,有“中国一绝”之誉。 

鼻烟壶口小肚大,内壁作书作画,首先是难得看清笔的运行走势,其次是内壁书画与壶表面书画顺序相反,需要反着下笔,外观才是正常书画。因此,内画不单要具有深厚的外画基础,还要经过长期的艰辛训练,才能“操笔”上阵,得心应手。

“双寿图”掐丝珐琅鼻烟壶。据考古发现,珐琅器最早诞生于希腊,从普鲁斯岛挖掘出土的几件掐丝珐琅器,包括公元前12世纪的6枚戒指和双鹰权杖杖首,被公认为最原始的掐丝珐琅工艺品。历史文献记载,中国的掐丝珐琅器是经阿拉伯地区传入的。但掐丝珐琅的制作技巧,竟直至大元帝国时期(1271─1368)中西文化技艺交流空前活跃,才随着西方艺人的足迹进入中国国门。明代景泰年间,中国珐琅工艺大兴大盛,中国珐琅因此得到一个雅称──景泰蓝。掐丝珐琅鼻烟壶,则最早出现在清代。

杨仑先生所藏掐丝珐琅鼻烟壶之中,有两只颇有些特色。

其一为“双寿图”鼻烟壶,铜胎束腰圆柱形,掐丝珐琅书前后对称两个蓝色大寿字,绘左右对称两朵彩色西番莲,壶颈和壶底分别饰如意莲瓣纹、半弧莲瓣纹。壶身造型古朴,珐琅色彩素净,纹饰构图大气。

 

莫以“大小”论珍玩

其二为“西番莲图”鼻烟壶(图二),铜胎扁瓶状,铜胎为地,掐丝作西番莲纹饰,掐丝素地,纹样点填珐琅,色彩与胎地色差明显,衬托出珐琅彩的清艳,表现出強烈的镂雕效果。瓶身正背两面皆为西番莲,成“器”字形仰瓣状组合,瓶侧成垂直覆瓣状组合。其掐丝精细,线条柔逶,色彩素雅。

西番莲是清代开始引进的一种花卉纹样,西番莲别名转枝莲、转心莲,大部分品种原产美洲热带地区。西番莲在西方纹样中的特殊地位,就像中国的牡丹,且其适应性比牡丹纹样更强,中国艺人将其与中国的装饰题材蝙蝠、云龙等组合起来,和谐地熔入中国民俗文化百花园,并且很快风行于世。

这两款掐丝珐琅鼻烟壶,有底款的古朴浑厚,不着款的精腻圆润,都是官绅贵胄引为炫耀身家的玩物。

 

莫以“大小”论珍玩

“苍松骏马图”玛瑙俏雕鼻烟壶(图三)。玛瑙为玉髓的一种,俏色是指一块玛瑙材质上同时具有两种以上不同的颜色,造诣很好的雕刻艺人能够巧妙地利用这种天然的颜色反差,创造出极富情趣的雕刻作品。玛瑙雕刻之乡阜新有句口头禅,说是“玛瑙没有俏,纯属瞎胡闹”,可见玛瑙俏色的珍贵。

杨仑先生所藏玛瑙俏雕“单骏图”鼻烟壶为两色,黄色地,雕刻突兀一巨石,虬劲一苍松,“咴咴”一骏马,造型雄浑,黑“白”分明,视觉效果十分強烈。而烟壶背面和两侧,皆有“影子”纹理,似有牵丝几缕,宛如霞雾万丈,可以任人幻构许多许多的遐想。

“满堂富贵图”蓝水晶鼻烟壶。蓝水晶鼻烟壶成扁长方形,质地为蓝水晶,湛蓝清亮,造型规正。壶的一面绘秋菊傲霜,金丝红瓣,相映成趣。枯枝上栖斑鸠一对,一静一动,互为呼应,情趣翩然。一面绘玉兰和牡丹迊春盛开,斑鸠嬉戏,生机勃勃。两侧绘西番莲纹,壶颈为珍珠地仰瓣倒挂金钟花,丰富了纹饰的多样化。

蓝水晶鼻烟壶湛蓝的地子,给人旷远高深的感觉,而纹饰则以胭脂红为主色,调子温暖,色彩清丽,在蓝地的映衬下,显得十分明艳。

水晶为中低档宝石,行里认为佩带白水晶有助增強记忆,激发潜能;佩带紫水晶有助提升智慧,结植人缘;佩带黄水晶有助于提升人的气质,开纳财路。而蓝水晶有电气石成份,佩带蓝水晶有助于营造和谐融洽的气氛,增強幸福感。把握着蓝水晶鼻烟壶,心境自然旷达而宁静。

“洒金套料”鼻烟壶。套料是指由两种以上玻璃分层次“套迭”而成的器物,最早出现在康熙年间。它的制作工艺有两种,其一是在料胎上满套另一种色料,然后在外套的色料上雕琢花纹;其二是用经加热半熔的色料棒直接套雕其它色料的花纹。通常所说的套料,有套一色或套多色之分。

杨仑先生所藏套料鼻烟壶为扁长形,壶身为宝蓝色地,壶腰和壶足套桔红色料,如束腰,似着靴,别有些情调。壶身套红上下皆雕仰覆莲瓣,中间为几何纹、西番莲纹,简洁明快。宝蓝色地洒金,雕窗格纹,点点金光,灿烂生辉。

 

莫以“大小”论珍玩

 “山水人物图”鼻烟壶(图四)。“山水人物图”鼻烟壶成棒槌瓶形状,湼白料,绘彩色小写意山水。但见苍松拔地摩天,红枫如霞似火,山溪波光粼粼,岸石巍然不动。仔细些看,苍松红枫前有瓦屋幢幢,山溪岸边有着蓝衫者垂钓,着红衫的行路人正探问路径。放眼远眺山溪那边,远些的峰峦烟雨濛濛,近些的山岭云举雾托,好一幅中国传统山水画卷。而烟壶高挑,有些儿像是玉立亭亭的苗条少女,又有些儿南天一柱的情趣。

湼白料是琉璃中最古老的色料之一,2000多年前便出现了。湼白作地,描红更红艳,着绿尤翠绿,描山画水皆极清朗。于是乎,“山水人物图”鼻烟壶清丽婉约,不是画轴胜似画轴,怀里揣着它,真是十分的愜意。

料器外画鼻烟壶,其制作工艺亦可以比内画简便,西洋人物“欧洲女郎图”鼻烟壶可见一斑。

 

“欧洲女郎图”鼻烟壶成宝月形,一面蓝地开光绘卷发欧洲女郎,金色卷发,粉红卷袖长衣,虽为半身像,显然正在庭院中悠闲信步。一面蓝地开光绘头戴遮阳帽的欧洲女郎,着红色灯笼短袖衣,亦为半身像,显见其正在窗前闲坐。壶侧其一蓝地开光嫩黄地绘褐红色青山绿水,有酒旗招风,有些“牧童遥指杏花村”的文人意趣;一侧蓝地开光嫩黄地绘褐红色高山巨松,有镜湖一面,带些“半亩方塘一镜开”的诗情画意。壶颈绘宝相花,蓝地则绘勾连云纹。纹饰中西合璧,中西文化的溶汇甚是自然。

西洋人物应用到鼻烟壶上的最早时期是乾隆年间,当年十分注重中西文化交流,瓷器、鼻烟壶上的纹饰出现欧洲人物画像很是普遍。这款西洋女郎画像鼻烟壶,是中西文化交流的见证。

 

莫以“大小”论珍玩

“童子献寿图”刻铜鼻烟壶(图五)。《童子献寿图》刻铜鼻烟壶为两节葫芦形,黄铜质地。葫芦之下节呈满月形,正背两面皆焊接紫铜正圆旋纹圈,饱满圆浑。葫芦之上节一面绘童子献寿,庭院中一蓄刘海的小儿扛一对大蟠桃,正匆匆赶去祝寿,喜气洋洋。一面錾刻“会心处不在远,得意时熟于斯。寅生刻”15字行书,古旧之色一目了然。

陈寅生为晚清京都刻铜大家,刀笔老到,书法精妙。陈是艺徒出身的刻铜大师,鼻烟壶上刻上“会心处不在远,得意时熟于斯”,应该是他借鼻烟壶表述他“要读懂世间万事万物,须从读懂身边人和事做起;要掌握一种工艺的秘诀要领,就得熟悉这种工艺流程的方方面面”心得体会的方式。加之“葫芦与献寿”为多子多福多寿的浓缩,吉祥瑞昌,该款鼻烟壶诚为难得之物。

“连理双枝图”翡翠鼻烟壶。翡翠为有清一代皇家和官绅士子的宠爱之物,杨仑先生所藏翡翠鼻烟壶作纺锤状,翡翠算不得上品,但这一雕琢,白地绿色俏雕有序,壶肩半圆雕的一柄莲蓬,熟莲可数,荷叶开张,由淡绿相衬,竟有了些许“接天莲叶无穷碧”的意境。艺人别具匠心,又巧用绿色,在莲蓬旁琢一尾跃出水面的鲤鱼,既寓“连(莲)理(鲤)双枝”的美好愿望,又寓“连(莲)年有余(鱼)”的企盼与憧憬。

 

莫以“大小”论珍玩

“姚黄魏紫图”画珐琅鼻烟壶(图六)。画珐琅鼻烟壶是杨仑先生所藏鼻烟壶中最为乖小精美的烟壶之一,高仅5.3厘米,朱红色地。一面朱红色地开光绘金色地“姚黄魏紫”图,牡丹高踞于群花之上。“姚黄魏紫”是牡丹中的名贵品种,绿叶扶疏,花开四朵,富贵吉祥。另一面亦为朱红色地开光绘金地牡丹五朵,太湖石一架,寓意一室(满堂)富贵。两侧及壶颈,皆为朱红色地子绘彩色缠枝西番莲。小小一壶,花儿朵朵,金碧辉煌。

尤为可爱的,是烟壶盖为银质花丝镂空编织,呈皇冠形,鎏金,更添了这款烟壶的华贵气派。

“连年有余图”银质鼻烟壶。杨仑先生所藏鼻烟壶中有款银质鼻烟壶,珍珠地,一面开光錾刻莲荷,莲蓬一柄,粉荷一支,绿叶一张,漾着些“映日荷花别样红”的诗意。另一面錾刻金鱼两尾,正嬉戏于浅底,翩然自乐。其意为连(莲) 年有余(鱼),民俗文化中口彩极好的一句成语,富绅士庶,人人喜欢。

 

莫以“大小”论珍玩

杨仑先生所藏鼻烟壶中,有只“行有恒堂”款蓝色套料“镶嵌鎏金花卉画珐琅”鼻烟壶(图七),是他的鼻烟壶中的佼佼者。

“镶嵌鎏金花卉画珐琅”鼻烟壶为宝石蓝料,正背两面开光,涂抹一层薄薄的无色珐琅,在薄层上绘画珐琅彩色花鸟,葡萄累累,红果垂枝。葡萄架下鸣夜莺,红果丛中唱黄鹂,情调温馨。两面皆釆用镶贴框架形式开光,框架为勾连云状,颈下部位镶框饰以流云追月;足墙上部镶框饰以金菊送爽,皆鎏金。壶侧未涂无色珐琅,为珍珠地,镶贴鎏金秋菊。壶之颈部镶贴蕉叶纹,盖为镂空花丝皇冠状,煞是气派。

诚可宝贵的是,壶底有 “行有恒堂” 四字款。“行有恒堂”的主人,即清代道光年间御前大臣定敏亲王载铨。定敏亲王酷爱收藏,并且亲自设计定制了包括陶瓷、寿山石、玉器、宣炉等在内的各类艺术品,其中就有不少精美的鼻烟壶,自用一部分,余皆分送官绅贵胄。这只鼻烟壶设计新奇,型制规整,工艺精巧,小则小,却有着富丽堂皇的大气派。

明朝万历年以后,鼻烟壶隨着鼻烟一起传入内陆,最初在满、蒙、藏等少数游牧民族中使用,材质主要为铜、银、瓷几种。后来,烟壶的品种逐渐增多,到清乾隆时期,玉石、翡翠、宝石、玛瑙、陶瓷、铜银、竹木雕刻、套料、内画等烟壶品种异彩纷呈,俨然就是一个鼻烟壶的大家族。晚清时期,隨着纸烟在中国的出现,鼻烟渐渐淡出社会生活,鼻烟壶再无用武之地。鼻烟壶和鼻烟,是艺术加历史的精魂,上世纪三十年代起,便成了一代又一代“是故欲成藏家,必先去心目中尺寸之障碍,而以美善两兼,理趣并存为择器标准”的收藏家的珍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