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巨力春拍】粤绣群仙祝寿图十二开红木通景屏风

 无为zy7ny7trqk 2018-06-25



粤绣以针法细腻,画面逼真著称。在近几年的丝织品拍卖中,粤绣的受关注度可谓最高。


遍寻以往的拍卖记录,粤绣十二条屏整套通景绣人物的仅此一件。


这套屏风整体尺幅很大,画面中人物众多,形态各异,精湛的工艺把所有细节表现的淋漓尽致,使得整幅画面栩栩如生,使人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慢慢欣赏,真的是陶醉不已。


这样巨幅精美、气势磅礴的作品,其用时之久真的是让人难以想象,感叹古人的智慧,不计工本的用生命去完成了一件旷世之作。


外围满浮雕云龙纹的红木框架,让其珍贵程度更上一层楼。如此不可多得的通景屏风真可谓是一件稀世珍品。



屏风共十二扇,每扇尺寸相同,呈长条形,正面通体在红木地上高浮雕百余条五爪龙,穿腾于云海之中,线条挺拔,气势雄伟;中间部分内嵌粤绣群仙祝寿通景图,画面文静典雅,浑然一体。


朱启钤《存素堂丝绣录》中就如此描述粤绣:“铺针细于毫芒,下笔不忘规矩。器之弇侈,纹之隐显,轮廓花纹自然工整。由此可见粤绣之精美。


此套通景屏风绣作部分构图丰满、色泽淡雅、花草鲜活、鸟兽生动,用色丰富,纹样繁褥,针法精湛,切合了庆寿的主题,反映出清代广绣的高超技艺;木作部分造型大气、浑厚、庄重,雕刻繁缛、打磨精细,体现了清代广作家具高贵华丽的艺术特色。


特有的原封装裱,保持完好,是清代广绣屏风贡品中难得一见的经典之作,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人文价值。



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广州第一家刺绣行会“锦绣行”成立,有三千多人,工场、商店约有五十家,主要分布在状元坊、新胜街、沙面一带”。同时设立会馆“绮兰堂”, 使清代成为粤绣发展的鼎盛时期,自此清代广东地方官员常将粤绣作为贡品进献朝廷。



故宫博物院资料中有“广东彩元绣庄”及庄主“何竹斋”的记录:该号除了承办进呈入贡各等绣品进宫,还专办各省文武蟒袍,珍珠衫挂、朝衣朝裙、女蟒霞披等高档绣品,为御用绣庄,北京故宫博物院、广州博物馆,均有“彩元绣庄”的绣品入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