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学习方法】高考、中考最后一个月,考生应该这样做。

 由田美智子 2018-06-25

今天,距离2018年全国高考已不足一个月的时间,距离各省市中考也只有一个月左右的时间。一大批使用“通城学典”各系列图书的同学们也即将走进高考、中考的考场。我们仿佛看到了每一位考生常年背记,寒暑操练,昼夜冥思的“最美学习姿势”。如果说“通城学典”图书的讲解与训练让同学们吃透了课本知识点,拓展了知识运用能力,增强了应对考试的信心,那我们在这个过程中的苦思设计、呕心编写、精心审读、咬文嚼字就是非常值得和倍感欣慰的。“通城学典”的编辑队伍中有很多经历过无数大小考试的精英、考霸,充分听取了他们参加大小考试的心得体会,下面整理了几点应考的经验体会给广大同学和家长。

1
要清楚:学好和考好是两码事


虽然我们都知道学习的最终目的是为掌握知识并提升技能,而不是为了应付考试,但到了现在这个时候,再试图花时间学习已经来不及了。如果某些知识你高中或初中三年还没学会,或是学得似懂非懂,就不要指望这最后三四周的时间能学会了。即使你觉得经过复习似乎掌握了某些知识,那应该也只是了解了皮毛,遇到稍做变通的题就不会做或者做错。

因此,在最后一个月,尤其是最后一周,就不要强求学习新的知识了,也不要硬是复习那些自己难以掌握的内容。同学们应该对自己这三年的学习情况和知识水平有正确的认识,尤其要戒贪欲。很多同学在学习的时候没有钻研进去,可能还抱有“最后出现奇迹”的侥幸心理,这肯定是不现实的。

最后一段时间要保障发挥出正常水平。如果你平时的水平是80分,高考、中考时能发挥出80分就不错了,虽然你可能偶尔考过85分,但是千万不要对这种偶然的超水平发挥抱希望。80分的人,梦想考到85分,就好像只能够挑80斤担子的人非要挑100斤一样,这样除了把自己的身体压垮,没有半点好处。

编辑W:我在上学时,考试通常只能发挥到正常水平的85%~90%,因此到了考试的时候我就认命,能考多少是多少了。学校当然希望每一个学生的水平都能有所提高,都能超常发挥,从我掌握的情况和现有的经验看,除了个别的特例,大部分同学都是保持着原来一贯的水平,不会好到哪里,也不会差到哪里去。但是如果发挥不好,平时水平90分的同学考成80分,这可是大概率事件。
因此,最后一个月的应考策略就是争取发挥出正常的水平。


2
制定合理的得分战略,拿下送分题

作为国家主导的高规格考试,我国高考、中考命题一直坚持“信度、效度、和必要的区分度”的原则,每门学科的试卷中都有一定的送分题,但对于不同水平的同学,送分题的数量会有差别。对学霸来说,可能90%以上都是送分题;对普通同学来说,可能只有60%以上是送分题。但不论你是什么水平,那些送分题都是应该摘起来的西瓜,哪怕是保住了99%都是不够的,必须100%地保住。

很多同学在送题上丢了分,然后简单地归咎为自己粗心,其实粗心的背后有更深层次的原因,不理解这一点的话,一辈子的学习、工作都会受到影响。具体到考试,粗心的原因包括下面几个方面:

1.基础知识看似简单,其实根本没有掌握好。因此,最后一个月的时间里,需要做适度巩固提升。                                                 

2.题目本身就看错了或理解错了。很多同学看题目不走心,想当然,按照自己先入为主的理解去做题,而不是按照题目的含义去做。所以,认真地理解语言文字的意思很重要。 

3.做题方式不对,这一点我们在下面几点中仔细讲。

对于每一位考生,试卷中的题目可以分类这两种:

一种是认真做能做出来的,另一种是怎么做也做不出来的。

对于大部分同学,第二种题目就不要花时间做了,争取把第一种题目做好。当然,对于那些力争满分的学霸,目标是一分不丢,就不能放弃任何一道题目了。但是,学霸们也应该知道,虽然丢分的常常是最后几道难题,但是对前面相对简单的题目也应该细心;对于大部分考不了满分的同学,就不要试图去做所有的题目了。


3
 各门课之间,也要有一个合理的时间分配策略


虽然在学校学习时,要把每门课学好,但是在最后一个月的复习时间里,只能是哪门课容易突击得分,就把更多的时间花在哪门课上了,而不是一味地在成绩不好的课上花时间,这里就讲回到上面第1点,没有弄懂的知识,在最后一个月想要突破,基本是无济于事了。比如有些同学高中或初中三年里英语花了不少时间精力,但就是学不好,那么最后一个月就不要浪费时间试图提高英语成绩了,把英语该得的基本分拿到就好了,把时间用来提高其他课程的得分吧!


4
要养成好的做题习惯


在于参与过阅卷的老师交谈时,他们说:“我发现有些同学的答题纸上涂得乱七八糟,当然最后题目也没有做对,即使我有心花时间看他的解答,想酌情给分,也未必能找到头绪。”高考、中考阅卷的压力可比学校里的期中、期末考试大多了,阅卷老师根本没时间看你龙飞凤舞的文字。

当然,答题时写得乱七八糟,有时候是考生自己思路混乱,但也有很多时候是因为着急,这是平时养成的坏习惯。这种急迫的心理影响很坏,考试时很容易把本来能做对的题目做错。

如果平时做题习惯不好,考试前一个月不妨练一练,改一改,这很容易为考试加分,很可能比辛苦复习管用得多。






5
考场上不要恋战


虽然大部分试卷题目是从易到难设置的,但是每个同学对各知识版块的内容掌握的熟练程度是不同的,因此,做题时脑袋卡壳也是常见的情况,一旦遇到这种情况,应该坚决果断地跳到下一题。很多同学总希望自己做题一帆风顺,试卷中的每一个问题都能够经过思考而解决,一口气做到最后,但是同学们要知道,基础再好也难免会遇到麻烦的时候。

编辑C:我高考的时候就遇到过这种种情况,我那次数学考得不是很好,甚至可以说是唯一考得不如意的科目,那一年我们县里的高考状元是我的同班同学,之前也一同参加过数学比赛。最后结果是,我和这位状元相比总分的差距正好等于数学分数的差距。那次虽然题目有些难,但战略上的失误是真正导致我考差的原因。我平时数学成绩应该是名列前茅的那种,总觉得高考数学试卷中基本不会有我做不出来的题目,但是这件事偏偏发生了,考试时我花了非常多的时间一直缠在那道卡壳的题目上。

很多时候,一个正确的目标设定很重要,而好的战略则是围绕这个合理的目标制定的。


6
理科更加需要检查


对于理科的考试,要解决所谓粗心的问题,除了前面提到的几点外。下面三点也很重要。

第一、每一题做完后,检查的时候不能简单地按照做题时的思路来核查,这样会陷入惯性思维。其实第一遍如果做错了,检查时用同样的思路和方法是很难发现错误的,这是我们每个人普遍存在的先入思维,最好的方法就是交叉验证,比如解方程,得到解之后,一定要带回去验证一下,而不是看着自己的步骤再解一遍。

第二、写每一步都要问自己,写的这些东西是从哪里来的。有的同学做题时,前面写的是“25”,后面抄着抄着就抄成了“23”,写“23”时,就要问问自己这个数是从哪里来的。

第三、采用常识判断。有的人解三角形的三条边,算出来是4、5、10,然后就这样交卷了。得到这种答案,要问问自己这样三个边的长度能否构成三角形(三角形两边之和必须大于第三边)。


7
文科试卷,若答不出来,写一大推字也没用


高考、中考阅卷时,从来不给那些“没有功劳也有苦劳”的考生所谓的辛苦分,可以想得到:如果有什么“辛苦分”,那考试的信度、效度怎样体现。据我们掌握的信息,高考、中考试卷批阅时会严格根据答案要点给分,要点没答上来,凑再多的字数也迷惑不了阅卷老师的眼睛,也得不到同情。

另外,如果某个题目需要答出三个要点,而你只能答出两个,或只想出两个,那千万不要恋战,不要试图把那两点展开发挥,因为那样不会多得半分,还不如把时间用在其他题目上。





最后,还有给学生和叫家长一条建议:最后一个月时间里要保持日常的生活习惯。虽然我们常说考前要放松,但如果你是一个每天学习都很紧张,而且习惯了这个节奏的人,不妨继续这么做。但是这时心里要明白看书的目的不是长知识,只是保持自己的这种生活习惯。作为家长,千万不要在最后给孩子特别的保障,如有的小区为了不影响高考、中考的孩子休息,甚至连电梯都不让开了,这种所谓特殊保护的做法,反倒给考生增加了压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