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关爱HIV感染者(五):感染HIV之后要不要立即治疗?(上篇)

 小天使_ag 2018-06-25

感染之后是立即治疗还是等一段时间?

“越早治疗越好”

这是现在越来越经常听到的声音。

但人嘛,总喜欢问个为什么,

日常工作中因为诸多因素,不求打破砂锅。

在这里,今天力求解惑,给大家多一点踏实。

长篇的道理不易理解,我们先从一些常见的疑惑入手吧。

问 题 目 录

一. 跟人种有没有关?

二. 跟CD4的值有没有关系?

三. 跟HIV的病毒载量(RNA水平)有没有关系?

给大家看一发表在国际顶尖医学期刊《NEJM》上的论文的研究结果。

  • 第一组立即治疗组
  • 第二组推迟治疗组(等到CD4+计数降到一定水平或者发展到了AIDS或者满足其它该进行逆转录治疗的条件时才开始治疗)

我们简单解读一下两张实验结果图表:

图 一

指立即进行治疗,指推迟治疗)

从图一中我们可以看到:

  • 立即治疗组,几乎在半年之内他们中90%以上的人的HIV RNA(病载)就降到了小于或者等于200 拷贝/ml;
  • 推迟治疗组,在接受治疗后,要3年左右的时间,他们中50%的人的HIV RNA(病载)才降到小于或者等于200 拷贝/ml。

结论一

越早治疗病载越容易降到有效抑制的水平

图二

红线表示立即治疗,蓝线表示推迟治疗)

  • 立即治疗组中,治疗者的CD4+计数在一年左右就达到了800 细胞数/μL。
  • 推迟治疗组中,治疗者的CD4+计数在5年内维持在700细胞数/μL以内。

结论二(人话)

越早治疗的患者cd4有明显的上升趋势,越晚治疗的患者cd4则长期维持在一个低水平。

至此,以上两个方面的研究结论为越早治疗越好做了强有力的支撑。

现在回到大家可能关心的问题目录人种
一. 跟人种有没有关?

题记:这些文献的研究对象往往都是外国人,这些结论放在我们亚洲人身上就一定适用吗?

答案是没有关系

在2009年的《NEJM》上,Kitahata M M等人发表了一篇名为《Effect of Early versus Deferred Antiretroviral Therapy for HIV on Survival》的论文,明确指出了不管是在推迟治疗组还是立即治疗组死亡风险的上升都与种族无关。因为他们不管是将人种的数据放入模型还是排除,都不影响结果。

二. 跟开始治疗时的CD4值高低有没有关系?

题记:这应该是很多人最关心的因素了,有些患者可能觉得自己的CD4很高不用着急上药。

答案是没有关系

那么死亡风险的增加到底与CD4的值有没有关呢。Kitahata M M等人指出不管是在351~500 cells/μL组,还是大于500 cells/μL组也不管包不包括HIV RNA水平(病载)的数据,CD4的值都不会影响死亡风险。但是如果是推迟治疗的话,死亡风险会比立即治疗高很多。在351~500 cells/μL组,如果推迟治疗,相对于立即治疗的死亡风险会增加69%;而在大于500 cells/μL组,如果推迟治疗,相对于立即治疗的死亡风险会增加94%。(例如:在351~500 cells/μL组,如果立即治疗组死亡了100个人,那么推迟治疗组可能死亡100×1.69约等于169个人;在大于500 cells/μL组,如果立即治疗组死亡了100个人,那么推迟治疗组可能死亡100×1.94约等于194个人)

也就是说不管你确诊时CD4是多少,对你上药后的效果影响不大,但是如果确诊后没有立即上药,那么相对于立即上药的人来说,推迟上药的死亡风险更大。

三. 跟HIV的病毒载量(RNA水平)有没有关系?

题记:细心的人可能会联系到这个指标

答案是没有关系

为什么?请看下表,下表同样是来自于Kitahata M M等人的论文。在统计学中,当Relative Risk(95% CI)的范围包括1时,表示它们的关联性并没有什么意义,而从下表可以看到不管是在351~500 cells/μL组,还是大于500 cells/μL组,其RR的范围都是包括了1的(其实就是看括号内的范围包不包括1)。

END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