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安京剧》系列公众号,全天候陪您赏玩京剧…… 长按二维码,关注《早安京剧》 点击链接(《早安京剧》系列公众号简介),关注《早安京剧》其他公众号 文武全才:李少春作者:许锦文 著 当当 广告 购买 戈宝栋,男,1936年生,江苏东台人。中国画家,高级讲师,副教授,戏剧评论家。著名国画家戈湘岚之子,翻译家戈宝权之堂弟。1961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系,曾受名师潘天寿、诸乐三、顾坤伯、邓白的授授艺,学业优异。 关于李少春提出京剧使用普通话的问题 关于李少春提出京剧使用普通话的问题,我早在二十多年前就专门写过一篇文章。在上世纪五十年代李少春关于要用普通话的文章我读过原文,好像是登载在《戏曲研究》上的。当时李少春在中国京剧院是国家重点剧团。李万春是北京京剧一团,谭、裘是北京京剧二团、马连良单独一个剧团、张君秋是北京京剧三团、吴素秋与姜铁麟是北京京剧四团。后来李万春被打成右派,被调到内蒙,谭、裘、马、张合成北京二团。北京命名的京剧团是属于地方的民营剧团,此外还有风雷京剧团、春秋京剧团等民营剧团。 中国京剧院是剧团的“老大哥”,作为该团主演的李少春应该成为贯彻党的政策的表率。于是就出现了以李少春署名为文章,提出要以普通话改造京剧的意见。该文发表后,奇怪的是社会上没有任何反应。既没有人响应,也没有人反对。我当时还很年轻,对上口字、中州韵一窍不通,根本没有发言权,只是比较关注而已。没有人反对可以理解,因为这涉及到党的政策,当时正是要在国内推广普通话。谁也不想当对立派!然而没有人响应,这也反映了一种态度,沉默!后来想想这种沉默,实际上就是反对,只是有顾虑罢了。后来李少春的唱段制成录音磁带出售,我买了一盘听了,发现李少春的唱段中极少用普通话唱的,绝大多数仍然用的中州韵和上口字。包括他的现代戏《白毛女》可见用普通话唱京剧实在是行不通!只有在江青的样板戏中,完全使用了普通话。那是因为江青那时拥有绝对权威。改革开放后,放宽了言论自由,对于中州韵和上口字可以自由探讨。原来有很多理由京剧不能改掉它特殊的语音。我就不多讲了。还有一个补充。当时除中国京剧院外,所有北京其他京剧团没有一个响应李少春的文章。连李少春自己也不这么做。因为后来他新编的“野猪林”以及“将相和”都没有用普通话唱!说明了什么问题? 点击下面的图片购买,记得要先领购物券啊! 青衣商铺 中国风龙纹刺绣包,值得你拥有!
|
|
来自: cxag > 《京剧名剧名段名家名票文武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