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独家】闻中:《薄伽梵歌》与摩诃婆罗多

 思无思任方圆 2018-06-25

前  因


闻中老师来信说:

衣修伍德是英国的小说家,我相信无数人是喜欢他的,他在二战晚期,到了美国西海岸,无意当中遇上维韦卡南达的嫡系帕拉达南达,成为了皈依的门徒,后半生,几乎就是印度文化的传播者。他与其师傅一起合作,翻译了《瑜伽经》、《薄伽梵歌》等,写了很多文章,与赫胥黎一道,还认识了克里希那穆尔提,加上亨利.米勒,都是东方文化的中介,同时,也是促成了嬉皮士,反西方潮流的那些精英的背后站着的东方弘道人。


我这里附有一个译文,是多年前他写的《薄伽梵歌》序言,也许可以藉着你的“瑜社艺术”公众号,刊发出来。


于是以下各位看官你们看到的内容推送,就是闻中老师翻译,衣修伍德所著的文章。




《薄伽梵歌》与摩诃婆罗多

作者:(英)克·衣修伍德/ 译者:闻中

 
        《摩诃婆罗多》据说是世界上最长的史诗。在其最初形式,就包含有24000个诗节,后来扩展到十万颂。正如基督教的《旧约》,它也不仅是一类作品,而是众多叙事作品的合集。但其核心主题,正如题中之义:乃是叙述婆罗多王族后裔们的故事(“Maha”,意为“伟大”),以及远古时代的印度,亦即婆罗多家族生活与治理之地。
  
  《摩诃婆罗多》云:在般度国王死后,其兄长持国继承了王位。持国将般度的五子与自己的一百个儿子一起加以培养、教育。他们渐渐长大成人,般度五子以其虔敬与英勇的德行闻名、卓然超俗。持国的大儿子难敌,极为妒忌,暗暗酝酿计划试图杀害他们。
  
  难敌的计划是在远方建造一个宫殿,并于宗教节日期间邀请般度五子入住。这个宫殿是以极易燃烧的材料建造而成,这样,难敌的手下就可以轻易将其焚之一炬。宫殿化为灰烬。但是般度五子与他们的母亲昆缇已经及时得知信息,得以避开这场灾难。而难敌相信他们已经死去。
  
  般度的五个儿子于是只好乔装成婆罗门,生活到森林里面。期间也曾遭遇种种危险与困境。后来某一日,他们听说邻国国王正在为其女儿招婿,胜出者必须能以强力拉开一弓,并能够射中一很小的矢的为准。般度五子决心一试,于是,他们继续乔装打扮,来到了该国的都城。
  
  追求者们已经从印度各地闻风而来。难敌也在其中。一个接一个地,他们无一能够在这个测试里面胜出。最后,轮到了般度的第三个儿子阿周那,他站到了台上,轻而易举地将那张硬弓拉开,并流星般击中了目标。国王的女儿黑公主(Draupadi)就把胜利者的桂冠抛给了阿周那。但是,那些聚集在一起的各国王子们一看到是这么寒酸与怯弱的婆罗门得手,他们无法接受这种屈辱。当时若非克里希纳(当时他也在场)加以干涉,并说服众人相信阿周那有成为新郎官的权力。他们之间的战事就一触即发了(正如尤利西斯的故事一样)。克里希纳是般度五子的表兄弟,但他不是持国的众子之一。
  

  于是,般度兄弟们将黑公主带回了森林。当时昆缇正在候着他们的归来。“母亲,”他们喊道,“我们带回了一极其珍贵的礼物!”“哦,我的孩子们啊,那你们记住一定要加以分享!”昆缇回答道。然后,她才看清楚原是一极美丽的女子,她不由得惊呼道——“哎呀,看我刚才都说出了什么话语!”但是,已经来不及了。她的话语对于儿子们是神圣的。于是,黑公主与五位兄弟一起成婚。
  
  持国与他的儿子们现在知道了般度五子不但活着,而且藉着婚姻与强大的邻国结为盟友。于是难敌就准备发动战争。但是明智的持国听从了他的叔父毗湿摩的建议,将半个王国送给般度的儿子。于是,王国一分为二。般度的儿子们实际得到的却是朱木拿河边一块邈无人烟的荒地——这个国家最差的土地。但是,他们将之加以清理,很快就建成了一座精致的王城,并拥戴长兄坚战为他们的国王。
  
  现在,五个兄弟将他们的国家治理得祥和富裕、生活恬然。使得难敌对他们的妒忌更是超愈以往。为了摧毁他们,他的妒火策划了一个新的阴谋。我们要知道,虔敬与高贵的坚战王有一个致命的弱点,那就是喜好赌博。难敌了解坚战作为王者的尊严,于是,他就怂恿坚战与一位唤作萨库尼(Sakuni)的骗子掷骰子。他们的投掷当中,萨库尼屡使诈术,使得坚战押上了财富、王国,最后连自己的兄弟、自己身体与黑公主都押在了这场赌博,结果却一败涂地。他们全都成了难敌仇恨的奴役对象,忍受各种侮辱与欺凌。直到持国加以干预,坚决让般度儿子们得返其王国与自由。
  
  但是,难敌又说服了他父亲,并蒙其允许,进行了另外一场骰子游戏。而对于失败者的惩罚则是放弃王国,并于森林之中隐居12年,然后,在第13年必须生活在城里,但是不能被别人认出,否则,这种逐放森林的惩罚就将加倍。这场赌博坚战照样失败。于是,般度五子隐退到森林里面,在不幸的遭遇之中,他们显示出很高的德性,实践精神苦行,并行有许多英雄事迹。
  
  据说有一次,他们在漫游途中,所有人都干渴难忍,最小的兄弟无种(Nakula)被派去寻找水源。他找到了一个宛如水晶一般清澈的湖泊,当他俯下身来想喝水时,听到一个声音:“停下来,孩子。请先回答我几个问题。然后你才可以自由饮水。”但无种渴得几乎要死,于是不顾这个声音,把水喝下,立刻毙命。他的孪生兄弟谐天(Sahadeva)出去寻找自己的兄弟,也一样地发现了这个湖泊,同样的事情发生了!接着,四个兄弟都以这种方式,一一死去。
  
  最后,坚战来了,他找到了尸体,不由得哀嚎不已。于是,那个声音告诉他:“孩子,首先请你回答我几个问题,然后我会治愈你的哀伤与干渴。”他回转身子,看到了达摩,职责与德性的人格化身,站在它身边的则是一条鹿。


  “何则为通往天堂的道路?”鹿问道。
  “真理。”


  “人类如何才能找到幸福?”
  “通过正确的行动。”


  “为了避开悲伤,何则必须被征服?”
  “他的心意。”


  “何时意味着一个人有爱?”
  “当他不再虚空的时候。”


  “在世上的无数奇迹之中,何则乃是最大的奇迹?”
  “生命中最神奇的事就是,当我们看到周围的人逐一死去时,却没有一个人相信自己也是会死的。”


  “如何才能另一个人抵达真正的宗教?”
  “不是藉着论辩,不是藉着圣典,不是藉着教义,它们一无所助。通往宗教的道路即是追随圣人的践行。”

  


  达摩神对于坚战的回答很满意,他将自己的真实面目向坚战揭示了,然后他又令其四个兄弟复活过来。
  
  最后,流放的生涯结束了。坚战要求返回他们的国家。但是难敌拒绝了。坚战说只要自己五个兄弟每一个人都能得到一个村庄,就在无所求了。但是,在疯狂的贪婪之下的难敌,甚至连这一小小的要求也不予以满足。家族中的长者们也试图加以调解,最后还是失败。于是,一场大战不可避免了!周边的王国也被这场矛盾牵扯进来,最后,整个印度都卷入了这场大战。双方都试图博得克里希纳的支持。对于两边,克里希纳提供了同样的选择——“在战争中,”他说:“或者拥有我的军族Vrishnis;或者拥有我这个人,但是我不会参与到战争中来。”难敌选择了克里希纳的军族,阿周那宁愿克里希纳本人,并让克里希纳成为他的驭者。
  
  战争就发生在俱卢之野,一个朝觐的圣地。也就是在这里,当两军对垒、战争即将爆发之际。克里希纳与阿周那有一场著名的对话,这场对话就载于《薄伽梵歌》。
  
  这场战争延续18天,结束于难敌死亡,而般度五子大获全胜。结果,坚战成了印度无可争议的印度之王。他统治了36年。
  

  整个故事以黑公主与般度五子的朝圣结束。般度的儿子们登越高高的神的居所喜马拉雅山。在路上,王后与四个兄弟死去了:因他们凡人的躯体不够纯洁到臻抵神的天国。只有坚战——这位至诚的圣者,继续前行,在他的一条忠犬陪伴之下。但当他们抵达天国之时,神族之王因陀罗却告诉他,狗作为兽类无法进入天国。于是坚战答道,若是定要如此,那么他宁愿呆在天国之外,因为他不可能让自己弃下任何信任他且需要他保护的生命而去。


        最后,经过很长的交涉,忠犬与国王都得以进入,而就在此时,那条忠犬显现原形,原来就是达摩本身。这是对坚战伟大灵性的另外一次考验。而其他考研也接踵而来。当坚战王环顾自己的身周时,他发现天国里面居然都是自己凡间的敌人。哪儿是他的兄弟和朋友所居之地?他禁不住问,因陀罗指示他,看到了一个阴郁可怕的地带,那是地狱本身的黑窟所在。“我宁愿呆在那里,”坚战说,“因为我的兄弟所在,就是天国所在。”正在此时,黑暗与恐怖立刻消散了,坚战与众兄弟穿越了地狱与天国的表层,而是进入了真正的神的存在——不朽的神居。


  《薄伽梵歌》(“神之歌”)虽然没有被印度教徒认定为如奥义书这样的由神直接启示给先知们的天启经典(Sruti),而是圣人先知们的教诲形成的圣传经典。然而,即便如此,它却仍然是印度宗教文献当中最为流行的圣典。人们以之为印度的“福音书”。无数个世纪以来,它已经深深地影响了这个国家的灵性生活、文化生活与政治生活,而且其影响今日仍然在延续。若是要深入了解印度的思想家与政治领袖的精神历程,任何一位西方人都应该研究《薄伽梵歌》。

  
  《薄伽梵歌》的写作日期通常被一些学者认定是在纪元前5-2世纪之间。他们大都同意它原非《摩诃婆罗多》固有的一部分。但这也绝非意味着它的成书要晚于整部史诗,它似乎应该有一段独立存在的时间。
  
  持国是一个瞎子。圣人毗耶娑(Vyasa,通常认为是《薄伽梵歌》的作者)答应给他以视力,这样就可以看清俱卢之野的战争。但是持国拒绝了,他无法忍受亲族之间的血战。于是毗耶娑(Vyasa)赋予持国的大臣与驭者桑嘉耶(Sanjaya)以神通,使其拥有千里眼与超人的听力。这样,当他们坐在王宫里面,桑嘉耶就可以将他看到与听到的远方战场上发生的每件事情一一描述给自己的主人听。通过他的嘴巴,克里希纳与阿周那的话得以汇报,在汇报过程中,有时他也暂停,加以他个人的评价。
  
  室利·克里希纳(以“Sri”作为称谓乃是出于尊敬,如同“主人”)已被人们视为印度的基督。事实上,已经有许多富有成果的比较在克里希纳的生活(主要藉着《薄伽瓦谭》等典籍)与拿撒勒的耶稣之间展开。在两者之间,传奇与事实纠葛其中。但是,考察《薄伽梵歌》里面涌动的灵性信息却绝非一个历史性问题。对于那些追寻灵性真实的寻道者而言,当他们在阅读《薄伽梵歌》与《登山宝训》时,对于克里希纳与耶稣是否曾在历史上存在根本不必予以关心。
  
  在《薄伽梵歌》里面,克里希纳不仅是作为一个人类个体存在,而且更是作为终极实体——“梵”的代表。当克里希纳告诉阿周那说,他有时也像一个人似的说话,但常常就是神本身:


  盖吾梵神
  居入此身
  常道生命
  水火不摧
  吾即真理
  永恒喜乐


  于是,阿周那对待克里希纳的态度,也表达出来了双重性质。当克里希纳作为毗湿奴的神圣化身时,阿周那遇之以神。阿周那了解这一点,然而,时而因出乎无明,他会将它忘记掉。事实上,这也是克里希纳令其忘记。因为凡人无法长久地承受与神陪伴的压力。在《薄伽梵歌》第11章中,克里希纳的神圣形象向阿周那显示之后,他又意识到自己时常将宇宙之主当成自己的“朋友与伙伴”时,他被自己的狂妄吓着了,卑微地恳请克里希纳原谅自己。但是他的敬畏感很快离去;然后,再一次忘记这一点。我们可以推出耶稣与其弟子们之间的类似关系,即使耶稣显示出其神圣的容颜之后。
  
  持国王在《薄伽梵歌》之中才开一次口。事实上,整部《薄伽梵歌》的叙述都是基于桑嘉耶对持国唯一一问的答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