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买玉,我从不找人估价!

 陈识123 2018-06-25


  玩玉时间长了,很多玉友可能都经历过这样两种情况:

  第一种,买了一块玉,或者看到一块玉,忍不住去找别人估估价;第二种,别人买了一块玉,或者看上一块玉,来找你估价。

  现在想一想,是不是这两种情况都挺折磨人的?

为什么不找人估价

  很多人,买到一块玉或者看上一块玉,都喜欢找人给估价,一方面可能确实经验不足,心里没底;另一方面可能也是想验证一下自己的眼光和品味。

  但找人估计真的能解决我们心里的困惑和不安吗?

  问老张,老张一脸不屑,十万你买这货?我之前入手一个,比这个好多了,八万八……问老李,老李羡慕的不得了,你千万别出手,啥时候卖我啥时候买,以后翻倍妥妥的……

  一圈问下来,整颗心也跟大家报出的价格似的,一会高、一会低,惊不惊喜?惶不惶恐?是他们都不说实话吗?也有可能,但肯定不全是。

  我们常说黄金有价玉无价。一方面,玉石来自于自然,不像人工加工出来的商品,有固定的成本和定价方式。

  另一方面,玉石除了自然属性之外,还被赋予了更多的人文属性和文化内涵。这两个原因使得玉石价格成为一个很难被客观量化的事情。

  除此之外,影响玉石价格的因素还有很多,玉质、皮色、质地、外形,等等,即便是这些最表面的,没有一定的学识、经验、专业知识,恐怕都很难给出一个确定的价格范围。

  更何况开采、设计、雕工、作者名气、文化寓意、是否获奖、销售渠道、市场供需状况等等,这些都会影响到玉石的价格,其中任何一个环节不清楚,结果都可能是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并且,每个人在估价的过程中都会自觉或不自觉地添加个人主观因素,而非纯客观、理性的,甲喜欢张大师的玉牌可能就觉得它是无价之宝,乙对玉牌不感冒,可能就觉得不过一般。

  所以,我们找人估价一定要慎重,首先要知道这些前提,无论找的是谁,找了多少人,都要知道,他们说的都只是个参考,不能过度迷信。

  还有就是即便找人估价,确定玉石的大致价值范围,也要找值得信赖的,一方面,他们给出的估价没有任何个人目的,另一方面也得注意对方的学识、见识和文化、收藏方面的经验。

为什么不给人估价

  刚开始,我们可能还挺享受别人来请教时的快感,但慢慢你会发现不是那么回事了。给别人估价并不是件容易的事,甚至玩玉越久,懂玉越多,你张嘴也就越慎重。

  玉石本身的知识和玉石文化博大精深,越钻研、越深入,你越会有一种“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的感觉,越会体会到玉石估价是一件极其微妙、复杂的事情。

  它不仅有玉质、皮色、结构、有无瑕疵等定量去考量,还必须考虑到文化、内涵、主人的喜好期待、玉石的渊源等多种变量。

  前者,没有十年八年的知识储备和经验积累,终归缺那么点底气。而后者,如果没有深厚的人文积淀、对人心理的精妙把握、对事实和来源的全面掌握,又怎能随意估价?

  举个例子,有些真正爱玉之人,手里的玉石有时候也跟自己的孩子差不多。找人估价,与其说是为了判断玉石价值高低,不如说是找人确认一下自己的眼光和品味。

  如果不懂这个心理,随意贬低,那么友谊的小船也是说翻就翻。

  还有现在网络发达,一些人只是根据别人提供的几张照片,就给别人估价。稍有经验的人都知道,这根本靠不住,说出的价格也是不负责任的。

  很多东西是照片看不出来的,特别是玉石,不过手、不亲眼看一下,很难准确判断其玉质到底如何,价值也就无从判断。

  还有就是,如果你也是卖家,那就更要慎重,更不能为了抬高自己的价格,而否定、贬低别人的玉石,否则丢的就是人品了。

  有时候想想,爱玉玩玉,估价又有什么意义,只要我们真心的喜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