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威水|我们北亭村,相传以前是“御花园”,竟然藏着这么多故事!

 雲泉 2018-06-25

在近日公布的《广州市第二批历史建筑保护利用规划》中,番禺区有23处历史建筑入选,数量居全市各区之首!

小番就亲身走进了拥有7处历史建筑的北亭村。这些祠堂和建筑“不甘寂寞”,被活化成了村民活动中心和艺术教育平台,在街坊的欢声笑语中,散发着不一样的光芒。

有着1000多年历史的北亭村,相传古代时是“御花园”,至今仍保存着4处文物和7处历史建筑。

虽然北亭村乍看上去只是一条普通的村庄,但实际上藏着许多古风古貌等待着大家去发掘。

古老的祠堂穿插在村落之间,如果仔细观察,你会发现北亭村却有另一种不一样的味道。

据了解,北亭村中,自古以来就有梁、崔、陈三大宗族的祠堂,经过历史的洗礼,如今仍然完好的保存了下来。

北亭村现存的祠堂,是小谷围所保留的传统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

梁氏宗祠

小番进入北亭村,首先找到的就是梁氏宗祠。这座祠堂虽然未在《广州市第二批历史建筑保护利用规划》当中,但在2005年9月,就已经入选广州市登记保护文物单位。

威水|我们北亭村,相传以前是“御花园”,竟然藏着这么多故事!

威水|我们北亭村,相传以前是“御花园”,竟然藏着这么多故事!

威水|我们北亭村,相传以前是“御花园”,竟然藏着这么多故事!

威水|我们北亭村,相传以前是“御花园”,竟然藏着这么多故事!

梁氏宗祠的祠堂大门非常豪迈,特别是大门下方又有一个小门,这是为什么呢?

小番请教了北亭村内熟知本地历史、地位较高的村民粱灼臻,据梁伯介绍,祠堂大门之所以这么设计,那是因为旧社会时期,日常情况下,祠堂的上门并不开启,只开低矮的下门,供人弯身出入,以显示宗祠的威严与庄重。

威水|我们北亭村,相传以前是“御花园”,竟然藏着这么多故事!

弯腰走进祠堂,小番更是发现一处奇景,原本应该是庄严肃穆的祠堂,除了保留有祠堂外貌之外,内里竟然是一个幼儿园!为何幼儿园会开设在祠堂里?小番马上又请教了梁伯。

梁伯说,梁氏祠堂经历了多年的风风雨雨,面对台风、暴雨、水浸等自然灾害,祠堂已经被摧残得很严重了,考虑到修复和维护需要大量资金,于是经过北亭村梁氏宗亲的多番讨论,最终同意将祠堂的一部分地方出租,从2013年开始设立幼儿园,用租金来改善祠堂的现状。

威水|我们北亭村,相传以前是“御花园”,竟然藏着这么多故事!

小番发现,肃穆的祠堂竟然与孩子的童声笑语这么搭配!而幼儿园内极富岭南传统文化和北亭村本地文化的文化墙,更是让这座祠堂散发出不一样的味道。

元始梁公祠

走出梁氏宗祠,沿着北亭大街一路向北走,很快就能看到入选了本次《广州市第二批历史建筑保护利用规划》的元始梁公祠。

元始梁公祠是一座两进一院落,青砖砌筑,门头木构梁架精美,还有石虾公梁。

威水|我们北亭村,相传以前是“御花园”,竟然藏着这么多故事!

威水|我们北亭村,相传以前是“御花园”,竟然藏着这么多故事!

看上去不太起眼的元始梁公祠,打开大门走入其中,确实别有洞天。据了解,元始梁公祠是一间宗族祠堂,从上世纪50、60年代至今,因为种种原因一度难以为继,所以现在暂时另租给他人,成为一个特别的“博物馆”。

现在租用元始梁公祠的李小姐说,自己当初来北亭村,原本只是想找个库房堆放工程剩余材料,后来无意中发现元始梁公祠很特别,于是在2008年就进行承租,2009年,个人开始投资,对元始梁公祠进行修缮,将两侧塌落部分重新修复,然后逐步打造为艺术教育文化平台。

威水|我们北亭村,相传以前是“御花园”,竟然藏着这么多故事!

威水|我们北亭村,相传以前是“御花园”,竟然藏着这么多故事!

威水|我们北亭村,相传以前是“御花园”,竟然藏着这么多故事!

威水|我们北亭村,相传以前是“御花园”,竟然藏着这么多故事!

现在在元始梁公祠内,有大量根雕、字画、奇石和手工艺品,还有别致的茶苑,这些很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手工艺品静静的守护着祠堂,展现了这座历史建筑的另一种风采。

威水|我们北亭村,相传以前是“御花园”,竟然藏着这么多故事!

威水|我们北亭村,相传以前是“御花园”,竟然藏着这么多故事!

威水|我们北亭村,相传以前是“御花园”,竟然藏着这么多故事!

东林梁公祠

走出元始梁公祠,再向北行几百米,就能看到东林梁公祠。这座祠堂始建于清末民初,目前整体保存完好,祠堂主体结构、山墙、石雕、木雕均保存较好。

梁伯笑称,如果按照祠堂的规模和年限,梁氏宗祠是“老豆”,元始梁公祠是“大仔”,东林梁公祠就是“细仔”了。

威水|我们北亭村,相传以前是“御花园”,竟然藏着这么多故事!

威水|我们北亭村,相传以前是“御花园”,竟然藏着这么多故事!

现在的东林梁公祠保留了祠堂的功能,还是北亭村老年人活动中心和文化室。小番到此探访时正值中午时分,正巧遇上公公婆婆正在祠堂里吃午餐,大家见到小番到来探访,都高兴的介绍起祠堂的历史来。

威水|我们北亭村,相传以前是“御花园”,竟然藏着这么多故事!

威水|我们北亭村,相传以前是“御花园”,竟然藏着这么多故事!

威水|我们北亭村,相传以前是“御花园”,竟然藏着这么多故事!

威水|我们北亭村,相传以前是“御花园”,竟然藏着这么多故事!

威水|我们北亭村,相传以前是“御花园”,竟然藏着这么多故事!

东林梁公祠里悬挂着醒狮的狮头和龙舟的划桨都非常醒目,显示出北亭村历来重视传统文化的传承。还有渔网和鱼篮,都展现出北亭村民早期以打鱼为生的本土历史情结。

一位老伯告诉小番,现在祠堂平时都对外开放,很多北亭村老街坊都会过来聊天、玩乐、打牌,看到祠堂现在活化使用,他们都很开心。

“路接青云”街门

紧挨着东林梁公祠,想要进入北亭村村内,就必定会经过一个街门,那就是“路接青云”街门。

威水|我们北亭村,相传以前是“御花园”,竟然藏着这么多故事!

街门是中国传统建筑,一般指的是临大街的大门,现代建筑中已经很少见了,但这种小巧的优雅,在北亭村里还是很特别。

威水|我们北亭村,相传以前是“御花园”,竟然藏着这么多故事!

“路接青云”街门有砖木结构楼门,牌匾完整,还有木构阁楼,栏杆精美。根据《广州市第二批历史建筑保护利用规划》中所示,门口及附近的石板路都有保护价值。

南园崔公祠

探访完了梁氏家族的宗祠,在北亭村的南面,则有两座属于《广州市第二批历史建筑保护利用规划》的崔氏祠堂。

就在北亭涌的岸边,有一座南园崔公祠。这座祠堂为两进一院落,青砖砌筑,头门木构梁架精美,有石虾公梁。建筑整体保存完好,头门石质门框宽厚,具有岭南传统式建筑风格。

威水|我们北亭村,相传以前是“御花园”,竟然藏着这么多故事!

威水|我们北亭村,相传以前是“御花园”,竟然藏着这么多故事!

威水|我们北亭村,相传以前是“御花园”,竟然藏着这么多故事!

愚庵崔公祠

与南园崔公祠仅有几步之遥还有一座愚菴崔公祠。这座祠堂紧挨着大学城外环西路,在村民的自建房中,青砖灰瓦显得别具一格。

这座祠堂也是两进,青砖砌筑精美,檐口和山墙有彩色壁画,檐下墀头有精美砖雕和灰塑。建筑整体的保存也很完好,檐口、山墙彩画保存较好。

威水|我们北亭村,相传以前是“御花园”,竟然藏着这么多故事!

威水|我们北亭村,相传以前是“御花园”,竟然藏着这么多故事!

这两座崔氏祠堂前,有一条北亭涌。

这条河涌伴随着一代又一代北亭村民成长。近年来经过河涌整治,涌水重新恢复清澈,让河涌两岸的历史建筑也焕发了新的光彩。

威水|我们北亭村,相传以前是“御花园”,竟然藏着这么多故事!

渭水桥就横架与北亭涌之上,位于北亭村桥门大街与渭水大街。

据说,北亭村崔氏族人为了缅怀先祖,就把这座桥命名为“渭水桥”,以表示后人不忘先祖建桥利民的美德。

渭水桥还是北亭洲“昌华八景”之一,名为“渭桥烟雨”

威水|我们北亭村,相传以前是“御花园”,竟然藏着这么多故事!

近日,《广州市第二批历史建筑保护利用规划》、《广州市第三批历史建筑保护利用规划》已经公布施行。

小番查看《规划》发现,番禺区在这两批入选的历史建筑中,共有37处,数量居全市各区之首!真是棒棒哒!

在《广州市第二批历史建筑保护利用规划》中,入选最多的番禺区则有23处历史建筑入选,全部是二类建筑。

威水|我们北亭村,相传以前是“御花园”,竟然藏着这么多故事!

在《广州市第三批历史建筑保护利用规划》中,番禺区也有14处历史建筑入选。

根据公开资料显示,番禺区已公布的399间祠堂,属区登记保护文物有356间,占比89%。

历史建筑作为中华优秀文化的重要载体,保护和利用好历史建筑,对延续城市文脉和传统风貌、提升城市品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