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天宫二号轨道提高了 | 如何科学的看待天宫二号轨道快速下降一事!

 BBSBIAN 2018-06-25

来源航天爱好者网


事件二(2018.06.24):

中国的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已于北京时间2018年06月23日再次进行了变轨,将其轨道从291 x 297公里抬高至385 x 396公里,比之前第一次变轨前远近地点分别提高了5km和10km。

两次变轨时间间隔大概为10天,估计做了一些实验,为以后的某些实验热身?还是超快速?但是大家伙上下晃来晃去不应该啊。


事件一(2018.06.21):

中国的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已于北京时间2018年06月13日约14时45分-15时35分进行了一次变轨,将其轨道从380 x 386公里降至293 x 299公里。


天宫二号变轨前后数据对比(航天爱好者网制表):


如何科学的看待天宫二号轨道快速下降一事!


来源:空间天气


近日,一则有关天宫二号轨道快速降低的消息传遍网络,消息中说,

“据美国NASA公布的监测数据显示,天宫二号的轨道高度由380公里×386公里轨道下落到了292公里×297公里,这一消息也得到了美战略司令部指挥中心的确认”


话说回来,媒体解读的热闹归热闹,天宫二号轨道也确实在数天之内降低了100公里左右,到底是怎么回事?

从轨道参数上来看,天宫二号的飞行高度确实降低了,而且还着实降低了不少。

轨道参数分析:薛炳森、唐伟


第一种可能,空间天气事件导致高空大气密度突然增大,导致空间飞行器轨道高度下降。


天宫二号的飞行高度不是有三百多公里高嘛!怎么还会有大气?没有大气哪来的空气阻力导致的轨道下降。

实际上在数百千米高度的大气对于生活在地面的我们来说,确实可以近乎的认为大气密度为零,但也只是近乎,尤其是对于轨道飞行器来说,这里的大气密度足够让它们的轨道每天下降个十来米,如果突遇空间天气事件导致的高层大气密度突增,一天内也可能出现轨道下降数百米的情况,近期没有发生较强的太阳活动,空间天气条件算得上很好,因此,排除这种可能。


第二,天宫二号在太空遇到了空间碎片的袭击。

什么样的袭击会导致轨道的快速变化,一次碰撞就足够了,因为太空飞行物的速度非常高,最起码也是8千米每秒,咱们陆地上最快的F1赛车每秒大概跑100米,高铁也差不多是这个速度,民航客机差不多每秒200米加,超音速战斗机开加力飞每秒钟可以飞行大约500-1000米,而太空的飞行物速度都是每秒8000米起步,一旦碰撞就意味着“粉身碎骨”,飞行姿态失控,轨道控制往往也变得极为困难,最终导致轨道飞行器的快速掉落。


目前我国空间碎片监测能力逐渐提高,能够识别直径大于10cm的空间目标,而近期并没有出现空间碎片数量快速增大的情况,那么天宫二号发生碰撞而降低轨道的可能性也可以排除。


第三种就是主动的人为控制进行的轨道机动。


这和外界分析的结果一致,轨道参数显示在6月13日,天宫二号曾两次对轨道高度做出调整,发动机朝着飞行方向的反向点火,通过降低速度的方式精确的控制轨道高度。

随着我国航天实力的不断提升,我们确实能够对航天器在轨控制做出精确操控,另一方面,作为一个有责任感的航天大国,对于发射后已完成在轨任务的航天器,我国也会对其最终的“坠落”进行控制,使其坠落在没有安全风险的海洋上空,减少一切可能对地面人员造成伤害的风险。

为我国航天实力的提升与承担责任不放松的大国风范,来一个双手赞!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