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三极管管脚判别方法、原理

 花落尘埃d1y8s0 2018-06-26
  • 三极管是电子电路中应用十分广泛的电子元件之一,它具有电流、电压放大功能,且具有开关、可变电阻作用,熟练掌握三极管的使用方法十分重要,今天就三极管管脚的判别方法做重点介绍;
  • 对于任何电子元件的判别,首先要弄清楚它的结构、工作原理等基本情况,这样才能理解判别原理并熟练掌握;
  • 三极管的结构:

  • 1.由三个区组成,分别是集电区、基区、发射区,其中集电区和发射区的半导体性质一致,它们同是n型半导体或p型半导体,但掺杂浓度上发射区浓度大,集电区浓度小,且集电区面积大,以利于收集载流子;基区的性质与集电区和发射区相反;见图一;
  • 2.其结构相当于一个极并联在一起的两个二极管,这个公共的电极就是基极,而另外两个极就是集电极和发射极;见图二;
  • 3.它有三个电极:基极b、发射极e、集电极c;
  • 4.有npn和pnp两种极性的管子;
  • 5.有锗管和硅管两种制作材料;
  • 由于以上结构上的差异,它们所表现出来的性质不一样,比如锗管的导通电压较低,表现为电阻较小,且穿透电流较大;如图一、图二所示

三极管管脚判别方法、原理

图一 三极管结构

三极管管脚判别方法、原理

图二 三极管等效结构

  • 还需要明确知道的基本知识就是指针式万用表在做电阻测量时,相当于一个电源,其红表笔为正极,黑表笔为负极;
  • 判别步骤

  • 一、第一步:判别管子的极性是npn型还是pnp型;
  • 1.首先将三极管的三个管脚拉开一定距离,以便于测量;避免表笔短路,如图三所示;

三极管管脚判别方法、原理

图三 管脚拉开一点距离

  • 2.将指针式万用表的欧姆档打到1k档,正反测量任意两个管脚之间的电阻各一次,以阻值较小的那次为准,黑表笔所接就是p区,红表笔所接触的就是n区,做好标记,继续测下一组,同样做好记号,如果四次(任意两个脚各两次)测量的有一个共同的p或n区,那么就可以判断是npn或pnp了。还有一种情况就是两个管脚之间的正、反电阻差不多,那么这两个脚就是发射区和集电区;以上测量一般情况下需要进行六次,这样做顺便把三极管的好坏也可一并完成。但有时候分别测量任意两个管脚两次,正好测量的都是小阻值,这种情况下两次就可以判别极性。如图四、五。需要指出的是手指不能触碰管脚!

三极管管脚判别方法、原理

图四 测量任意两个脚的阻值

三极管管脚判别方法、原理

图五 测量任意两个脚的阻值

  • 3.确定了管子的极性以后,也就确定了基极,下一步就确定发射极和集电极;这时候就用到了上面提到的结构当中的第一句话。
  • 二、第二步 判别发射极和集电极
  • 比如被测三极管是npn三极管
  • 1.用拇指和食指捏住基极和某一个脚(假定该脚为集电极),注意基极和该电极不能直接接触,而是通过手指连接,此时的手指相当于一个较大的偏置电阻,黑表笔接假定的集电极,红表笔接假定的发射极,记录显示值R1;

三极管管脚判别方法、原理

图六 测量c、e之间的阻值

  • 2.然后用拇指和食指捏住基极和另一个脚(假定该脚为集电极),方法同上,记录显示值R2;

三极管管脚判别方法、原理

图七 测量c、e之间的阻值

  • 3.比较两次测量结果,若R1大于R2,那么第二次测量的假定结果是正确的反之,第一次测量的是正确的;
  • 第二步测量原理图如下:图八所示Rb相当于手指,它是一个偏置电阻,三极管接法正确,这时的I1较大,相当于万用表阻值较小;

三极管管脚判别方法、原理

图八 测量原理图

  • 图九情况下,三极管也能导通,但是I2较小,因为它的接法发射区变成了集电区。

三极管管脚判别方法、原理

图九 测量原理图

  • 需要指出的是一些锗管的正反向电阻较小,可以将档位降低,这样区别更明显;
  • 另外三极管从封装形式上可以区别管脚,这里不再介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