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高校部分就业率低专业将减招?高校的就业指导是时候变革了! | 案例

 文武不全 2018-06-26


大学提供的就业服务或许需要彻底改造了,首先可以从扩展就业指导的“宽度”和“长度”开始。


北京市日前出台的《关于统筹推进北京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指出,本市将引导高等学校着力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和人才培养层次结构,重点建设一批一流学科和一流专业,动态调整一批与首都城市发展契合度不高的学科和专业。通过开展专业监测、评价、预警和调整,引导高等学校对就业率较低、社会需求较小的学科专业进行调整或减少招生规模。


就业是高校每年的重头戏,组织企业招聘会,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生写简历和面试的技巧……大学就业服务部门尽心尽力为毕业生提供全面的求职服务,但可能最终没能收获学生足够的认可。


盖洛普-普渡一项针对大学毕业生的年度调查显示,2010届至2016届美国大学毕业生中,认为大学就业中心提供的服务“非常有帮助”的比例只有17%,并且还有39%的毕业生表示从未踏入就业中心的大门寻求帮助。是学生足够自信无需他人指导吗?或者原因正如《大学后生活很精彩》一书的作者杰弗瑞·J.塞林格所言,大学提供的就业服务需要彻底改造了。


数据链接:




就业服务从入校开始


当日益发展的自动化和人工智能技术逐步对可替代性强的工作岗位产生威胁,大学毕业生需要学习如何在整个职业生涯中指导自己的学习。这意味着仅仅帮助学生在毕业前找到一份好工作已经不够了,大学还必须教会学生适应现实世界的能力。麦可思研究发现,中国2014届大学生毕业三年后认为职场中持续学习能力最重要(本科:89%;高职高专:86%)。


在这种现实背景下,虽然一些高校的就业服务部门不断完善自己的就业服务,但他们为学生提供的不外乎招聘信息、面试技巧和简历写作服务,而且大多数高校只是让学生在大四才把重点放在求职上。塞林格认为这是远远不够的。


因为通常新生从入校伊始只根据他们有限的经验选专业。当他们进入高年级准备找工作时,对一些职业并不了解。请教教师?久处象牙塔的他们对五花八门的工作岗位也不一定都清楚。如果此时学生再想转专业,或是为了走上正确的职业发展轨道,选修课程可能为时已晚。


那么高校的就业服务如何改革?可以尝试扩展就业服务的“宽度”。比如2012年富兰克林与马歇尔学院重整其学生求职服务项目。学院将旧式的“事务性”模式转为“发展性”模式,即从集中帮助学生完成撰写简历等特定的任务,转变为在求职服务过程中注重教授学生个人生活技巧、日常金融知识,培养学生解决职场矛盾和公共演讲的能力,使学生获得终身受益的服务。


还有一些大学正在探索拉长就业服务的“长度”,即从学生入校开始就为其职业生涯发展提供指导。丹尼森大学专为大一学生开设了名为“可能性项目”。通过一个学期小组团队活动,新生将培养自我认知以及探索未来从事职业的多种可能性。这个项目中最核心的内容是学生有机会与校友和家长结识,请他们分享自己的职场经验。


课程结束时,每个学生还要围绕他们关心的主题进行8分钟的演讲。这段经历也许将成为他们日后职业发展中迈出的“第一步”,也对求职面试有一定帮助。


科尔盖特大学就业服务的口号是“尽早和经常”。从新生入校前的暑期到他们在校园度过的每个学年,学校都会按照学生的成长步骤提供有针对性的职业生涯辅导项目。除了邀请校友和家长与一二年级的学生进行交流,让他们在大学生涯的早期阶段了解所接受的通识教育将如何转化为工作中所需要的知识,该校还有一个名为“二年级连线”的特色项目。


在2018年春季学期开始前,学校邀请整个二年级的400多名学生以及90位校友,共同进行为期两天的专业人脉拓展和职业探索。在18场会议中,来自业界的校友共同分享职业发展建议和见解。学校希望学生不只“听取”职业信息,还要学着分辨职业间的区别,以及如何才能与某个职业建立起联系。


拉近与雇主的距离


大学必须鼓励学生早日思考其职业生涯发展的另一个原因是,近年来雇主已经不再遵循传统的招聘流程,“实习”在今天的招聘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一些企业的实习生中多达3/4最后成为全职员工。尤其是大型企业现在已经将注意力从招聘应届毕业生转移到聘用大三学生,希望他们在暑期能够进入企业实习。


塞林格认为,实习重要性日益增加意味着大学应该花费与维护捐赠者一样多的时间和精力,建立和维护与雇主的关系。那么大学可以通过哪些方式拉近与雇主的距离呢?


华盛顿大学在其就业和实习中心网站上,专为雇主开辟了一组主题页面,而负责运作的是一支精干的雇主关系团队,上面描述了学校能为用人单位提供的各种服务。比如,有招聘需求的用人单位可以在学校专门的招聘网站HuskyJobs上自主发布实习、兼职、全职工作信息。


学校为雇主创造了便利的面试条件,如雇主可以申请直接到校园面试,也可以先通过HuskyJobs平台挑选心仪对象后申请预约面试,也可以申请在线进行远程面试。想与潜在雇员更详细地分享企业信息?


学校有偿提供一个可容纳75人的空间,每周三天的午餐时间和四天的晚间课程时间,有需要的用人单位可以在这里组织一个非正式活动InfoSessions,宣传企业。通过对学生的调查,华盛顿大学发现,在工程和技术领域的公司和知名品牌公司是InfoSessions活动的最大受益者。不过,学校雇主关系团队愿意和所有用人单位讨论如何提高它们在校园中的知名度。


另外,像佐治亚理工学院与企业(如AT&T)合作推出关注专业技能的学位课程;美国东北大学与劳动力市场数据公司合作,更好地了解如何让他们的在线和混合学位课程满足全国特定就业市场的需求;斯坦福大学等多所大学借助职业解决方案平台(如Handshake),让他们的学生获得更广泛的实习和工作机会……以上这些合作方式或许并非直接“讨好”雇主,但却能让学校在与用人单位的沟通中,从更多角度理解雇主在挑选雇员时的需求。


教学生从学习中整合收获


在与刚刚走出校门的大学毕业生的交谈中,塞林格注意到,对他们而言,如何将在课堂内外学到的知识和技能与他们未来希望从事的工作建立起联系十分重要,因为这能让他们在面试中展示简历中无法展示的内容。但完成这项任务又特别困难,因为这需要他们在收获的不同能力之间建立起联系。东北大学较早之前就发现了类似的问题。


带薪实习项目(Co-op)是东北大学人才培养特色之一。整个大二下学期(或大二过后的暑假)的实习经历,让学生有机会提前涉足社会,熟悉未来工作环境,并建立起职场人脉。但几年前,学校注意到完成带薪实习项目的学生并不能很好地总结这段宝贵的实习经历能为他们日后工作带来什么价值。


因此,学校在带薪实习正式开始之前增加了一门课程,专门帮助学生了解应该如何学习,并鼓励他们在每次工作任务期间和结束之后,以书面形式记录下自己的学习内容。现在,东北大学将这一想法扩展到带薪实习之外——通过阐明学生在高中时已经学到的知识,努力帮助全校学生总结他们本科阶段的学习所产生的收益。


塞林格表示,课堂学习、宿舍生活、社团活动、参与研究项目……这一系列学习生活体验构成了一名大学生的典型校园生活。大学有必要帮助学生整合他们从这些经历中学到的东西。当然这项工作或许超越了大学就业服务部门应该承担的工作,但却是大学生职业生涯服务的重要改革内容。


主要参考文献:

[1]Jeffrey J. Selingo. Colleges Must Reinvent Career Counseling[EB/OL]. The Chronicle of Higher Education, 2016-10-23.

[2]Scott, Carlson. Helping Students Navigate Paths to a Job, and Beyond[EB/OL]. The Chronicle of Higher Education, 2017-04-12.

[3]谌超.就业服务这场革命[J].麦可思研究,2018(1):95-97.

[4]东北大学带薪实习项目、华盛顿大学就业与实习中心网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