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彬说 云南的地理环境和多民族的风情,造就了云南神秘而多姿多彩的印象,这些年云南逐渐发展成为了旅游圣地,很多人慕名未来,让游客心动的不仅仅是唯美、自然的湖光山色,神秘而热情的民族风情,还有那些数不清的“怪”,有传统的“怪”,也有新出现的“怪”,让游客大饱眼福。比如:四支竹鼠一麻代、三个蚊子一盘菜、田头干活尽老太、鸡蛋用草串着卖、火车不通国內通国外等等。
在这诸多的“怪”中,其中有一“怪”叫做“三只蚊子一盘菜”,听起来让人感觉很恐怖,哪里来的这么大的蚊子?在人们的言传中,有很多说法。一是指云南的长脚蚊,体格硕大,长脚伸展开来横跨一个菜盘子不足为奇,但这大蚊子一般不咬人的;二是指蜻蜓的幼虫,用油炸香了吃,特别美味。三是指飞蚂蚁,一到七八月份,深山里下了几场大雨,那长着翅膀的飞蚂蚁纷纷从蚁洞里钻出来,遍山坡的飞舞,捡了在锅里烤黄,放上点清盐,又嫩又香。
大多数人还是赞成长脚蚊的说法,很多云南的老人也都说是长脚蚊。云南因地处低纬度、高海拔区,受纬度位置和垂直高差双重影响,气候类型多样,南方是热带季风区形成的河谷盆地,东部是被形容成"万紫千红永不凋"的冬暖夏凉气候。这样的气候成为蚊子生长的绝好环境,蚊蝇终年不绝,特别是山林与牲畜圈里的蚊子个头都比较大,很多游客吃了大苦头,故夸张地说三只蚊子一盘菜。
三个蚊子一盘菜,有形容蚊子巨大的夸张成分,但是可以看出云南人对于食用昆虫的热衷。可以吃的昆虫,大致可以归类成天上飞的、地上跑的、土里钻的、水里游的,还有一类比较特殊,当算植物里面躲着的,著名的竹虫就在其中。云南人烹制昆虫的方法也很多,有炸、烤、炒、爆、腌、卤、浸泡等手段。
远来的游人、匆匆的过客们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耳闻目睹和感受了这些奇闻异趣后,迅速传播开来。现在云南有“云南十八怪”、“云南二十八怪”、“云南八十一怪”等说法,这些“怪”是描述云南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民风民俗的特有方式,很多老的“怪”逐渐消失了,有的保留下来,有的又发展成为新的“怪”。(乡畔App提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