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 天 陪 你, 一 路 读 行 点 击 上 方 蓝 字 关 注 一 读 世上最毒的父母,是这一种 文|树树 今天,这样一条新闻看得我无比难受。 4岁的航航(化名)经常遭离婚妈妈毒打,头部伤口化脓感染,身上新旧伤痕交替。他趁妈妈外出忘记锁门,才逃出来。 面对大家的谴责,他妈妈却冷漠地说:“我生他差点难产死掉,不听话就得挨打!” 现实中多少父母认为给了孩子生命,就拥有了对他们的所有权,要打要骂都是天经地义。 又有多少孩子用弱小的身体,闷不作声地承受着父母对婚姻,对生活的憎恨与怨气。 “妈妈,打死我 爸爸就回来了吗?” 人声鼎沸的小吃摊,一个女人正在狂扇小男孩巴掌,边扇边骂。孩子被吓得不轻,任凭巴掌噼里啪啦落下来,一点不敢动。 后来他下意识地用手护住脸,女人又猛力扭扯孩子手臂。期间孩子逃了出去一次,被女子抓住继续殴打。 而打孩子的不是别人,正是他的亲妈。 今年4月,这位妈妈刚刚离婚,孩子监护权判给了爸爸,却一直跟着妈妈生活。那天她想让孩子跟前夫说句话,孩子没说明白,怒气上来就疯狂打骂孩子。 看着这位妈妈披头散发情绪失控的样子,不禁想问,她想打的真是孩子吗? 恐怕她内心愤恨的不是话没说对的儿子,而是这场分道扬镳的婚姻,是没有尽责的丈夫,是糟乱的生活和无能无力的自己。 只不过这些她都打不了,打不过,便借着由头把一腔怒气撒在孩子身上。 所谓,怯者愤怒,抽刃向更弱者。 孩子不过充当了不幸婚姻的替罪羊,这场打骂对男孩来说恐怕不是第一次。而在许多分崩离析的婚姻中,也绝对不止一个孩子遭受此番无名之火。 “妈妈,打死我 生活就没那么累了吗” 去年一桩华人夫妇虐死5岁幼女案震惊全美。夫妻俩开了一家中餐厅,因为生意忙,母亲无暇顾及,一旦女儿不听话就会遭到暴打。 有次妈妈陈某因为孩子调皮,盛怒之下重殴女儿头部,直至女儿休克死亡。之后夫妇俩竟将女儿放进容器用盐覆盖藏于餐厅,并谎报失踪。 在接受问询时,陈某一直在辩解:我必须处理餐厅所有的事,我只有一双手,我也不想那样做,但我控制不住我自己…… 因为生活太累无处发泄就拿孩子出气? 因为控制不住情绪就对孩子拳打脚踢? 本该爱她保护她的母亲,成了夺走她生命的人,还以这样的理由为自己辩解,实在令人心惊心寒。 更可悲的是,还有很多父母把打孩子当成家常便饭,把那个无力还击的小小身体当成暴怒情绪最好的发泄点。 “爸爸,打死我 就是为了我好吗?” 四年前的5月,佳佳(化名)的生命永远定格在了11岁。 当天晚上,爸爸得知她抄作业,无比愤怒。把她拖到车棚用草绳吊起来殴打。佳佳下跪求饶,父亲还是一个个嘴巴扇过来。 想到女儿辜负自己的期望,父亲越打越来气,用草绳勒住佳佳脖子,鞭子一下下狠狠抽在孩子身上。 终于打累了,他丢下奄奄一息的佳佳在车棚“反省”,径直走了出去。半小时后回来,发现佳佳已经不行了…… 经医生检查,发现佳佳颈部有明显的淤痕,窒息时间长达五分钟,这5分钟的窒息对她的心肺功能造成严重损害,已无力回天…… 而在佳佳抢救期间,父亲跪在抢救室外,失声痛哭。
失去孩子的痛苦,注定会伴随这位父亲一生。 打孩子的父母经常说“我打你,都是为了你好”。 然而看看那些从小在家暴中长大的孩子吧,大多缺乏安全感,真正幸福的寥寥可数。 真爱一个人,绝不是让他遭受痛苦。“打是亲,骂是爱”只是自欺欺人的胡话,隐藏在背后的是孩子没有满足你期待时的愤怒。 如果父母连自己的暴力行为都控制不了,又凭什么信誓旦旦对孩子说“爱”? 对孩子肆意妄为的家长,通常都有一个观念:我给了你生命,那你就是我的,无论我对你做什么都合情合理。 相信自己在孩子身上的绝对权利,才能在挥舞拳头,肆意谩骂,要求孩子绝对服从时没有任何顾虑。 但孩子从来不是一件私有物品。 他比你弱小,却也有独立的人格;他还无知,却有比你更丰富的想象;他无条件地爱着你,却不代表可以任你摆布…… 尊重是一切爱的前提,哪怕是在你面前十分弱小,目前必须依靠你而活的孩子,也不例外。 纪伯伦有一首诗,私以为每一个为人父母的人都该读一读: 你的儿女,其实不是你的儿女。 他们是生命对于自身渴望而诞生的孩子。 他们借助你来到这世界,却非因你而来, 他们在你身旁,却并不属于你。 …… 每个孩子 都是上天寄存在父母身边的珍贵礼物 为人父母,要爱,要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