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医图书 ——与您共建学习型医院 关注 作者: 陆晔峰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肝脏外科 以前,很多人问我:“陆老师,你认为什么样的医院才是好医院?” 初次面对这个问题时,我是没有底气回答的,因为我自觉资历尚浅,还未完全理解医院。 然而,此刻,我再回头看这个问题,却觉得有很多话想说,所以斗胆提笔,谈谈自己对好医院的理解和看法。 要真正剖析好医院的定义,我个人认为应从两个不同的视角去看。第一是从患者角度去看,因为患者是医院的客户,患者的评价才是最有说服力的;第二是从医务人员角度去看,因为医务人员是医院的内部客户,他们的看法和感受同样值得重视,所以,接下来,我将从以上两个角度试着去剖析。 先来说说患者角度,我以我儿时的经历作为载体。 记得小时候的一个夜晚,我突发肚子痛,痛得哇哇大哭,爸妈急得团团转,抱起我赶紧往医院赶,那时候的交通没有现在方便,没有夜间公交,更别说什么“滴滴”了,爸爸只能骑着他的凤凰牌自行车载着我和妈妈,用力地踏着“风火轮”,急切地想把我第一时间送至医院。来到医院后,挂了急诊,当时的医院对我来说是一种恐惧感的刺激源,刺鼻的酒精味、难闻的消毒水味、绿色的墙壁让我惧怕,然而医生的冷漠才是最让我感到害怕的。 我记得当时那个医生说:“小孩子肚子痛没什么大惊小怪的,说不定他是乱说的。”随后就开了一些化验,任我爸妈在那里急切地问,他却始终从容淡定! 我乱说?我大惊小怪?能不能先检查完之后再下结论?能不能稍稍顾忌一下我那双急得六神无主的父母?那墙面的颜色也是真的没谁了,绿色和白色的组合让我惊恐,现在很多医院在环境方面都花了很多的心思,对色彩的组合很有讲究,让人走进去感觉轻松,一下子舒缓了不少。 说到这里,我想表达的是医院的文化建设和环境设计很重要,文化不是一个人或是一代人的事,它是集体中所有人员的事,也是代代相传的事,一个医院的稳步发展离不开富有内涵和深度的医院文化,这种文化让每个医务人员都有使命感,都有当家作主感,都会急病人之所急,而非形式主义,领导来检查了,万事俱备,领导刚出医院大门,则全然恢复原样,这是不可取的。 所以,我认为,从患者角度出发,一个好医院必须要有一个好的文化,好的文化让人传承,好的文化易于传播,好的文化易于让人认可。倘若,你来到一家“让你有家的感觉”的医院,我相信你的焦虑感会减半;倘若,你遇到一个耐心和蔼的医生,我相信你的恐惧感也会减半,这样的医院不就是患者眼中的好医院吗?此外,坏境设计也很重要,管理者要在这方面花大心思、下大力气,从患者的角度设计好医院的环境,让患者有家的感觉,并体会到温暖。 再来说说医务人员角度,我是一名深入临床的一线护士,可能我的视角不甚宽广,然而它却是实实在在的代表很多一线医务人员的心声的。我同样以一个身边的例子进行说明。 记得,去年春节前,一位刚进行完活体肝移植术不久的患儿的家长突发脑溢血,病情十分凶险,生命危在旦夕,就在家属万分焦急的时刻,我院肝脏外科的医务人员伸出了援助之手,他们帮忙联系我院急诊科以及神经外科,让患儿家长在第一时间获得救治,医院相关部门得知后,也开通了绿色通道,使得该患者在第一时间获得了手术救治,时间就是生命,我们的医院在与死神赛跑,最终在多个科室的通力协作下,把该患者从死神的手中给夺了回来。 我想说,当我听到这则消息的第一刻,我是非常骄傲的,我骄傲于自己身处一所重视生命、并为救治患者而排除万难的医院,我还骄傲于我院的“仁术济世”文化,对患者如此重视,对员工会差吗?为了员工的安全,创造一个良好、安全的执业环境是医院管理者的责任,也是一个好医院的标准。 所以,从医务人员的角度出发,我认为“重视生命,重视员工”的医院是好医院。医院不一定要有超强的硬件设备,但必须要有一颗救人济世的仁心,医院不一定要有众多高楼,但必须要有一个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团队! 如果一家医院做到了让患者满意、让员工满意,那么这家医院的竞争力将是巨大的,发展前景也是相当美好的。我眼中的好医院就是能够让患者舒心、让员工安心的有温度的医院! 2018年6月 作者简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