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小玉璧最难寻---沙里淘金说“捡漏”(六)

 国民一员 2018-06-26

小 小 玉 璧 最 难寻

沙 里 淘 金 说“捡漏”(六)

小小玉璧最难寻---沙里淘金说“捡漏”(六) 

    我收藏有一枚战国时期的蒲纹小系璧,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故宫博物院研究员朱家溍先生的得意门生梁春鹏一见便惊呼:缅玉系璧!

    系璧直径仅2.5厘米,乃小璧,为春秋战国时期胸前或腰间挂佩组件近似于现代扣圈的小玉件。该系璧雕琢整齐的蒲纹乳钉纹,孔壁略略显些倾斜,呈不明显漏斗状。系璧为老坑缅玉,绿色深浓呈菠菜色,沁斑黄褐,边沿有萎缩,包浆深厚,有蓝色宝光,显见为战国之物。

    聊以为谈助的是,我的战国缅玉系璧得来毫不费功夫。

    记得那是我60岁生日那年烈日炎炎的一个双休日,长沙清水塘古玩集市人头攒动,摊位邻次栉比。正巡视在摊位之间,忽听有人高声唤我,是永州来的一名古玩商人,正在人堆里朝我招手。原来此人在永州回龙墟茶场搜集到几件出土的小玩意,正一字排开在他脚前。有四块玉石玦,三块苍绿玉石质,一块为岫玉质,皆有均匀而浑厚的附着物包浆。二只铜戒指皆为椭圆条状,锤平一处作戒面,青铜质,青绿锈,原始气韵尤重,饶有趣味。另有一块即蒲纹乳钉纹系璧了。对光观察,可见系璧有片状小结晶闪光,俗称“苍蝇翅”,应为缅玉。永州古为南越国势力所及之地,南越国毗邻缅甸,缅玉传入古南越地区的时日理应早于内陆,战国系璧采用缅玉不足以为怪。

    永州商人说,知道我素好高古器物,所以特地打个招呼。接着便诉苦,说这几件东西是茶农整修茶山发现的,几件大的东西卖给了其他私人老板,这几件竟没人肯要,这才让他统统带了来。他说,这几件小东西,都是千真万确出土之物。“这些人却说是假的,真没办法。”他眼光一扫四周,脸露愤愤之色。

    “谁敢相信你说的不是乱编的故事,”我说,顺手拿起玦和璧:“便宜些,我都要。”

    “别人我要200元,廖老师你要,100元!”他眉头一扬,从地上抓起两只青铜戒指塞过来:“这东西送你玩。”

    明白无误,他是以大小论古玩文物的价值的,他哪里知道,先不说战国蒲纹乳钉纹缅玉系璧可以证明春秋战国缅玉即已进入中国,而且是十分罕见的古玉器,小则小矣,其价却远不止这区区100元!(未完待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