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浅析炎黄大战与击杀蚩尤

 勤奋创新 2018-06-26

讲中国故事,索映中国特色(二二)

——浅析炎黄大战与击杀蚩尤

尹兴义

词目:炎帝 “中国古代传说中上古姜姓部落的首领。号烈山氏(一作历山氏)。系少典娶于有娇氏而生,居于姜水(今岐水),后向东发展,因侵凌各部落,在阪泉(今河北涿鹿东南)与黄帝大战三次,被击败,后又联合黄帝击杀蚩尤。”《简明社会科学词典》660页。

上述文字记载告诉人们:一、炎帝侵凌各部落;二、炎黄大战三次;三、炎黄联合击杀蚩尤。是真是假,请看下文。

一、浅析炎帝侵凌各部落

首先,炎帝群体生活与社会互动交流的范围,在姜水,属于渭河流域农耕区,不是北部的游牧区。炎帝发明“耒、耜”,教习民众以农耕业为主,狩猎渔猎为辅,在居住区求生存谋发展。他们不是游牧区的牧民群体,以游牧和养殖牲畜为主,在广袤无比的草原上求生存谋发展。农耕区和游牧区存在着地域地缘基因方面的很大区别,决定了其生活方式就有很大的不同。

炎帝时代是一个没有国家、没有阶级、没有压迫、没有剥削的社会。在这种社会里,有的只是家。所以称其为“天下家”文明社会。当时,炎帝群体在炎帝教习下,进步发展到使用“耒、耜耕种”的新时代。这种较其它农耕地区最先使用“耒、耜耕种”的农业生产,与没有使用“耒、耜”进行农业生产即“刀耕火种”或“铲耕锄种” 的地方相比,农业生产要进步一些,农业生产的收获,也要好一些。所以,在这一地区,基本不存在争吃、争穿的利益之争。只求温饱的自然属性和生活互动以及社会互动交流实践,决定了他们不可能向外扩张,更不可能去侵凌他人。

所以,商鞅在说服秦孝公实施变法的辩论中,跟杜挚进行“更法辩”时说:“前世不同教,何古之法?”“伏羲、神农,教而不诛;”见“更法”《法家著作选读》单行本,第一辑,5页。《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1974年第1版。

商鞅所言的大意是说,在古代正面教育不同,按照哪个办法去作才切实呢?伏羲和神农即炎帝,他们二人,教育教化民众生活、生存与生产,并不采用诛杀。告诉秦孝公,“治世不一道,使国不必法古。”(同上书5页)

这段对话映衬出,伏羲、炎帝时代,是商鞅所说的一个“教而不诛”的时代。韩非在名著《五蠹》篇中总结中国上古社会的实情时说:“上古竞于道德,”……。(同上书36页)跟商鞅所说的“教而不诛”大同小异。这些文字记载,比较有力地证明:在炎黄时代的农耕区域内,不存在生活利益侵犯与欺凌活动。

二、浅析炎黄大战三次

从史籍记载看,炎黄大战三次,文字显示的是:“传说”。仔细、深思熟虑地一想,就会发现,“传说”有二:一是民间口头相传即非文字文化传播;二是当时的史官“仰录”、书契文字文化,作为历史资料,传承传播了下来。

炎黄兄弟俩相会“三次”,毫无疑义。大战三次,就很值得考虑了。

其一、炎帝与黄帝是亲兄弟,相隔几百里甚至千里之遥,他们之间存在利害性冲突吗?没有文字记载和显示;

其二、在当时,铜、铁器具尚未出现,未见有作战时双方民众打斗的文字记载与反映,所谓大战,没有根据。

其三、炎帝率领众人从岐水大老远跑到“涿鹿”地区,用木棒或其它木质器具跟黄帝打仗,为的是什么?是争吃还是争穿?或者是争地盘?未见文字记载。

在当时,炎帝群体并不缺吃,也不缺穿,要说兄长去抢弟弟的地盘,在“教而不诛,竞于道德”的时代,没有产生“抢掠”的思想意识,就不会有侵凌、抢掠的动机,就不可能无端地发动战争。

其四、如果炎帝有侵凌、侵犯之行为,商鞅与韩非能卓尔不群地颂扬当时的社会是“教而不诛,竞于道德”的时代么?注重实际的商鞅与韩非,绝对不会。

那末,炎黄三次相会,干什么呢?

若是表象观测,用“形象思维”看待“三相会”,眼见为实,看到的是炎黄二帝在一起单打独斗,炎帝被打败“三次”,毫无疑义。

若是运用“辩证思维”深思熟虑地对表象观测进行深入分析,就会从“三次”交“战”未曾有伤害文字记载中悟出,炎黄二人肯定不是大战,而是进行兄弟间的武术切磋。

读者很自然地会提问:眼见为实,“三次大战”,炎帝失败,不是打仗那是什么呢?笔者认为,单从三次交锋看,进行武术切磋,是十分可能与可信的。因为看不到关于交战后双方有无伤害的各种显示呀!

除此以外,还有什么呢?

笔者根据史籍记载,进行辩证地分析。认为:炎帝与黄帝单打独斗进行武术切磋。此后,切磋琢磨两地的农业生产,民众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状况。

比如:炎帝群体展示“耒与耜”生产工具,探索创造和收集民间文字以及医药发明;黄帝则传授宫廷建筑、养蚕、兵器发明以及文字创造与收集的情况等。……。

如果说没有这种文字文化交流,就不可能有史籍关于统一文字的记载。这就是:《中国文书史稿》4-5页显示:“由黄帝始用的统一文字,便成为汉族唯一使用的文字。”后来,用“黄帝”称谓命名的《黄帝内经》其雏形成果,就是炎黄兄弟俩切磋琢磨的医药文化的成果。据史籍记载:神农氏即炎帝,是中国医药的发明者,跟黄帝始创《黄帝内经》雏形文化,纯属自然。

从切磋琢磨成语的产生看,《诗经·王风·淇奥》云:“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到了唐朝,演变成“切磋琢磨”;到了宋朝,宋·陈亮在《众祭潘用和文》中说:“上穷千古,下极目前碎事,一直其切磋琢磨之意。”参阅《汉语成语大词典》967页。

在这里,“切”者,采集之意。“磋”者,制作器物之作法。“琢”者,构想雕琢之意。“磨”者,精细加工之活动。所以,“如切如磋”,就是对当时采集物品进行加工的记载;“如琢如磨”,就是对“切磋”的物品进行雕琢与精细加工活动的反映。从上线看,是指“上穷千古”;其下线,指的是“目前”。运用实践出真知的观点认识认知上述文字,可以说,这是对炎黄二帝进行切磋交流活动大致情况的一种反映。

所以,“大战三次”是表象性观测产生的形象思维。在“辩证思维”新理念未提出前,其认识与看法,不无道理,很难提出疑义。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辩证思维”新理念,就是要求文字文化理论工作者,在今后工作中,不再固守“形象思维”的认识和思想观点,要在此基础上,坚持辩证历史唯物主义,摒弃机械历史唯物主义。在新时代,其迫切任务是:“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党的十九大报告》辅导读本第41页。

三、浅析炎黄联合击杀蚩尤

《简明社会科学词典》889页文字显示:“蚩尤  中国古代传说中上古东方九黎族的首领。有兄弟八十一人,勇悍善斗,以金作兵器,势力强大。在向西发展时,在涿鹿(今属河北)被黄帝率领各部落击败。向南败退,被杀于冀州之野,一说在凶黎之谷。”

上述文字给人们提供的史料是:其一、蚩尤群体勇悍善斗,势力强大;其二、蚩尤向西发展,发动了战争;其三、黄帝率领各部落击败蚩尤,并将其杀死。

此处文字记载,与同书关于炎帝、黄帝两个词目记载的内容有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其相同之处是:蚩尤发动了战争,被击杀。不同之处是:蚩尤发动战争,是向西发展,不是侵凌与侵略;蚩尤被击杀,是黄帝率领各部落,不是与炎帝联手击败蚩尤,并将其杀死。

这是为什么呢??

炎帝词目的编辑,为什么要诬陷炎帝是“侵凌”者呢??

蚩尤词目的编辑,又为什么要把侵犯农耕区的蚩尤说成是“向西发展”而不是侵略呢??

炎帝与黄帝本是亲兄弟,没有文字记载他们有利害冲突。词目的编辑却用文字显示:炎帝“向东发展,因侵凌各部落,在阪泉(今河北涿鹿东南)与黄帝大战三次,被击败,” 告诉华夏后代,炎帝是一个侵凌各部落的侵略者,而黄帝则是反侵凌、反侵略的胜利者。这是不是对炎帝进行明目张胆的诬蔑?

在上述文字面前,读者会疑窦顿生:兄弟俩吵架或者打架,都有可能。但是用侵凌与“大战”给以界定妥切吗?未发现有利害冲突的文字记载,就用“战争”圈定兄弟俩切磋武术交锋,这是主观臆想还是反映客观存在?

有的读者会问:炎黄大战三次,这是传说。怎么就不对呢?

笔者反问:兄弟俩切磋武术技艺,是侵凌吗?是没有伤害的战争吗?若是炎黄大战三次,能没有伤亡记载吗?能不结怨不结仇吗?蚩尤侵略黄帝管理的农耕区域,炎帝能帮助“冤家”联手击杀蚩尤吗?

五六千年前的上古人怎么想,笔者不敢妄断。但是,如果从现代人的某些想法看待蚩尤侵略黄帝管理区,远离黄帝的炎帝作壁上观是可能的。要说联手击杀蚩尤,就有些匪夷所思了。可以说,这就是编辑“黄帝率领各部落击败”蚩尤的精致用心所在。

有读者会问:词目上明明写着:蚩尤“向西发展”,你怎么说是侵略?

笔者回答:蚩尤若不是侵略,在“教而不诛,竞于道德”的炎黄心里和大脑里,没有产生杀戮的实践,就不会产生杀戮的念头。其所以击败蚩尤之后,还要追杀,足以证明,蚩尤是自恃强势,想扩大地盘,想利用“勇悍善斗和先进的兵器”,发动战争以窃掠农耕区的财富。这不是“发展”,这是侵略。

正因为蚩尤勇悍善斗,又有金属做兵器,所以,黄帝得知蚩尤要侵犯农耕区,自知独力难以取胜,于是,便邀约炎帝共同对敌,这才出现了炎黄联手反击侵略、击杀蚩尤的圣战。

有读者还会提问:蚩尤为什么要侵略黄帝管理的农耕区?

笔者从相关史料分析,认为:九黎族人在当时,大部分生活在深山或者浅山或者部分平原地区,以狩猎渔猎为主,以农业生产为辅,求生存谋发展。由此,求生存的本能铸就了“勇悍善斗”的本性,创造金属兵器跟猛兽争夺生存空间就成了很自然的习惯。

然而,不知足的贪婪意识,支配着蚩尤希望能够攫取更多的物质财富,于是就自然而然地把目光转向与其相邻的农耕区。向黄帝索要财物或物品就成了再自然不过的事。

可是,黄帝以“竞于道德”为生活准则,绝对不可能从民间征收东西,奉献给蚩尤。这就出现了索要不成,就要开打。产生了蚩尤侵略黄帝农耕区的战争。罪魁祸首是蚩尤和他的贪心,不是善良勤奋的九黎族人。

所以,炎黄击败蚩尤,唯恐他日后又卷土重来,再次祸害民众,就穷追不舍,将其追上,杀死,不让他活在世上,这是一个主要原因。另一个原因是,炎黄时代是一个“教而不诛,竞于道德”的社会,只有止恶,才能杨善。除去恶首,民众就能善行善为,不在作恶。

蚩尤被击杀,有文字显示。可是,蚩尤的八十一个兄弟怎么样?未见文字显示。对于参战的九黎族人作何处理?也未见文字记载。可以想得出,炎黄击杀蚩尤,史官作了“仰录”书契于载体上,作为史籍被传播了下来。

蚩尤被杀后,炎黄各回本地,这很自然。参战的九黎族人和八十一个蚩尤的兄弟见兄长获罪已死,没有诛连自己,自认是不幸中的大幸。各自回家,不敢再有非分之想。由是,黄河中下游农耕区民众跟以狩猎渔猎为生的民众并未结下冤仇,也就不存在冤冤相报。他们以不同的方式求生存谋发展。在华夏大地上,自此各区域民众相安无事。

所以,商鞅总结黄帝时代说:“黄帝、尧、舜,诛而不怒。”商鞅“更法”,《法家著作选读》单行本第一辑5页。其文字记载,是一个非常真实的写照。

现在运用“辩证思维”新理念仔细一想,炎黄只杀了首恶——蚩尤,未诛连其他,使得九黎族的族人心服口服,自然而然的起到了自我净化、自我教育的作用,促成了华夏大地上氏族联盟的建立。黄帝被推举为氏族联盟的总头人,史称氏族联盟领袖。由此,华夏大地上,“天下家”社会由无序自理走上了有序治理的金光大道。

蚩尤侵略农耕区,是坏事,促使炎黄联手击败了侵略者,杀死首恶,建立了氏族联盟,坏事在奋斗者的奋力拼搏下,转化成好事。凸显的是,华夏大地上坏事变好事的最轰轰烈烈地推动社会进步的辩证法。

从引用词书的文字看,发现在记载史籍的词典上,出现对词目的解释有极少数前后自相矛盾的情况。尤其是,对华夏人公认的始祖之一炎帝进行诬蔑,令人发指。希望有关部门,借党的十九大东风,对过去出现的不实之词的词典,进行大清查、大清理,尽最大努力,还原中华优秀传统历史文化的本来面目。

妥否?请专家学者赐教。

2018年4月25日19:10:50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