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顾景舟紫砂壶印章图片鉴别

 书页无卷 2018-06-26

  

  紫砂壶上的印章款识,是鉴别一款紫砂制作者及年代,与该壶是否是手工制作的一个佐证。

 

  最早出现的紫砂器,多为实用器,日常用品,并无作者款印。

 

 

  紫砂器最初有印记的记录,是从供春壶问世开始。当时储南强先生在苏州摆摊上无意发现了一把紫砂壶,见之惊奇,细看之,壶身仿若树瘿,在把侧有刻下的“供春”两字。

 

  有完整镌刻落款的,要数时大彬时代,当时与文人合作,沿袭了文人字画的习惯,在壶上留下落款。

 

 

  开始在壶底、壶内、盖内、壶把上留下铃印、印章,应该是从陈鸣远时代开始,流传至今。

 

  顾景舟作为近现代的紫砂大师,一生使用印章甚多,不同的人生阶段使用不同的印章。小编为大家整理成顾景舟紫砂壶印章图片,帮助大家更好的判断紫砂壶的真伪。

 

 

  1932年,在家中开始跟随祖母邵氏学制紫砂壶,当时实用的方印为:墨缘斋、墨缘斋景堂制、景记、景洲、武陵逸人。

 

  1942年,开始使用的印有:自怡轩主人、得一日闲为我福、足吾所好玩而老焉、曼晞、曼晞陶艺,并磨去"武陵逸人"印。

 

  1944年,开始使用的印有:瘦萍、老萍

 

  1948年,开始使用的印有:荆南山樵、荆山壶隐

 

  1955年,开始使用的印有:啜墨看茶

 

  1984年,开始使用的印有:景舟七十后作,壶叟

 

  20世纪90年代,刻了最后一方印章:生于乙卯

 

紫砂壶 紫砂养壶 紫砂泥料 顾景舟 韩美林 高庄 责任编辑:蛋挞不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