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高考填志愿的那些事儿:如何选一个自己热爱的专业(shi ye)

 网的堂 2018-06-26

提要

写在《大学专业百科全书》正式出版十周年之际

作者:顾东东 (《大学专业百科全书》主编)

浙江的考生,今天就开始填交志愿单了。第一批就要填表的,现在咨询,估计是来不及了,那怎么办呢?

也很简单,最快的效率就是:马上去买一本《大学专业百科全书》,让爸爸妈妈配合着先把你不擅长的专业剔除掉——就是那些你成绩相对不好的课程对应本书每个专业的“中学课程基础关联指数”数值比较低的那些专业,速速浏览,还是有机会的。可能因此就避开了一个大坑,那还是很值得的。

《大学专业百科全书》

一晃居然是十周年了,是该纪念了。十年前,经我家世交、复旦校友的帮助,当时以《高等院校专业参考》为名在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三年前,在做了大幅度调整后,得到浙报集团领导及多部门老师的支持,以《大学专业百科全书》为名在红旗出版社出版;去年,进行了适当的调整再版,为了表示区别,使用了绿色调的封面。

二十年前,我在浙江人民出版社实习时,虽然没人给我作业,我还是做了一个策划书,就是这个书。很多人做作业、实习,可能仅仅是作为达到后续目标的一个手段,但对我而言,都是目的;于是就有了2008年的正式出版和2015年的再版。

所以,我想表达的是,做一些自己热爱的事情吧。他会给你的生活带来乐趣,也会给你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

  我高考的时候,也这样想,却没有这个能力去做。四年的大学生活不能说没有收获,毕竟就读的是校长亲自设立的试验班。在我们大一的时候,专业课基本上都是教授博导;而班上同学,很多也是因为各种原因进来的高分学生,班上最低分居然还超过很多专业的新生一等奖学金得主。所以,回头看看,自己的运气还可以,有博学而认真的老师,有高分高能有趣的同学。但关键到个人,自己的不愿张扬却有些浮躁的性格、不能出众的记忆能力,以及虽有点文化但还是贫农家庭的背景,其实来读这个专业是造成现在一些很“不顺”重要原因。如果不是因为互联网给了我这个平台,我想此生可能就真的一事无成了。所以我在本科阶段学习完成后就选择了不再继续深造,连总裁班也不愿读。

在20世纪末,一个纯粹的文科生,若没有很主动的沟通欲望和能力,其实结局是很悲催的。因为文科的综合实力就是听说读写,首先都不是我最擅长的。我的英语在大学同学里算是最差的,总分却是中学第一名出来,所以可想而知有多差。在很多时候,除非相当出众,确实存在“说你行,你就行;说你不行,你就不行”。因为“盛怒之下”,大二开始学法语,基本靠自学。因为我知道,如果掌握一门外语,那不可能是“领导说你不懂法语,你就不懂法语”(这句话在我朋友应远马的小说《法语老师》中也有出现)。要知道,我的外语是最差的一门课啊。所以大三大四的时候,在数学系师弟的帮助下,又自学了《高等数学》《线性代数》《离散数学》等,然后借着信电系同年同学的电脑自学编程,考过了二级;只是后来自不量力考四级时候下午卷挂了;然后考高级程序员,也挂了一门。总之,几乎一事无成。

但是,这些以及后来更多类似的经历,却让我做成了一些事情,比如做这本书。如果没有这么多的积累,不能马上听懂每个专业的毕业生,无论本硕博,你就没有办法和他们有更好的交流,也就无法做成这个“百科全书”;十多年间,任何一个学科门类的博士教授,都有一定数量的好朋友,而且我还是特别喜欢聊对方专业的内容。虽然我并没有能力去讨论高深的话题,即使当年专业范围之内的文学哲学历史学,但大多情况下总能出乎对方的想象,无论是建筑学、软件工程、生态学还是金融学。

但我知道,如果当年高考后选择专业的时候能够对专业有所了解,甚至如果在文理分班前就有所了解了,情况可能就完全不一样。尽管前面说的事情,我还是可以做的;但因为专业有壁垒,随着学识和经验的积累,可能会成为一个不可或缺的人,至少在一定范围内;而不是现在经常被很多没读过大学的人看不起。

因为他们最喜欢问的问题是,“你能告诉我哪个专业最好?”我当然是不能回答。但倘若我的专业是在机械,当无数人围着一台故障的机器束手无策的时候,我过去瞄两眼,画一个圈,说“这里的线圈多绕了16圈”;在机器的轰鸣声中,告诉对方,拿钱来,一万美金,因为“画一条线,1美元;知道在哪儿画线,9999美元”。——其实这是斯坦门茨,虽然据说是假的。

或者我的专业是医学影像学,那么,看了心急如焚的病人或家属送来的片子,仔细看完,说:“放心,不用担心,没有问题。”——其实这是我多次陪朋友去找一位医学影像主任医师朋友碰到的场景。

所以,即使到现在,我的存在对很多人来说是可有可无的。但值得欣慰的是,从2008年正式出版后,在大学教书的朋友们都非常认同我的这本书。我开始以为他们只是客气,后来突然明白了。因为一个考生或家长,见到浙大的老师后,不管你教什么内容的,他们都会问你各个专业的问题。那个时候某度还很不靠谱(现在不知道),微信还没有,找人只能打电话,所以大学老师急需这样一本书给他们解决这个方面的困难。在其他地方上班的就不会有这个问题,没有人会去问银行工作的人挖矿怎么干,也不会去问林业局的领导金融学什么。后来逐渐地发现搭理我的人越来越多了,因为读过大学的人多;他们知道选专业是怎么回事。知道这句话还不如不讲:“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____专业等方面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____专业的基本训练,掌握调查研究、分析判断等方面的____专业基本能力,了解____专业最重要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

不过,很多情况并没有得过改观。很多人填报志愿,还是和大多国人去寺院里烧香一样,花1块钱去烧根香,就希望能挣到1个亿。来问你选专业,却不肯花时间描述下自己的特点,只是希望你给他一个“好”专业,从此开始开挂的人生。

我只能开玩笑地和他们说,我两年脱产辛苦做这本书的目的,就是为了告诉你——没有最好的专业,只有最合适的专业。——如果能一句话告诉你答案,我这些年努力的目的是什么呢?我不是靠这个挣钱养家糊口的——相反却是个花钱的事情。难道我存在的目的就是故弄玄虚么?显然没有必要。更何况此书也不是我一个人努力的成果,而是数百位在书上你可以看到名字的,以及没有留下名字,甚至更多幕后支持的朋友和数万名读者。

因为觉得这是一句话的事情,所以凭“老朋友”关系,免费来寻求服务,这个当然也没问题。比如找专业人士帮忙,如果是朋友的话,一个电话就能给到答复,后续有了问题不要来烦,那都是没问题的。但关键我并不是一个人,所以需要各种“转接”。但好歹我是万金油,所以基本上能应付了。

  选择专业,关键是匹配,认同的人应该还是多的。但是具体操作的时候,还是有难度的。因为比较有几百个专业,有些考生和家长在高考之后,而更多是上交表格前一天才想到这个问题。所以,尽管网络资料很多,也许一本书更管用。这就是为什么每年总有最后一天全家出动在本市书店里买不到书直接找我要买书,但我从来不挣这个钱,因为卖一本书,挣几块钱(卖原价的话);然后人家一直记着你这个人很“黑”,居然不打折。

大多人都生活在几个简单的圈子里,没有机会接触更多的知识。虽然网络上可能都有,觉得社会比之前发达多了。但图书馆存在二三千年了,免费的图书馆也几百年了,大家也没有因此成为博学之士么。所以,无论是考生还是家长,都不要按自己已有的固定思维去框人家是“干什么的”,这个世界很大,不是所有的内容你都知道的,有很多行业,很多人是你不了解的。《大学专业百科全书》能告诉你的就是你可能有的选择,很多专业并不是你能够望文生义的。

重要的事物经常会被忽略,比如空气。高考的分数,哪怕再高,都是一时的荣誉,最多影响到你是否能够拿到新生奖学金,以后吹牛时候提起而已,除非你立志做高复班老师,可能还有些用。而即将为之终身有关的事情,却马马虎虎地走过场;或者本意并非如此,但实际是个随机过程。因为现在人性开放,选择多样,以后可以换专业,可以从事无关专业的职业,也可以随时换职业。其实越后面就相当于小数点后的数值,越来越不是一个数量级的。当然博览群网的你可能会举出很多例子说明选择并不重要,我却无法在平行世界中做一个对照组来证明我的说法比你更正确。对很多人来说,我们还是要尊重传统和大概率事件,不要以为考不上重点大学没有读计算机专业就可以缔造出阿里巴巴;读文史哲可以成为两院院士。

道理大家觉得都懂,但我还是冒充被懂道理的同学嘲笑的压力继续重复这些道理。这个和冒着敌人炮火前进的前辈来说,简直一文不值,毫无压力。

还是附上真实的日常,我收到的一封常规邮件(现在更多是微信发来),以及我的答复:

发件人: XXX

主题: 咨询高考填志愿

你好,我是XX的YY,麻烦咨询下填志愿。我Z儿文科考了6AA分,名次是BBBB,麻烦你帮我们看看怎样填志愿,谢谢了

发件人: 顾东东

您好,我是研究专业和大学的,分数不是我研究的对象,所以建议告知我令爱的兴趣爱好和学习擅长或短板,然后根据招生简章多选一些学校和专业,我再给您参考意见。

分数是否可以上一个大学,您可以去问招生老师;也可以参考一些历史分数,此类研究的专家比较多。

再重复下,请提供如下基本信息:

高考各科成绩;

中学各门学科的真实兴趣和学习难易程度;

以后想从事什么工作。

然后,基本上就没有了然后。因为大家所要知道的,是一个分数对应能考上的大学。正如随后会有不少的人去咨询留学的情况。事实上,我们认为,是否去留学,学什么,哪个阶段去,都是需要研究的。而真实的留学咨询中,大多人都会有着既定的明确的但不一定是正确的目标,而他们所希望留学中介所能干的,就是给钱办事。假设去从事留学咨询行业,我的专长就是在观察学生的基本情况(学习能力、兴趣爱好、未来志向等),家庭的经济能力和社会背景;然后给对方提出几个靠谱的方案,建议在中学阶段或本科阶段或研究生阶段,去哪个国家,哪类专业进行学习。而具体的操作,实际上每个同学和家长都是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完成,只是要通过各种机会多了解前人的一些经验教训。

年轻的时候,每个来咨询专业的人,我都是真诚地告诉他真相;但并不受用,因为对方只是来烧香,只是想一本万利。其实我也没傻到那个程度而不知道,只是因为毕竟做了那么多工作,有机会还是要和他们倾诉和表现下。但是时间长了就没兴趣重复说了,所以今年终于做了一个在线咨询表单:https:///f/hNXqdM

主要是请考生和家长告知如下内容:

对中学各科的掌握程度,就是平时学习用功程度和考试成绩等情况;特别需要说明的很努力但学的不好,或不努力但考试不错的情况。

父母及紧密社会关系的职业情况,也可补充说明父母对自己的期望等

经济情况,比如需要国家奖学金才能读完书,或者随便去哪里读书不用考虑费用。

个人其他爱好

个人有什么发展计划,比如希望从事何种职业等等,比如您或家长希望选择什么专业(很重要),去什么学校、什么城市,或者去哪里留学。

如果能具体说出自己目前想就读的大学或专业,那就更好了。因为过几年后,咨询者通过比较,就可以知道我的一点作用了。至少是正面的,而不是很多为了挣钱而忽悠他的。当然,我通过这个也收获了很多靠谱的小伙伴,通过高考咨询认识的,现在都还不错,留学的也有去过康奈尔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等等。写到这里,透露下吧,我的主业是海归人才的组织和研究工作。说实话,我是无法在这个咨询行业里挣钱的,老是倒贴的话总是无以为继的,也不想就成为我从事海归人才工作源源不断的人才库的重要源头之一。

花了那么大精力做了这本书,有数千毕业生的一手交流感受,大家也就知道我个人的专长是根据考生的兴趣、学习能力(特别是各个科目,以及一个科目中不同内容)差异、家庭条件,结合社会发展,建议你首先是不要去读什么专业,因为那些不适合你的专业会让你死得很惨;然后建议你可以关注什么专业。对于中国的本科院校,我应该是相对清楚的。或者说,我自己并不以为自己是专家,但我觉得比我熟悉的不见得有很多吧。

然后,你找我前,最好能够考虑下我提的这几点,然后咨询下中学老师(他们在高考分数对应学校的录取概率上比我清楚,如果他是一个合格的老师的话)以及各个大学的咨询老师(他们很专业,但是他们的位置决定了他们肯定是“鼓励”你报考他们学校),给我一批你计划报考的大学和专业,然后我来给你建议。

  自助者天助也,不要自己什么都没考虑,就把希望寄托在我这里;首先我也没这么大能力,其次我也没那么多时间,最后我也没那么多义务,呵呵。

现在一般家长的问题实在是很简单,我知道他们也觉得我啰嗦,他们想背后说我的就是“你就告诉我哪个专业毕业了最挣钱,这么啰嗦干嘛”。呵呵,可能就是因为朋友介绍,不好意思当面骂我。

  最后,大家肯定认为我是一个啰嗦的人;但你想想你为什么要学三年高中呢?为什么不像那种创投大会上的专家跟创业者说“你一句话把问题说清楚”,去骂你的数学老师为什么不三节课把高中数学全部讲透呢~

  自助者天助也!祝福各位同学。

红旗社助你决战“后高考时代”

第一剑:《大学专业百科全书》:寻找个人爱好和专业前景的结合点

第二剑:《大数据精准助报80个高考志愿》:手把手教你填志愿

第三剑:《美国大学转学宝典》:让你对“一考定终身”说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