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就要去印度!

 昵称jin 2018-06-26


印度有一种复杂之美,寺庙、吵闹的集市、沧桑的古堡、迷人沙滩、喜马拉雅山,还有摩肩接踵的城市生活。当嘉宾再次踏上印度的土地时,重见天日的千年壁画和博物馆中的青铜器让她深深着迷,而那些古为今用的殖民建筑、环保花园和阿姆利则金庙又使她的印度之旅有了更多的回味和惊喜。拥抱不可预料的印度,才能触碰到她的灵魂。


坦贾武尔的壁画和青铜器



坦贾武尔的布里哈迪斯瓦拉神庙,位于印度东南部的泰米尔纳德邦。公元11世纪初,南印度朱罗王国首都坦贾武尔建成供奉湿婆神的布里哈迪斯瓦拉神庙,耗时7年。



神庙的院落由回廊环绕,长240米,宽120米。在它的外侧,还用砖墙围成每边长约350米的大院子。神庙的大门精雕细刻,非常华美。门两侧还雕有巨大的守门神像。庙内有牡牛殿、两个相连的宽敞礼拜殿、前殿和毗摩那,它们建在同一条东西轴线上。




1930年,在布里哈迪斯瓦拉神庙内发现了建庙时期的大量壁画。这些公元12世纪的壁画被公元17世纪的壁画覆盖,因此保存完好。壁画的内容主要反映了印度传说中的湿婆神形象。



坦贾武尔博物馆里看到大量精美的青铜器。


在东南海滨城市科钦寻访中国渔网



在科钦堡入海口的海滩上,伫立着著名的中国渔网,这已经成为科钦的地标性景物。渔网系在四根木柱上,四根木柱的顶端收拢在一起,再由一根更粗大的长木吊住,长木的另一端系上石块压重,利用杠杆原理,只需五、六个人便能操作一张渔网。一张张鱼网沿海滩一字排开,每隔几分钟起一次网,颇为壮观。


中国鱼网旁立有石碑,上面刻着:“公元1341年洪水爆发,中国人从卡利卡特迁居到科钦,并定居于此。大约在公元1350年至1450年,中国人把鱼网带到了这里……”这种捕鱼方式在这一地区流行了600多年,直到现在,每当黄昏涨潮时,当地的印度人还在使用着中国鱼网张网捕鱼。尽管这种“守株待兔”式的捕鱼方式现今只有吸引观光游客的作用,但在古代,它却要比印度人一直采用的独木舟钓鱼和叉鱼方式先进多了。


徜徉在果阿教堂和修道院这些世界文化遗产中



果阿邦是印度联邦共和国面积最小的一个邦,人口是印度人口第三少的邦,仅多于锡金邦、米佐拉姆邦。历史上果阿曾是葡萄牙殖民地,葡萄牙的商人于16世纪抵达果阿,不久即占据该地,打压印度教徒及回教徒,导使该地多数人口归信天主教。葡萄牙的殖民时期延续了约450年,直至1961年被印度用武力夺得其主权。今日,以人均资产值计算果阿是印度最富裕的一个邦。



果阿的拉丁字母写法“Goa”来自葡萄牙殖民者,实际的起源则不详,英国殖民者继承了这个名字。印度史诗摩诃婆罗多中的果阿地区被称为“果帕拉施特拉”、“果瓦拉施特拉”,含义是牧牛者的国度;在古代的梵语文献如《往世书》、《哈利梵萨》中,这里也被称为“果帕卡浦里”、“伽帕卡帕特那”;在《往世书》中用到的名字还有“果瓦”、“果瓦浦里”、“果帕克帕坦”、“果曼特”等;此外,果阿有时也被称为“果曼恰拉”、“阿帕兰特”。


班加罗尔殖民建筑古为今用




班加罗尔是印度南部城市,卡纳塔克邦的首府,印度第三大城市,人口约520万人。印度在1947年独立以后,班加罗尔发展成重工业的中心。高科技公司在班加罗尔的成功建立使其成为印度信息科技的中心,被誉为“亚洲的硅谷”。或许因为我们基本在老城活动,并未见到印象中高科技聚集地的高楼大厦。


昌迪加尔感受建筑大师和环保花园



上世纪50年代,刚刚独立的印度政府,聘请瑞士建筑师勒·柯布西耶作了平地而建城市的规划,将城市设计成方格状分布。并且十分重视空间的分布和利用。昌迪加尔城市共划分为约60个方格,每个面积约为1.5公里乘1.5公里,顺序命名为第1区至第60区,但由于勒·柯布西耶认为「13不祥」,故此没有第13区。当时勒·柯布西耶还为各主要建筑物作了设计,展现了1950年代的尖端建筑风貌。建筑大师最有代表性的建筑就是昌迪加尔最高法院和政府办公大厦。



提到昌迪加尔,就必须提起那个了不起的环保花园:岩石花园。它是坐落于昌迪加尔的一个雕塑花园,于1957年由当地的一个政府官员克·昌德开始建造,目前的花园占地面积可达160000平方米,园内的雕塑主要由工业和家庭废弃物建造。


在克·昌德空闲的时候,就会去城市的拆迁之地收集原料,然后进行别具创意的雕塑制作。1976年,岩石花园正式对外开放,这个由岩石、煤渣、废品建起来的花园,使这座历史短暂、没有古堡和神庙的年轻城市也有了自己的骄傲。昌迪加尔岩石花园也被称为“垃圾公园”,最大特色就是变废为宝,将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所产生的各种废弃物制作成精美的雕塑作品。



园内有人工制作的假山和各式各样的雕塑,这些都是由瓶子、玻璃、瓷砖、陶瓷花盆等制成。公园内既有用电插头做成的大块墙壁和拱门,也有用煤渣堆积的假山。令人叫绝的是,公园里还安放有5000多件用瓷砖片、酒瓶盖堆砌成的小塑像,这个由武士、舞女以及动物组成的方阵,浩浩荡荡俨然“印度兵马俑”,煞是壮观。


在阿姆利则金庙感受宗教的力量



阿姆利则金庙是15世纪由锡克教第五代宗师阿尔琼创建,金庙曾屡遭劫掠,又几经重建修复。在1830年重修时,用了100公斤黄金使其表面璨然耀眼,因此才有了金庙的俗称。作为锡克教的圣地,阿姆利则意为“花蜜池塘”。当年只是印度教改革派分支的锡克教,经过几代教徒的不懈努力,最终于16世纪发展成完全独立的宗教。


不论白天还是夜晚,来自世界各地虔诚的锡克教民众,伫立金庙,聆听一拨又一拨艺术家们在现场,一遍又一遍的吟诵着锡克教的经文,默默祷告。周遭氛围庄重肃穆,让置身其中的我们,切身感受了宗教的力量!


在金庙不论贫富,不论肤色,大家共同享用着金庙提供的免费斋饭,一起入住金庙免费提供的斋房。一切活动都遵循着锡克教的教规按部就班,教民再多,秩序依然。谦恭的教义,把大家紧紧的联系在一起,如同家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