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干货指南 | IPO项目筛选与主体选择实务解析

 板桥胡同37号 2018-06-26


2018年1-5月,发审委共审核109家首发企业,其中53家企业通过审核,40家企业被否决,6家企业暂缓表决,10家企业取消审核。17届发审委审核拟主板上市企业59家,中小板18家,创业板32家,中小板过会率较高,为 55.56%,创业板过会率最低,为34.38%,总体过会率为48.62%。


通过近期被否案例情况可以看出,将近两个完整季度以来,新一届发审委依旧保持对拟上市企业各类申报材料细节披露程度的高度重视,同时逐步扩大审核对象范围,不再单一关注发行人的各类指标情况。


在经手IPO项目时,项目筛选和主体选择是两大重点。保证信息来源,做好筛选标准;做好尽职调查,充分了解企业;紧扣发行条件;熟悉行业情况,注意审核动向;熟悉实际控制人情况,摸清股权状况是项目筛选的基本原则。


而在实际接触项目中,往往实际控制人同时控制着好几个业务实体,可能属于同业关系,也可能存在上下游产业链关系,所以在接触初期进行主体选择时也需要把握盈利性要求原则、主营业务及商业模式、合规性及股权结构要求、供应商及客户、关联方、诉讼与仲裁等多项原则。


本次,梧桐树下特邀北京康达律师事务所——赵小岑律师带来《IPO项目筛选与主体选择》系列课程,针对IPO项目筛选与主体选择进行全方位的实务解读。


深度梳理IPO的意义及基本流程,详细解读IPO项目筛选及主体选择原则,总结近期被否行业特点,关注最新审核动向,研究财务部分重点问题、拟IPO企业存在多个主体时的重组问题,带来系统、务实的IPO干货指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