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形正神安」诊室故事:腰椎间盘突出症原来可以这么治!

 郭医 2018-06-26


- 案例分享 -

近日,我在诊室接诊了这样一位女患者。

病史:腰痛及右臀部疼痛2个月余,弯腰转身加重。患者总感觉腰臀部拧着不舒服,时常会带着右下肢酸沉麻木。被多家医院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行理疗、针灸、手法治疗症状时好时坏。

如图所见,患者椎间盘突出非常明显。

查体:腰部功能活动受限,前屈右侧旋转受限,右侧髂后上棘压痛,右侧髂嵴缘可扪及条索状筋结。

追问病史患者两个月前弯腰搬箱子后出现腰痛及右下肢麻木,结合病史、查体,初步诊断为腹斜肌损伤,行腹斜肌松解手法治疗一次(腹斜肌损伤详细介绍),患者行走时,右下肢酸沉感明显减轻,屁股拧着的感觉顿时消失了,一周后复诊,再行一次手法治疗后,弯腰转身活动自如。


- 思   考 -

这个病例我想分享的是,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遇到很多,有时候我们仅仅靠CT、MRI诊断还远远不能完整的解释病痛的原因,往往作为筋骨病的诊断,我们恰恰不能忽视成伤的原因,因清理明的诊断思路正是阎师拨筋通络体系的重要抓手。

本患者搬重物受伤致腰痛2月余,腰椎影像提示腰椎间盘突出,因无以前的片子对照,无法判断腰椎间盘突出是以前就有的,还是本次受伤引起的,但不管椎间盘是何时突出的,可以肯定的是患者受伤前并没有腰痛不适,因此腹斜肌损伤导致的力学失衡才是疼痛的根源,治疗时不应该死磕椎间盘,应该重点治疗腹斜肌的损伤。因此将腹斜肌复位抚平,腰痛立止。

如图所示,患者腰3/4椎体之间有轻度的滑脱,脊柱的生物力学失衡符合搬重物时躯体的生物力学改变。

每一个筋骨病人,原因不同,诊断不同,手法自然不同,一人一方,一人一法正是中医伤科手法的精髓所在,找到成伤原因这个“坠儿”,治疗也就变得大道至简了。

伤科人行走在路上。




编辑/祥远







作者介绍

白金山

  • 平谷区中医药推拿科主任

  • 北京中医药学会推拿专业委员会秘书长

  • 北京康复医学会理事

  • 北京运动伤病委员会委员

  • 平谷区青联常委

  • 擅长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肩周炎等常见筋骨病的诊治。







温馨提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