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伤寒学”、《伤寒论》与“《伤寒论》学”(原创)李心机

 感通天下 2018-06-26

近几年来,《伤寒论》学术界经常有“伤寒学”的提法,关于什么是“伤寒学”,也很少有人认真地界定,给人的印象是很随意的提出了这么个说法。不加证明,没有论据地随意提出某种说法、观点,乃至“学说”,这在中医学术界也算是司空见惯的的现象。本文也担当不了界定所谓的“伤寒学”重任,只是谈点粗浅的想法,供同道参考。
《伤寒论》是1700年前的汉代张仲景撰著的。今人所见到的《伤寒论》是从《伤寒杂病论》在漫长的流传过程中析出的,研究认为,今名《伤寒论》有可能是南北朝或隋唐间人所取。[①]今人所见到的张仲景撰著的《伤寒论》,在中国医学史上是唯一的一部《伤寒论》,从目前的医史文献所见,还没有发现另有同名的中医学术专著。因此,在中医学术界只要提《伤寒论》,那就是张仲景撰著的《伤寒论》。
《伤寒论》虽然是后世从《伤寒杂病论》中折出的,其《伤寒论》的命名也是出自后世人,但就《伤寒论》三个字,却是准确地表达了论中条文意蕴和内涵,这就是“论伤寒”。
《伤寒论》就是“论伤寒”。就是论述“伤寒”的发病、脉症、辨证、诊断、治疗以及予后。若从《伤寒论》的源头讲起,《伤寒杂病论》就是“论伤寒与杂病”。
应当指出,在中国医学史上,“论伤寒”的人,不仅仅只是仲景一家;“论伤寒”的学说也不会只有仲景一派。
在仲景之前,可以上溯及“黄帝内经”时代---从《内经》的肇始,到西汉后期之完善,对“伤寒”的发病、脉症、辨证、诊断、治疗已有论及。
如《黄帝内经》中有关“伤寒”的的论述多散在《素问》的《热论》、《评热论》、《《刺热论》以及《灵枢》的《热病》、《寒热病》等诸篇中;“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人之伤于寒也,则为病热”成为“伤寒”的经典命题;在治疗原则方面,提出“其未满三日者,可汗而已,其满三日者,可泄而已”,而在论述具体治疗方法时,多是用针刺。
在现存世,1930年在甘肃汉代张掖居延郡尉遗址中出土的木简,其中一片记有“伤寒四物,乌喙十分,细辛六分,术十分,桂四分。今人称之为“伤寒方”。1972年甘肃武威出土 的东汉医简,记有伤寒、大风、伏梁等病名,今人称为《治百病方》;《难经》中提出“伤寒有五”,把伤寒分为中风、伤寒、湿温、热病、温病》;《神农本草经》序录中,记载了包括伤寒、温疟、中恶、霍乱等30余种疾病。
《汉书·艺文志·方技略》记载有:“医经七家,经方十一家”:
《黄帝内经》十八卷,《外经》三十七卷;
《扁鹊内经》九卷,《外经》十二卷;
《白氏内经》三十八卷,《外经》三十六卷;
《旁经》二十五卷;
医经七家,二百一十六卷。
经方十一家含《五脏六腑痹十二病方》三十卷;
《五脏六腑疝十六病方》四十卷;
《五脏六腑瘅十二病方》四十卷;
《风寒热十六病方》二十六卷;
《泰始黄帝扁鹊俞跗方》二十三卷;
《五脏伤中十一病方》三十一卷;
《客疾五脏狂颠病方》十七卷;
《金创瘲瘛方》三十卷;
《妇女婴儿方》十九卷;
《汤液经法》三十二卷;
《神农黄帝食禁》七卷;
经方十一家,共有274卷。
与“医经七家”相比较,“经方”已有了自己的特点,说明西汉时代,医学已有了流派雏形。
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序中虽批评:“观今之医,不念思求经旨,以演其所知;各承家技,终始顺旧”,但从其中 “各承家技,终始顺旧”,“演其所知”,也可以看出,当时不同于仲景一家之“说”的其他各医家之“说”的“承”、“演”和“顺”的相对稳定。
与张仲景几乎同时代(或略早一点)的华佗对伤寒另有见解,他提出:“夫伤寒始得,一日在皮,当摩膏火灸之即愈,若不解,二日在肤,可依法针,服解肌散发汗,汗出即愈。若不解,至三日在肌,复一发汗即愈。若不解者,止,勿复发汗也。至四日在胸,宜服藜芦丸,微吐之则愈;若病困,藜芦丸不能吐者,服小豆瓜蒂散,吐之则愈也……”。[②]
今人已不确考此十一“家”都有哪些代表人物及其成就,但可以肯定的是,作为当时最为常见,最为多发、流行的伤寒的论治和方药则必是此“十一家”关注的重点之一。
魏晋时代的皇甫谧曾说:“伊尹以亚圣之才,撰用《神农本草》,以为《汤液》。中古名医有俞跗、医缓、扁鹊,秦有医和,汉有仓公。其论皆经理识本,非徒诊病而已。汉有华佗、张仲景。华佗奇方异治,施世者多,亦不能尽记其本末。若知直祭酒刘季琰,病发於畏恶,治之而瘥。”又云:“仲景论广伊尹《汤液》为十数卷,用之多验。近代太医令王叔和撰次仲景遗论甚精,皆可施用。”
至东汉末年,张仲景撰著《伤寒杂病论》时,是书虽系统地阐述了伤寒的发病、诊断、治疗与方药,并被后世人尊为中医辨证论治理论的奠基之作,但是,在仲景前后那个时代,在众多“论伤寒”的诸家中,当只是一家之言,或是影响最大的一家,决不会是唯一的一家。
仲景之后,经陶宏景整理的西晋时期葛洪的《肘后方》,关于伤寒,记载有不同于张仲景《伤寒杂病论》的认识与治疗方法。
《外台秘要》引述了魏晋之后至唐代,许多今人已见不到的佚失方书,其中不乏关于“伤寒”的论述与治疗,如深师方、范氏方、集验方、崔氏方、张文仲方、许仁则方、刘氏方等。此反映出在仲景书还未得到广泛流传之前,医学对伤寒的认识。
在仲景之后,隋唐五代南北朝时期,由于《伤寒论》并没有得到实际上的流传,所以,《伤寒论》所论述的理论与方法,并不处于主流地位。可以认为,在那个时期,还有另外一些处于主流或非主流地位的,以治疗伤寒为代表的热病的理论和法则。所以,孙思邈说:“伤寒热病,自古有之。名贤睿哲,多所防御。至于仲景,特有神功,寻思旨趣,莫测其致。”
历史的偶然和必然,使今人只见到一部比较系统,比较完整的论述“伤寒”的学术典藉,这就是《伤寒论》。在中国漫长的医学史上,仅留下一部系统论治伤寒的专著,这在某种程度上,带有一定的偶然性。不能排除在中国医学史上曾经有过更多的关于论治“伤寒”的专著,只是由于二千年来,历史变迁,朝代更替,社会动荡,战争兵燹,水火灾害等,而湮没于世;另一方面《伤寒论》能够存世,也带有一定的必然性,这就是《伤寒论》及其折出之前的原型----《伤寒杂病论》,以其系统性,创新性,实用性,临床验证性的优势得到历代医生的喜爱,从而在民间得到更多人的收藏,此正如孙思貌所言:“江南诸师,秘仲景要方不传”,正因为“秘”,所以才有“藏”的可能;因为“秘藏”,所以才能够虽不流传,但却能得以“保存”。因此,《伤寒论》虽然在历史上几经隐显分合,但最终得以流传下来。它的流传,显示出它自身的实用价值和学术生命力。
至宋代治平2年林亿、高保衡等校勘《伤寒论》之后,《伤寒论》才逐渐彰显出它在医学中的地位,并得到流传的机会。可惜,林亿、高保衡等校勘的《伤寒论》未能得到持久的流传,至南宋时已流传不广,至明代万历年间,已少见于世。
《伤寒论》未能得到持久、广泛的流传,不能说世间没有伤寒病的流行,更不能说明世间没有论治伤寒的理论与方法。
《伤寒论》真正得到广泛流传,并真正成为中医学术的显学,则是借助于金代成无己的《注解伤寒论》。于是,至宋金以后,在医家中研究《伤寒论》才成风气。
其中有一些医家是在学习、研究《伤寒论》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实践,在临床上探索治疗伤寒的方法、方药,在理论上重新认识伤寒的发病,总结治疗伤寒的新思路.
这些医家共同的特点是在《伤寒论》理法方药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心悟,创造性地诊治伤寒,在诊治伤寒的实践中,探索治疗伤寒的新理论,新思路,新治法,新方药。有人把他们的成就说成是对《伤寒论》的补充,这种说法并不准确,因为作为一部专著,其他人是无法进行补充的。实质上,他们探索的方向主要是对伤寒病的新认识和新的治疗方法。
如韩祗和认为伤寒发病始于阳气郁结,他重视阴阳虚盛辨证,提倡随天时气候阴阳消长,调整处方用药。按春夏时节变化,逐步减少温散力而酌增药物的清解力。他对张仲景麻黄汤和桂枝汤的辛温发汗方法,提出不同看法,他而于汗法、温法中参酌药力轻清而立方,创用辛凉解表之法,善用柴胡、簿荷、石膏、知母等辛凉清解之品。《伤寒微旨论》书中载四十余首方亦均为韩氏本人的经验方,仲景方只强调了三个承气汤。另外,创立的温阳退黄的方法和方剂,对后世治黄影响很大。
又如庞安时特别提出伤寒的病因是“寒毒”。他说:“素问云,冬三月,是谓闭藏,水冰地裂,无扰乎阳。又云,彼春之暖,为夏之暑,彼秋之忿,为冬之怒。是以严寒冬令,为杀厉之气也,故君子善知摄生,当严寒之时,周密居室而不犯寒毒。具有奔驰荷重,劳力之人,皆辛苦之徒也,当阳气闭藏,反扰动之,令郁以腠理,津液强渍,为寒所搏,肤腠反密,寒毒与营卫相浑,当是之时,勇者气行则已,怯者则著而成病矣。其即时成病者,头痛身疼,肌肤热而恶寒,名曰伤寒。”又曰,“桂枝汤自西北二方居人,四时行之无不应验,自江淮间地偏暖处,唯冬及春可行之,自春末及夏至发前,桂枝、麻黄、青龙内宜黄芩也。自夏至以后,桂枝内又须随证增加知母、大青、石膏、升麻辈取汗也。”庞安时强调了伤寒发病是感着著寒毒”,且与素体禀赋、四时气候、地域关系密切。其学虽源于仲景,但却不泥于仲景。
刘完素从研究《黄帝内经》入手,提出了“六气皆从火化”的观点,认为“风、寒、暑、湿、燥、火”六气都可以化生火热病邪。他根据《黄帝内经》“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未满三日者,可汗而已,已满三日者,可泄而已”的论述,认为外感初起,多是怫热郁结,虽有表证,但若用辛甘热药发散,可有发之不散,反使热病笃热之虞,严重者,可有发黄、惊狂之变。他认为,只有应用辛凉、甘寒解表之剂,才能表解热退;并创造性地提出治疗火热病应用辛凉解表、泻热养阴等原则,一改以往用辛温法治疗外感热病的方法。他创制的凉隔散、防风通圣散、天水散、双解散等,已被后世临床验证是疗效极佳的方剂。
刘完素治疗外感热病,不同于仲景《伤寒论》“先解表、后清里”的传统治则,而是强调表里双解,这既是医学理论的创新,同时又是不同于《伤寒论》的伤寒学发展。
通过上述对韩祗和、庞安时、刘完素关于伤寒病的医疗实践和理论建树的简单回顾,纵观中国医学史,可以认为,自《黄帝内经》以降,2000余年间,医学从来没有间断过对“伤寒”的再认识和新探索,从而在中国医学史上,形成了庞大的“伤寒病学”或“伤寒学”。
什么是伤寒学?一个极简单的方法是把“伤寒学”与“温病学”并列对举加以认识。温病学的定义是这样表述的:温病学是研究温病发生、发展规律及其诊治和预防方法的一门临床基础学科。它的目的与任务是:阐明温病的病因、发病、病理变化及其转归,以揭示温病的本质,研究温病的诊断方法、治疗和预防措施,提高中医医疗水平。[③]
若借鉴温病学的定义,为伤寒学下一个定义的话,可以这样表述:伤寒学是研究伤寒发生、发展规律及其诊治和预防方法的一门临床基础学科。它的目的与任务是:阐明伤寒的病因、发病、病理变化及其转归,以揭示伤寒的本质,研究伤寒的诊断方法、治疗和预防措施,提高中医医疗水平。
《伤寒论》是庞大的《伤寒学》体系中的一支根深叶茂的主干。必须指出,《伤寒论》虽然是“伤寒学”的非常重要的内容,或最主要的内容,但《伤寒论》决不是“伤寒学”的全部。所谓“伤寒学”,虽然包括《伤寒论》的内容与方法,但决不等同于《伤寒论》。
因此,把《伤寒论》称为“伤寒学”或“伤学”是谬误的,是对中国医学史的扭曲。
宋金时代以后,历经明清,乃至当代,还有一批医家对《伤寒论》这部书进行训诂、考证、注释、诠解,包括对作者张仲景的研究,对《伤寒杂病论》的传本分合的研究,对论中的条文进行集注、方药疏证等;不论是逐条诠解,集各家之注,还是所谓的“类证”“类方”拆分组合,这些工作的目的都是为了让人读懂或是自己读懂《伤寒论》这部书。
如成无己对《伤寒论》全文注解,方有执“重考修辑”,“移整若干条,考订若干字”,对《伤寒论》删削移整,改订编次,按他自己的理解,对太阳篇改订为“风伤卫”、“寒伤营”、“营卫俱中伤风寒”三篇;又如林澜按自己的理解把太阳病分为若干证,沈金鳌、钱璜等按症状对《伤寒论》条文进行分类,柯韵伯尤、在泾按方分类,对条文重新进行编排等;近代,为教学需要,编了很多《伤寒论》讲义、教材等,这些研究的对象,都是《伤寒论》这本书。
同时还有一些读《伤寒论》的体会与心得,以及资料性的归纳与总结,如治水五法,治咳八法之类,其中也包括理论上的启发与心悟。这些工作的目的从主要方面讲,并不是在研究怎样治“伤寒”病,而是研究《伤寒论》这部书。更多的是为了从《伤寒论》中得到教益,学习张仲景先生的辨证和用药思路与方法,是为了提高医生自身的医学理论和临证水平。
以伤寒病为对象,研究伤寒病与以《伤寒论》为对象,研究《伤寒论》是二个不同的问题,虽然它们之间有联系有交叉,但不能混为一谈。
由于《伤寒论》这部书对中医学术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在中国医学史上具有极重要地位,所以,千年来,医家从未间断过对它的研究,代有著述,从而逐渐地形成了关于《伤寒论》这部书的学问,这就是所谓的“《伤寒论》学”。“《伤寒论》学”研究的对象就是《伤寒论》这部书。
此如同“《红楼梦》学”一样,胡适、俞平伯、周汝昌先生不论用什么方法研究,他们研究的只是这部大书内的社会文化背景,人物性格特点,人物之间的关系,写作手法,时代习俗,或者考证书中人物原型以及想象中的一些附会,或者研究这部书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意义等等。这在文学研究领域,称之为“红学”。“红学”研究的对象,就是《红楼梦》这部书。
如果象有些人那样,把《伤寒论》这部“书”,称为“伤寒学”,那么,杨继洲《针灸大成》这部书,能称之为“针灸学”吗?吴有性的《瘟疫论》这部书能称之为“瘟疫学”吗?同样,《黄帝内经》也是一部专著,用同样的逻辑,又应当称之为什么“学”呢?
今人所说的“温病学”和所见到的“温病学”讲义或教材,是近人在深入研究明、清时代若干关于论治“温病”专著的基础上,如吴有性的《瘟疫论》,叶桂的《临证指南医案》、《外感温热篇》、《三时伏气外感篇》、薜雪的《湿热病篇》、吴瑭的《温病条辨》,以及章楠、王士雄、余师愚、陈平伯等清代温病大家的著述、注释,吸收、消化、融合了各家关于温病的发病思想、传化理论、病机辨证、治疗原则、用药方法等等,形成了关于温病的系统理论和治疗大法,从而构建起温病学的概念、理论、原则与方法。
与“温病学”对照,我们可以得出结论,目前所谓的“伤寒学”,并不是真《伤寒学》,而只能算是并完整的“《伤寒论》学”。
(转载、引用本文,请注明出处、作者)
[①] 张灿玾.中医古籍文献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32
[②] 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卷第九·伤寒方·上
[③] 杨进主编.《温病学》.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4,9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