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通透好喝”: 好茶本质中的本质

 问茶Leo 2018-06-27

 


好茶的标准是什么?对于爱喝茶的人来说,最直接的标准都抵不过两个字:好喝。道理是这个道理,茶要对味没错,但过于主观,如果在茶桌上都这样聊茶,那就没法喝到一块去了。

那么好茶的标准有没有什么“简单粗爆”的标准呢?当然有。

对于品饮需求型人群,尤其一些喝茶初期的人来说,口感体验自然是最为重要的,甚至对于这一人群来说,口感体验几乎等同于品质好坏。

老茶友都聊茶喜欢讲工艺。香气、滋味、茶汤、叶底,它们都离开不了工艺的表达,原料优秀工艺到位,口感体验也会到位,什么叫到位? 

一个字:透。

 

好喝最直观的感受:透

 

在我们评价一款茶的时候,对其的感官描述一般是围绕着香气、滋味、茶汤、叶底等几个方面下进行。香气高或底,滋味的厚重或单薄,茶汤的顺滑或涩口,叶底的舒展或无活性,这些都是常能在茶桌上听到的描述,也是相对而言茶客能够比较直观体会到的品饮感受。

通俗点讲,「透」可以理解为通透,任何茶,不论香气还是滋味,先不管香气高低,味浓味淡,都应有个前提要求,那就是清透、纯净。这是我认为茶叶品质的基本,无关山场、无关价格、无关品种。


香气的透

形容茶叶的香气,如品种香,工艺香、会用显或弱,高扬或沉稳等形容词,这是基于我们对香气识别的真实感受。在评茶时,茶叶品种香不仅要有,还要显,因为品种香反应出的是茶的特征,我们能够迅速判断出一款茶是什么品种,首先就是通过品种香。

香气明显,让人愉悦,就是所谓香气的“透”。闻着不爽,香气过于浓郁,但让人不爽,也不是好的香气。比如一些焙火过重的。

至于其他的杂味,如青味,闷味,会让人添堵,品质一定不会怎么好。


茶汤的透

这个很好理解,清澈见底的水和一塘浑水,一般人喜欢清透,除了浑水摸鱼的人。


滋味与口感的透


甜酸苦辣咸,五味杂陈,滋味的种类太多了。

不过话说回来,一款品质不错的茶,口感体验应该也不会太差。不过口感体验本身就是比较主观的,难免有人喜欢有人不适应。

但好的滋味也是有共性的。辣就是要纯净的辣,不要有其他的杂味,茶味也要求这样,甘甜也好,苦涩也罢,也要通透。

滋味的通透它就像我们饮纯净水一样,没有任何杂味异味,能够从茶汤中感受到甘甜清爽的滋味。茶汤所呈现出的茶味与香气其实有共同之处,如果闻杯盖香或闻叶底是纯净的,滋味大致也是纯净,相反,要是闻香已经闻出杂味异味,品饮滋味同样也会有大致有杂味异味。


茶有苦涩,这不奇怪,但过后能让身体愉悦,通俗说法是能化开,也是通透的表现。

茶味最忌五味杂陈,口腔如一团乱麻,或如鲠在喉,不顺畅,肯定是不好的滋味。茶自然也不好。

茶汤的口感做透了就是顺滑,做不透即是粗涩,入口后便能感觉到舌面、口腔中有涩、麻的感觉。不同茶的涩感来源不同,但都是做工不足产生的,走水不足,焙火没焙透、茶叶返青都会造成涩感。


终极目标——好茶让人愉悦


说了这么多,都在围绕着一个“透”字而展开。香气、滋味、口感的纯净清透是一款茶的基本要求,有了这个基础再来谈其他,否则即便很香,滋味很厚实,山场很硬,都称不上“好”。

不要认为这一条是主观标准,好茶让人愉悦是因为好茶中的芳香物质和某些成份,喝过会促进多巴胺的分泌,从而使人心情愉悦,头脑清醒,而不好的茶会让人越喝越不舒服,红酒也是如此。

好茶,喝后让人身体通畅,心情舒畅。这就是好茶本质中的本质。


End




扫二维码 发现好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