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黄渤:别执着“出名趁早”,你也可以大器晚成

 取反加一 2018-06-27


“浮躁带来的是惶恐和更多的迷茫。”这是黄渤回母校北电做经历分享时说的。



正值毕业季,毕业生们大多相似,稚嫩、迷茫又彷徨。


虽然在学校里面学习了四年系统知识,可毕了业以后,发现标准和规则突然都有些不一样了,学校里老师教你的理论,自己折过头质问自己,为什么用不上了?其实不是用不上了,是你并没有把它顺利地转变过来。



在毕业后的再四年里,仍旧是我们的学习期,这段时间更需要的是沉淀和再学习。为什么我们会感到不知所措,其实前提只有一个,就是你真的喜欢自己选择&从事的职业吗?你真喜欢这个职业,它就能支撑你度过这些彷徨,度过这些手足无措的日子。大家上学的时候,身边应该会有一些男同学,追女生是特别用心思的,往女生宿舍楼下弹吉他,被蚊子咬得一身包也毫无怨言。为什么?还不是因为喜欢啊。



无论你是什么专业,工作就是这样,喜欢它,才能享受它在最终完成的时候,给你带来的满足感和兴奋感,这种感觉没法描述,只能说是个最美好的东西。如果你不喜欢它,生活会让你觉得是地狱,很难支撑长时间的等待、迷茫和困惑。




表演专业的毕业生面临的压力不会小,因为老话常说毕业就是失业,在学校的无忧无虑,小打小闹,走上社会就要真刀真枪了,而且很多学生不一定有机会展露自己,还要撑很长一段时间。但有些学生毕业了马上有机会拍到一些不错的作品,便被观众熟知,但也毕竟是少数。大部分同学毕了业之后要经历一段很痛苦的折磨和挣扎期。



那么可能你会问了,到底要经历多长的折磨和挣扎才能结束,我说,你可以看看黄渤。


黄渤不仅毕业后挣扎过,考北电前,也没少挣扎,他没有一夜爆红,没有出名很早,在鲜肉当道的娱乐圈,黄渤简直就是一朵“奇葩”,他是“四无”演员:无身高,无肌肉,无颜值,无绯闻。但就这样一个看似完全不符合娱乐圈生存法则的人,愣是靠着自己的实力,在一众小鲜肉中成功突围,活成了无数人心中的男神,你是不是觉得让人匪夷所思!



因为长相,黄渤不知道碰过多少次壁。年轻时他喜欢唱歌,梦想是做个歌星,曾在酒吧驻唱,只可惜观众觉得太丑,被无数次轰下舞台,让他滚出去。


但他不想放弃,也一直以为凭借自己的天生好歌喉,终有一天能够被人认可。只是在这个肤浅的社会,人们总是看得到好看的皮囊,却看不到有趣的灵魂。


后来他签公司组了个乐队“蓝色风沙”,不辞辛苦跑了大半个中国,也依旧徒劳无果,“长得丑,根本没人愿意看他这张脸,谁愿意听他唱的歌。”他的歌手生涯,失败的不能再彻底。


明明是拿命在拼,却依然一事无成。现在的他回忆起自己的这段经历,也总会感慨万分,心中涟漪波动。


人生起起落落,直到2000年,他遇到了管虎,得到了演员生涯中的第一个角色:电视电影《上车走吧》里一名刚来北京的农村青年。然而年近三十,从没好好读书的他,觉得演员是他值得毕生从事的职业,抱着“必死”的心,报考了北京电影学院表演专业。



第一年,因为长得太丑,没考上。


第二年,不知具体原因,还是没考上。


当年黄渤在青岛唱歌时,顺带还教过舞蹈,碰到了不少自己的学生来北电考试,而且还有考上了的。


第三年,上了一年进修班,恰逢表演专业这年开设了两年学制的配音方向专业。对于这个新专业,大部分人不懂,也不愿意报考。结果让黄渤捡了个漏。跟他同届表演系专业还有神仙姐姐刘亦菲。

 

虽然黄渤如愿考入了电影学院,算是跟娱乐圈挂上了钩,对自己的专业学习与追求也非常清楚,但毕业后黄渤的演艺生涯却并没有什么起色。连续演过很多电视剧的配角,其实就和一个高级点的群众演员差不多。有时候甚至连台词都没有,观众根本不会记住这张脸。




要说演戏是天分重要还是努力重要?


黄渤有没有作为一个好演员的天分呢?琢磨一下,凭他的长相,跟电影电视基本是无缘,人家看了他的照片之后,根本就不给他试镜的机会;他尝试去试镜工作人员还以为他是别人的经纪人。



可要说黄渤没有天分,宁浩导演的《疯狂的石头》,黄渤作为一个“性价比”高的演员,出演了一个小人物,也正是这部电影,让全国观众记住了他的名字和这张不帅的脸,从一众配角中跳脱出来,演活了“黑皮”;三年后的《疯狂的赛车》黄渤熬成了主角;同年的《斗牛》又逢伯乐管虎,黄渤贡献了演员生涯最令自己崩溃也最卖力也最被观众认可的表演。作为演员,黄渤完美演绎了自己的“三级跳”,用一尊金马奖证明了自己的天赋与努力。



任何行业接触越久、便会觉得自身缺乏的越多,更别说是演员,紧凭一点点小聪明撑不了太久,需要随时充电。黄渤作为演艺圈厚积薄发的代表,对于“出名要趁早”的看法也有一番自己的见解:


“出名是观众对于一个演员的专业能力的认可,是一个演员需要的,可时间上趁早还是趁晚,得因人而异。”现在新生代演员快速爆红,黄渤也提出自己对他们的忧虑,他们不上学的时候,生活几乎被工作占满,当然也感受到出名带来的喜悦,但过早地把自己隔绝起来,会损失很多年轻时候本该享有的自由与安宁,这并不单纯是件好事,要思考并知道其实自己想要什么,社会也是学校,生活带来的磨砺,是演员后续创作的来源和动力,不是要你“见过”和“观察过”生活,重要的是真正参与过生活。



《斗牛》之后,黄渤集中接演了一些喜剧电影,外界评论黄渤是继星爷之后,又一喜剧之王,黄渤没有葛大爷的冷幽默,也不同于周星驰的无厘头,他靠着早年间混迹江湖的磨炼,酝酿出了独特的“草根幽默”。这种来源于底层生活的幽默正应了时下最流行的“接地气”,他把自己一路摸爬滚打中遭遇的喜怒哀乐全部消化在自己的表演里,演出的不仅是角色的酸甜苦辣,更让银幕前的我们看到了自己的影子。“质朴”二字是很多圈内人对黄渤的评价,也正是凭着这两个字,他赢得了观众的心。




他扮演的角色从来都没有什么设定,农民,父亲,军人,赛车手,他演绎了无数个小人物,每一个角色都让人印象深刻,也让每一个小人物都散发出了光芒。慢慢地他好像成了小人物的代言人,不仅是角色,他的人生也没有什么设定,或者说他根本就不是在演戏,而是在展示他自己的经历。



13年和星爷合作了《西游降魔传》,黄渤很困惑,该如何塑造不一样的孙悟空形象,还有集中演喜剧的那段时间,观众印象就认为他是喜剧演员,造成后来演一些不是喜剧的角色,黄渤一出来大家看着就乐呵,观众能够记住他,这是好事,但并不是他所追求的艺术目标,“我达不到某个类型的大师级别,也不想把自己框在某一个类型里。”每个人都是独立的艺术个体,有必要去尝试一个个不同类型的作品。在创作中找到兴趣和乐趣,是很燃的一件事儿。所以《无人区》、《亲爱的》,话剧《活着》,这些都是黄渤在做不同的尝试。


好演员大抵就是这样了吧,全身心的投入自己所热爱的职业,每一次的角色演绎都倾尽初心,不忘自己作为电影的执行者,还是一个创作者,因为参与,所以改变,这也是好演员存在一个文艺作品里面真正的价值作用。



收获了不同角色尝试的成功,大家对黄渤未来的期待多于黄渤自己,可他依旧是“慢慢来,顺其自然”的心态,也正因为稳扎稳打、勇于尝试的作风,他的处女作电影《一出好戏》八年磨一剑,暑期8月10日终于要和粉丝观众见面了。




“自己的人生没有设定,如果有,那就是不妥协。”从配音专业的学生,到喜剧演员,再到一个全类型的演员,再到现在的导演,黄渤一直都是那个在低调中暗自努力,厚积“渤”发的人,用他一次又一次的人生选择诠释自己电影的精神:“人生处处皆是一出好戏”。


他靠着自己的实力征服了观众,甚至治好了许多人的“颜控癌”,他的粉丝说:他长得真难看,但我们就是喜欢。就这样,黄渤的才华和幽默,还成了国民“坏”叔叔,老少通吃,粉丝无数,还成了“女神收割机”,林志玲、舒淇和徐静蕾都是他的迷妹。



看到黄渤回母校,徐燕老师评价学生的一段有爱视频,我很感动,老师说:“黄渤勤奋,情商高,但最突出的品质是善良,他有大善良。人善良,眼睛看东西的色彩就不一样,就能看到很多别人注意不到的东西。人善良,就能够为别人着想,能够换位思考。”



老师还帮学生解释社会给渤哥的花名——“坏”叔叔,说肯定是加引号的坏,黄渤身上的幽默感,是能够化干戈为玉帛。确实啊,渤哥每一次幽默的背后,其实都不是什么语言上的天分和聪明,而是做人的善意和谦逊。他被称为国民“坏”叔叔,却总是默默的照顾每一个遇到的人,尊敬前辈,关爱后辈,重友情,讲义气。


他看上去很坏,却很暖。他不是你18岁时会爱好的人,却是你会爱好一辈子的人:高级的诙谐,认真的帅气——时光荏苒,真正可以碾压雅观皮囊的,唯有有趣的灵魂。



愿我们都能对所爱事物都能坚持下来,总有一天会破茧成蝶,成就自己人生的一出好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