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玉雕新创举:以苏工技法雕刻石榴石,雕刻了中国元素与文化色彩

 timtxu 2018-06-27

上世纪80年代末,

在我国青海省曾发现一种罕见的石头,

白绿相间,莹秀温润,

颜色苍翠夺目。

乍一看,其明艳的色彩、通透的质地像极了翡翠,

又与和田玉中的青海翠青诸多相似。

然而众所周知,翡翠产自缅甸而非青海,

同时细看之下,

其颜色质地与和田玉青海翠青也颇为不同。

和田玉青海翠青的颜色是葱嫩的阳翠,

像春日里破土而出的鲜活嫩芽。

而这个“神秘石头”的颜色则更为苍翠,

如饱含生机、草木茂盛的洪荒森林,

青翠中透出强劲的生命力,正绿的颜色夺人眼球。

四指冰透

后来经过专家的多方鉴定,

证明其成分为水钙铝榴石,

即珠宝业内公认的“石榴石家族”中的一员。

石榴石既不是翡翠也不属玉石,

而是彩色宝石中的高端宝石。

天然宝石必须具备美丽、稀少、耐久三大特性,

才能跻身宝石界。

石榴石是具有这三种特性的美丽宝石。

其硬度达到高档宝石具有的7.0莫氏硬度,

同时也是欧美国家的一月诞辰石,

英文名为:garnet,是西方传统的宝石。

石榴石有多种颜色,以红、黄、褐、黑居多,

绿色石榴石极为罕见。

纵观整个珠宝玉石界,绿色都是最高贵的颜色,

被众多收藏玩家奉为“上品”。

因此,此石榴石甫一问世,便风靡珠宝界,

并得到国家为其正名:青海翠石榴石。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

青海翠石榴石的产量实在太少,

加之极高的欣赏价值与收藏价值,

很快被抢购一空,

而后又因原料稀缺,

这个宝石界的“绝代佳人”,

只留下了短暂的惊鸿一瞥,便从此销声匿迹。

或许是缘分使然,

在沉寂了30年后的今天,

一次偶然的机会,

杨菊青遇到了曾经昙花一现的青海翠石榴石。

当年只存在于传说中的宝石,

亲眼见后不由自主被她所绽放的美震慑心灵,

同时作为一个拥有多年玉雕经验的苏州雕刻名家,

杨菊青深知这是不可多得的奇珍异宝。

他心里有了一个主意,

他要将传承千年的苏工雕刻技法

与这弥足珍贵的青海翠石榴石相结合,

赋予其最灵动与本真的生命活力。

以苏工技法雕刻石榴石,

这在玉雕界是个创举。

玉雕作为一种精神文化的产物,

每一件作品都独一无二。

一直被制作成切割工艺的戒面和珠子的石榴石,

在精工雕刻下具备了中国元素与文化色彩,

她的意义就与众不同了。

在稀少美艳之外,

更蕴藏了一份无法复制的深层内涵。

选取品质最好、翠色最艳的顶级青海翠原料,

以东方的审美意蕴

和独创的“形、顺、素”雕刻风格,

在杨菊青的妙手之下,青海翠仿佛涅槃重生。

无论是玲珑的饰品,还是精巧的把件,

亦或是端庄矜重的摆件,

无一不闪耀着独特的光芒。

剔透质地,斐然纹理,翠色欲滴。

她们兼具白玉的凝重和翡翠的鲜活,

美得不可方物。

续写三十年的断篇,

昔日“佳人”再现光华,惊艳了岁月。

杨菊青将罕见宝石级“青海翠”

推向了国际彩宝领域,

亦在玉雕世界里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在寥若星辰的绿色宝石里,

青海翠石榴石无疑是最闪亮的一颗新星,

并将在未来大放异彩。

本文内容来源:美玉秀秀用户杨菊青-苏州

我们需要更多优秀的珠宝玉石内容(文字/视频)创作者共同合作,有意者可以私信或到美玉秀秀投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