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不必面面俱到,但求一门深入 学习如同钻井,深入了才能见到水,涉及面太广只会妨碍自己进步。佛家修学讲究“戒定慧”,慧从定中来,定从戒中求,如果心定不下来就无法开智慧,戒的目的就是要专注,贪多嚼不烂。着力点越小越容易深入,好比锥子和棒槌。博采众家之长是“开悟”以后的事情,开始就博采众家之长只会妨碍自己开悟。 2.要重视实操,重视传承,多练习,反复体悟 针灸技术知识通过阅读是无法成为高手的,好比通过阅读足球书刊无法成为一流足球运动员一样。中药方脉也许可以通过阅读获得更多帮助,而针灸必须反复动手练习。历史上除了内经以外,详细的,好的针灸著作很少,有许多绝密技术资料都是传儿子不传女儿的内容,很难阅读到,即使见到,如果没有内行人指点也不一定会明了其中的奥妙和意思,这就是传承的重要性。 3.要重视历代针灸大家共同倡导的内容:“得气”或称“气至” 历代针灸医家苦口婆心地反复强调“得气”或叫“气至”是针灸取效的关键所在,这一点我们就要引起重视,不能草率跳过去,当代针灸同行们发明了许多方法,名目繁多,有几家重视了“得气”这个关键内涵?难道古人几千年的智慧结晶和经验总结都是一文不值的吗?怎么样才能不辜负古人的一片苦心? 4.初学者要重视专家们的共同推荐或强调的内容 初学者很难鉴别真伪,让个小学生去评判音乐家、书法家、画家的作品,能期望得到什么结果?张悟本的绿豆疗法曾经受到了多少“劳动人民”的追捧,结果又如何呢?自己病了绿豆也没治好。这里面不会有太多真正的内行人跟风的,人在激动的时候是听不进专家内行人的建言的。如果多数专家也认可推荐就另当别论。 5.要从全方位来判断针灸疗效 针灸有心里暗示、放松、“泛穴“效应,几乎各种针法一开始都会取得一定疗效,但随着治疗的继续进行,各种方法的差别就显现出来了,四川省针灸学会会长主导的科研项目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否则只看短期疗效的话, 西药的效果是最好的,但是在临床上学生们看老师操作时有多少机会追踪远期疗效? 短期疗效立竿见影,临床演示表演非常轰动,但是长期疗效怎样?是否有治疗的平台期?多久会到达平台期?是否会很快彻底临床治愈而不留尾巴? 大家都喜欢报喜不报忧, 学生们很难全面了解当时所学内容全方位的疗效情况。这都是需要反思的问题。 针灸师的水平高下不是看疾病前面50%的疗效,而是看疾病后面50%是多久治好的,前面看不出,所谓“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开始几步遛不出高低,走得久了就看出来了。 6.针灸技术的传承关键要看有没有客观指标可循 有些针灸师水平很高,可以做出令人惊讶的效果,但是你按照他的方法却做不出哪怕是接近他的效果,因为主观感觉或多年的功夫是无法快速复制的。好比国画大师大笔一挥,几秒钟就是一幅美丽的画卷,你试试看!一个学不会,无法重复的技术对大家帮助有限。有了客观依据就更容易复制老师的疗效。 7.大道至简 好的方法一定不是“沙枪打鸟”,明代医家李狿在《医学入门》中说“针刺率一针为妙,多则三五针,再多可耻”。初学者总怕遗漏什么穴位,所以往往用针很多,到了一定时候就会返璞归真,大道至简,这是一个过程,就像爬楼,自己看一看自己用多少针就知道自己还有几层楼要爬。龙多不治水,取穴多了会相互制约疗效,而且治疗到后半段疗效就上不去了。精气像银行里的存款,前面用光了,后面的事情就办不好了。 8.针灸师的脑子里要时刻考虑两个问题 我们怎么知道自己扎对地方了,扎对地方和扎不对地方有什么区别?我怎么知道我的补泻手法对病人身体确实补泻了,如何得知?只有这两点明确了, 自己的针灸技术才能百尺杆头更进一步, 也才能更好地将自己的心得体会传承给后学者。 9.好的经验来自于自己的悟醒 当然前面的铺垫需要的,是多临床,多实践,反复琢磨,反复总结,有朝一日忽然开窍,一切都变得明明白白清清楚楚。所谓”行有不得, 反求诸己”,学习的过程就是不断积累的过程,最后由量变到质变,就是悟醒的过程,逐渐由小悟到大悟,最后才能将毕生所学,完全变成自己的东西,这就是天人合一,物我合一。如果每天忙于到处听课,疲于奔命,就很难有自悟,听了也忘了,而且互相抵触,有时候自相矛盾,本来清楚的却变得更糊涂了。过犹不及,适当最好。 10.针灸最高境界是天人合一 所有学术的最高境界都是”天人合一”的境界,这是由术及道的转变,在经过多年的学习和临床实践后,必须要有一个重新定位,重新组织,取舍所学内容的一步。这一步是水到渠成,浑然天成的,是追求不来的,越是追求,越是模仿就离它越远。关键是要舍,要放弃许多过去执着的东西,放干净了才能由舍而得,所谓”舍得”。 11. 在针灸医学以外的学科或事物中找灵感 学在不学中,得在舍得中。 常言道: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事固万殊,理无二至。学习到了一定境界就会发现,原来世界上万事万物都是有联系的, 到了这个境界, 随手捻来无不是药, 随针下去无不中的,法无定法,无法可寻, 而无不是妙法,举手投足皆为磐若。行驻坐卧,不离这个,这个就是宇宙的本体,就是道,就是治病的根本大法。 陆飚: 1979年考入甘肃中医学院就读于中医系, 于1986年毕业后留校在针灸教研室跟随郑魁山教授学习针灸, 1986年考入北京中医药大学杨甲三教授的硕士研究生(当年全国针灸专业尚无博士生导师,87年才有第一批博导批准,杨老是其中之一) 1989年毕业后被北京现代中医临床免疫研究所聘为副主任医师,任针灸科主任。 1991年受聘于美国洛杉矶友三中医药大学任临床教学部主任带学生,及任教务长助理,并作为合伙人在美国天人合一诊所上门诊。 1997年与夫人荆小庭一起开创了私人诊所“美国传统中医康复中心”,专心中医针灸临床工作,诊治了许多大牌明星及有名企业家(美国讲究明星效应),每天病人络绎不绝。目前诊所有针灸师四人,按摩师一人,脊柱整形师一人。 在全美各地及澳大利亚做过针灸讲课。现任洛杉矶中医工会针灸特聘专家,北美北京中医药大学校友会董事长,全美中医药大学联合会针灸部主任,全美六所中医药大学客座教授及博士生指导老师,英国英中中医协会顾问。 经过多年潜心钻研,已经初步掌握了传统针灸手法“烧山火”与“透天凉”的操作方法,并发现了一大批可以扎跳的穴位,提出针灸“担法”的治疗理念,对传统针灸手法有所发展,并提高了针灸治疗效果,在各地传授讲述针灸手法过程中受到学生广泛好评。
临床上主要治疗的疾病为:男性不育症、女性不孕症;各种疼痛症;过敏症;各种皮肤病包括牛皮癣及湿疹;中风、帕金森病、间质性膀胱炎、面瘫;免疫缺陷病、顽固性咳嗽,各种神经损伤、外伤等....。 作者:陆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