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雅安记忆】舌尖上的那一碗碗小面

 宁静18ers59kme 2018-06-27


舌尖上的那一碗碗小面


杨秀康


      面条,作为街头最常见的一味小吃,我一直情有独钟。吃过拉面、燃面、奶汤面、杂酱面等等各种做法不一,口感不同的面食,感觉各有千秋。最爱还是雨城的那一碗碗面条小食。那种舌尖上的诱惑和味蕾刺激,总让我词不达意,不能很好表达,如小伙子初恋的羞涩木讷感觉。


      说到小城面食,我印象最深的是“欣欣小吃”这家老店了。在这家面食小店进出次数最多,吃得时间最久。89年高中时代,在厌倦食堂的白面馒头时,这老店在羌江南路老邮电局对面的某间老木板瓦屋就悄悄开张。狭窄门面,几张铁架子小方桌,几把竹靠椅,就开始最初的营业。小屋桌椅往往是摆不下的,常要借道,摆在街沿梧桐树下。清晨,羌江南路最繁华的街景,即是这小吃店。这家面馆的面条品种多,有烧牛肉、烧猪肉、炖鸡块、三鲜、酸菜等好几种臊子。那一锅锅臊子,用大铝锅满盛着,在蜂窝煤炉子上,围着灶台一溜烟排着,微微冒出热气,煞是诱人。肉香飘荡在面馆周围,历久不散。“欣欣小吃”每一种面,我都品尝过。每一种都给我难以磨灭记忆,香得醉人、辣得爽净、酸得够味。如今只要回去,一般都会再去悄悄吃上一碗,只为满足当初的味蕾刺激。


      那时,掌厨的是位已两鬓白发的矮矮的圆脸阿姨,每样面臊子,听说都是她亲自炒作烧制。配料搭配、烧制时间、火候高低、拿捏得很好,这不知牺牲了多少瞌睡,才换来第二天清早一碗碗可口的面食啊。不由得想起小时候,辛劳的母亲,不正是这样半夜起来操心我们的伙食么?只有一位服务员,则是她家非常漂亮的雅女媳妇兼任。她腿勤嘴勤,招呼应酬,干脆利索。周到招呼每一个客人。我在“欣欣小吃”吃得最多的是牛肉面。微辣,红亮的面汤,非常实在的拇指般大块牛肉,烧得酥透,堆在面碗里,让人不忍下口,却又恨不得马上颤悠悠夹起一块,送进贪婪的嘴里。轻轻一咬一呡,烧得很酥软的牛肉,顿时将肉味充满整个口腔。轻轻下咽,喉咙处微微颤抖,满满的肉滋味回味,在齿间,嘴唇,久久不散。以致很多年后,我都还能回味起那滋味来。那时,我们同学之间常为作业的正解错解打赌,输者就是请赢家吃上一碗一元五的“欣欣小吃”的牛肉面,我们输家赢家都约起一起去,大呼小叫,激动兴奋不已。赢者当然是一碗让人垂涎欲滴的牛肉面,输家就忍痛,吃上一碗五角或八角钱的素汤面了。回到教室,还要炫耀一番:看,我们今天又去吃“欣欣小吃”的面啦。这样的情形,老师一般并不干涉我们。于是,打赌吃一碗“欣欣小吃”的故事一再上演。

      在小城,还有一味面食,不得不提的“挞挞面” ,这可谓小城美食一绝。这是现场制作面条的一种绝味面食。

      当晨曦刚从周公山露出一丝微光时,老东门水巷子那一带层层青瓦屋,最先泛起炊烟的,定是那家“水巷子挞挞面”了。随着木板门面,一块块“哗—哗—哐—哐”的被抽离,那一盆盆早炒制烧好的面臊子,如牛肉、猪肉、炖鸡块、干笋、干香菇等,已经迫不及待将香味填满老街来。早起的人们,走到水巷子那里,都会情不自禁深呼吸一口:“真香啊!”。有的就迈入还是木板做地板的老屋,随意叫上一碗三鲜或牛肉或大肉挞挞面,只稍等片刻,热腾腾的一碗面条,就搁在黑漆木桌上,面臊子总是堆得冒尖,在碗面妖娆地释放魅力。桌面上玻璃瓶中的跳水泡菜,酱油或醋,任由食客自取,或根据各自口味自己再作微调,于是一阵吃面时独有的“吸溜”声清脆响起。在一拨食客惬意掏出手绢擦拭油嘴后,得意踏向老街,肆意将满足扔在晨曦的大街后。又一拨食客,开始三三两两迈进这家面馆来。

      那时,我在水巷子另一头一个厂里工作,对这逼仄巷子,异常熟悉亲近。三合土,个别地段还是石板铺就的街面,我常走过。巷子尽头就是“水巷子挞挞面”,随意叫上一碗牛肉或三鲜挞挞面。静静地享受这小城的独一美味。我记得掌厨捞面的是位右眼眉处有刀疤的待业帅哥。个子修长,发长及耳,瓜子脸,双眼总是忧郁的神色。他负责和面、挼面、拉面,动作麻利,快将面条在案板上“啪啪啪”拍拍,然后双手手指叉住面皮,拉扯成条形,往案板上甩去,摔打得“哒哒哒”,迪斯科音乐,又像是西班牙斗牛士音乐。很有节奏,仿佛他是某场音乐会指挥大师。双手托面一边摔打,一边向两边拉扯,越扯越长,越扯越细,面疙瘩在他手里一阵哒哒声后,神奇变作粗细宽窄均匀的适宜面条,菜刀唰唰唰裁断,右手潇洒抓起面条,旋进滚烫开水的大锅里,长竹筷左右来回几旋。接着按客人的要求而勾调面汤。几分钟后,一碗现场拉扯出的可口挞挞面就成为客人面前的美味。

      我觉得这面,还可以叫作“哒哒面”吧?制作时案板上发出的悦耳声响,分明是主人喜悦的心情在指尖跳舞,在客人眼里如曲曲华尔兹。吃上一碗挞挞面,不但口感味蕾得到满足,还可以视觉听觉欣赏师傅如醉如痴的表演。有兰州拉面的痕迹,但是味道和做法,却又有差异。大铁锅热气弥漫隐约处,飞舞的面条如游龙,移动的身影如飞燕环瘦,哒哒声传来,是马蹄声在草原在大漠传到小城么?条条缕缕面条在师傅手里传递着匠人般的温情。是否比某些古镇开发的“一根面”滑稽表演更有味道,见仁见智,小城挞挞面做法,似乎要有味得多。

      遗憾的是这水巷子挞挞面,后来几乎在小城销声匿迹。据说在西大街还苦苦支撑着。倒是在小北街,大约在2000年后,新开了一家荥经人经营的“兰师傅挞挞面”。客观讲,荥经挞挞面,也是一绝。小北街的“兰师傅挞挞面”名声尤盛,外地人多慕名而去。我认为一定要品品他家的三鲜挞挞面,能吃出最纯真的本色本味。轻轻咬断筷子宽,米粒厚的面条,慢慢用舌头感知出大麦面粉在青衣江江水滋润后的劲道。在舌尖微微揽卷,在口腔轻轻回旋,寻找识别出师傅的制作手艺水平。在唇齿和舌尖间,刺激味蕾探秘感,缓缓下咽。然后将那碗面汤完全喝尽下肚,你才能尽兴,不枉在小城走一遭,有吃挞挞面的妙不可言经历。这是可与“水巷子挞挞面”相媲美的一家了。小城中,挞挞面名气很大,店家也有好几家,享誉周边地市。以致要成为小城小食的一个代言人。

      可以讲,小城街头最容易找得的早餐美食,那不是油条稀饭,而是这碗面条。一早走在宁静的大街,整个小城的天空,都弥漫着一股面臊子的香,我曾被这种味道深深陶醉过。那时小城的满街梧桐树还在,沿江榕树尚未成行成林,于是,你会不经意间在梧桐树下遇有熟人在那里吃面食。于是大家争着请客,抢着付费。店员吆喝着“牛肉面,微辣,海椒少放点;三鲜面、炖鸡面,面要捞嫩些;菜叶子,豌豆尖多放哈......”,在微微打着满足的饱嗝或得意地踱着方步,那些吃面食的人们,又像潮水一般散在大街小巷,机关院落里。第二天,往往又是这一碗碗小面,继续讲述着每个清晨的故事。

      小城面食,向来只卖早餐一顿。那时过午,小店就关门打烊,早早准备第二天的食材。

      小城的美味面食,就这么年复一年,伴随着小城人们,幸福安逸惬意迎接每一个朝阳的升起。于我,却时常在梦境里玩味曾经的初恋味道。每每折磨得让人欲说还羞,欲罢不能,总想再去品味一次。

      那日回去,专程邀约某同学,一起专门去再吃那碗小面。在“欣欣小吃”,我照例点牛肉,他还是炖鸡面。虽然当年的阿姨和她的媳妇,不在现场。我们异口同声说,服务没变,滋味没变,分量依然充足。我们来自不同的地方,在这个小城结识,却有着共同的嗨吃小面经历。在他细细品完那满满当的一碗面后,感叹道:走了许多地方,吃过许多小面,感觉还是小城面食,可以负责任地说,在川内,还没有哪里的面食水平可以赶超小城的。这没有地域观念偏见,纯属从味蕾舌尖感受总结出来的。小城面食,在面粉选料、加工制作、汤水品质、臊子炒制,都独具一格。不偷工减料,掺杂使假,每一碗面,总是精工细作后,才端上桌来,让人品尝,有回味,有想念,意犹未尽。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碗小面,成就我割舍不断的曼妙回忆。没有哪个小城人,如此喜爱面食,将面食做成一碗碗美味。无论是当地人,还是外地人,都不舍这舌尖的诱惑。兰州是“一碗面,一本书,一座桥”名重天下,而雨城,除了世人熟知的“三雅”,我觉得舌尖上的把味,这碗面条,是当仁不让的形象代言大使。

      这是热爱生活,懂得生活品质的人们,才会将一碗碗平常小面,演绎如此精致传奇。并一直延续着生活的品质。


作者简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