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学习教学策略
2018-06-27 | 阅:  转:  |  分享 
  
学习教学策略,做高效教师------教学策略,高效课堂的关键读书心得闲暇时,我们许多老师在探讨教学时,都会发出这样的感叹。"现在的学生一届比
一届难教了","讲了一遍又一遍,到头来还是错"……原来我认为这是我们教育的悲哀,现在拜读了这本《高效课堂的有效策略》以后,我认为这
是我自己不会高效教学的悲哀。反思自己的课堂,真的是毫无高效之迹,我所做的也就是一名"讲"师而已。课堂上,我只顾声嘶力竭的去讲,生怕
哪个重点遗漏,而学生的学习效果却不如人意。我想,要想问课堂要高效的成绩,要想做学生真正的引导者,就要改变教师教的方式和学生学的方式
,敢于放手,舍得放手,科学放手,更好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应当从教师的教学行为的转变出发,优化课堂教学策略。在这本书,第三个专题中
,主要向我们介绍了十种教学策略。即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先学后教教学策略,情境陶冶教学策略,示范模仿教学策略,基于互联网的探究式学习
策略,支架式学习策略,抛锚式学习策略,随机进入教学策略,启发式教学策略,探究式教学策略。在我们小学阶段,应用最多的就是情境陶冶教学
策略,也称暗示教学策略,主要是通过创设某种与现实生活类似的情境,让学生在思想高度集中但精神完全放松的情况下进行学习,在学习中通过与
他人的充分交流与合作,提高学生的合作精神和自主能力,达到陶冶个性和培养人格的目的。例如,《桂林山水》这一课,教师首先用视频展现桂林
如诗如画的美景,激发了学生对桂林山水的热爱,接着让学生找出描写桂林山水特点的句子。结合看到的视频,说说对桂林山或水某一特点的感受,
以此引导学生主动体会,形成读的见解,并通过读表现出来,接着在品读、评读、诵读、挑战读、引读、配乐读等中相互吸引,相互碰撞,相互触发
,使每一个学生想读,能读,爱读,读出美,读出情趣,读出感情。在学生对朗读的评价中,教师顺其自然的引导学生确定重点词语,进行品析和体
会,或结合语境理解,或积极启发想象,或对照,图像认知,在读中感悟意思,感悟促进朗读,同时,朗读吸引了学生主动融入阅读情境,感受语言
的神奇,内容丰富多彩,内涵的意味深长,感受美,体验没得到爱的抚慰,情的熏陶。情境陶冶教学模式是从学生是一个完整的个体,学习是两种意
识交互作用的协调过程这一视角出发,充分激发学生个人的潜能,力求在教学过程中,把各种无意识活动组织起来,积极情感的调动起来,服务于意
识和理智的活动,使学生在一个心情舒畅,轻松愉快的环境中以一种最佳的学习心态,掌握知识,享受学习。总之,高效的课堂需要教师自身做起,
转变思维转变方式,优化教学策略,用心经营课堂,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争取还学生一个高效课堂的同时,做一名高效的教师。
献花(0)
+1
(本文系施艳平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