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前几年玉石收藏界的“新贵”一路看涨,到现在的国民热情消退乃至有价无市,南红玛瑙的市场反应也恰恰体现了中国珠宝行业转型升级的缩影。 或许你知道南红有保山料、凉山料之别,那你是否知道还有盐源料、南非料的存在? 或许你知道南红有柿子红、樱桃红之差,那你是否知道还有玫瑰红、朱砂红的区别?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南红玛瑙的前世今生! 前世渊源 南红的历史渊源 南红玛瑙,名字本身已经是个谜题,没有人确切的知道南红这个称呼起源于何时,只知道这个名称的出现至多也就十余年,古时人们将其称为“赤珠”或“赤琼”。而南红玛瑙的应用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明朝著名的地理学家徐霞客也在《徐霞客游记》有所记载,而考古方面的发现比比皆是,如云南博物馆藏有古滇国时期的出土南红饰品、北京故宫博物院馆藏的清代南红玛瑙凤首杯等。 徐霞客 “上多危崖,藤树倒罨,凿崖迸石,则玛瑙嵌其中焉。其色月白有红,皆不甚大,仅如拳,此其蔓也。随之深入,间得结瓜之处,大如升,圆如球,中悬为宕,而不粘于石,宕中有水养之,其晶莹紧致,异于常蔓,此玛瑙之上品,不可猝遇,其常积而市于人者,皆凿蔓所得也。” 南红的矿物属性及开采环境 南红玛瑙是一种特殊的玛瑙,属于火成岩,开采自沉积岩当中。它的矿物成分是SiO₂,一般为半透明到不透明,摩氏硬度6.5至7,比重2.55至2.91,折射率在1.535至1.539,之所以特殊是因为它有很好的韧性,可雕琢。 矿区环境及原石 现在于四川凉山开采出的原石大都在地下2—7米,大小一般和成年人的拳头相近,形似土豆,行内称“南红蛋蛋”,通常由人力就能挖到,当地政府尚未允许使用大型挖掘机开采。 南红的地位 南红(赤珠)与金、银、琉璃、珊瑚、琥珀、砗磲并称佛家七宝。 明清时期的南红老矿坑在云南的保山(老永昌府),属于皇家御用,出产的南红原石必须上交于皇室,不得私藏。 既然南红的历史悠久,又备受推崇, 为何我们现在很少见到流传下来的 南红雕件、摆件等制品? 原因有二 一、 徐霞客:“皆不甚大,仅如拳。” 二、 自清朝起,对雕刻工艺、玉石材料的选择标准越来越严格,但是不论是当时的南红老矿坑或是现在的新矿坑,保山南红都有一个致命的弱点——多裂,裂多意味着难成大器,所以雕刻家们把眼光放到了其余种类的石头上,很少有人继续雕琢南红,甚至坊间一度传言说保山南红已经绝矿。 古代南红作品裂隙可见 古代精品欣赏 (清)南红玛瑙花插 (清中期) 铺首耳扁瓶 (清乾隆 )南红花插 ![]() (民) 岁寒三友摆件 缘聚今生 南红为何能脱颖而出 南红收藏其实在2009年之前一直并未大众所知。2009年,三位年轻“先驱”的“冒险之旅”使南红有了新的转机。赵靖玥、刘仲龙及蔡红一齐踏上了寻找新矿地的旅途并在两个月后在四川凉山地区成功采集了新一批南红原石。至此,他们延续了中断许久的南红收藏,也带动了国内第一批“南红热”。 ![]() 而接下来的南红市场上涨一发不可收拾,短短5年,南红由小众玉石成功”逆袭“,成为收藏新贵。究其原因,一方面源于中国藏家深入心中的审美传统。“红代表喜庆与吉祥,是贯穿中国千年文化的主色。”而另一方面也得益于09—13年的经济大环境的良性发展,收藏市场的火热。 南红的产地与种类 ![]() 南红玛瑙的产地极少,现目前发现的主要有云南的保山和四川的凉山等地,早期在甘肃的迭部和金沙江流域也有发现,但由于产量极少或尚未被大众所接受。 云南保山 ![]() ![]() 保山南红 保山是较早的一个产区,开掘历史悠久,到清代乾隆期基本已经很少开采,现在开掘的是保山的新矿坑,如杨柳乡、东山等矿区。 保山料块度较大,但多裂,料酥松,剥皮后质地细润,呈微透明状,胶质感强,偶有上等南红的质量,但由于多裂所以利用率相对较低。 四川凉山 ![]() ![]() 凉山南红 凉山南红玛瑙,其色泽鲜艳丰富,锦红、柿子红、玫瑰红、樱桃红等都包含在凉山南红的颜色之中,,质地细腻,玉质感强,且原石比较完整,易于雕琢成器。可以说是凉山南红玛瑙的发现引起了坊间对南红的关注和认可,成就了南红在中国的火热,同时也一举解决了中国对红色玉石的需求。 凉山南红的分类:九口、瓦西、联合 ![]() 九口料 皮厚、颜色均一 ![]() 瓦西料 皮薄、多含玫瑰红 ![]() 联合料 樱桃红,通透,胶质感较强 与保山料很像 甘南红 ![]() 甘南红原料 甘南红产自于甘肃迭部,由于产量及其稀少,历史上一直作为南红的一个偏类而存在。但是这个区域出产的南红色彩纯正,颜色偏鲜亮,色域较窄,通常都在橘红色至大红色之间,又具有很好的厚重感和浑厚感,一般来说认为甘南红是南红当中质量最好的。常见于南红的老珠子当中。 其他产地 此外,尼泊尔,青海南部以及以宜昌为代表的金沙江-长江流域也产南红。因为影响不大,不再赘述(需要说明的是,分再多的类都不能说明一块南红好还是不好,具体的价值应该根据具体的料子来判定)。 类似玛瑙产地 盐源玛瑙 ![]() 盐源料作品 盐源地处蜀山西南,位于两大南红玛瑙产地凉山与保山之间。盐源玛瑙,色彩丰富品种多样,有黄色、绿色、红色、黑色、粉色、翠绿、蓝色、紫色。其质地坚硬细腻,雕刻不易崩口,韧性好,胶质感强,自然油润,很适合做雕件,再加之颜色丰富,变化万千,受到各地雕刻师和玉石爱好者的关注和喜爱。 非洲红玛瑙 ![]() 非洲红玛瑙原料 非洲红玛瑙近两年开始进入中国,长期作为冰飘南红混迹于各大南红的产地,非洲红玛瑙的特点是水性足,玉质性差,颜色偏粉红或橙红,常以红白料的形式出现,其中白色部分呈雾状,多发灰发黑。非料尚未被业界认可,但由于价格较低,已被作为南红的替代品被商家所推崇。 鉴定特征:完整、水透、冻包心 ![]() 非洲红玛瑙与凉山南红冰飘对比 左为非洲红玛瑙 右为凉山冰飘南红 南红的鉴赏与鉴别 ![]() 左白玉右南红 南红玛瑙作为一种“玉石”,它的鉴赏方式与白玉有着共通之处,主要从质地、颜色、体量、雕刻工艺等方面来评价,品质上乘的南红玛瑙可以用八个字来形容:“质厚温润,体如凝脂”,指其质地细密,有着玉的厚重和胶质感,而一件顶级的南红玛瑙除了在色、质和工上有所讲究,还应没有常见的瑕疵,如:线纹、矿点、裂隙和水晶。 颜色 颜色是鉴赏南红玛瑙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柿子红 ![]() 柿子红作品 南红中,柿子红最为珍贵,这种颜色即像柿子一样的红色,整体有红、糯、细、润、匀等特点,打灯后呈整体匀称的微透,显得端庄大气。 另外坊间有锦红一说,由于概念模糊,所以将其归为柿子红一类,指颜色非常正的正红,颜色浓郁。 玫瑰红 ![]() 玫瑰红作品 玫瑰红的南红料颜色相对锦红偏紫,整体为紫红色,色如绽放的玫瑰,故由此而得名。历史上玫瑰红的南红料极为罕见,但是近来在凉山南红矿中有时有出现,成为南红中新的珍品,玫瑰红通常与柿子红同时出现,单独的玫瑰红较少。 樱桃红 ![]() 樱桃红作品 樱桃红主要产自于西昌联合乡,顾名思义,其颜色与成熟的樱桃很像,色泽明快,润度高,水头足,打灯看内部没有玛瑙纹,是制作戒面的最佳选择。 朱砂红 ![]() 朱砂红桶珠 朱砂红的南红料红色聚集部分可以看见由朱砂点聚集而成,也有的呈现出近似火焰的纹理。有的朱砂红南红的火焰纹甚是妖娆,有一种独特的美感。 红白料(缠丝料) ![]() 红白料作品 红白料是一种红色与白色相伴生的南红材料,常见的主要是红白缠丝料。其中红白分明者罕见,为其上品,红白料通过巧妙的设计构思和精心的雕琢,往往有意想不到的艺术效果。 其他颜色 此外,南红还有缟红料、黑红料、纯白料等。 南红的几种瑕疵 ![]() 水线 矿点 裂隙 水晶 南红的优化处理 注胶 ![]() 365nm紫光下的注胶南红 由于南红玛瑙多裂,特别是保山南红,所以从河南兴起的南红注胶手段,可以将一种来自于德国的无色胶注入南红裂隙,凭借肉眼几乎无法识别,只能靠在紫外光下观察。 烧色 ![]() 上为天然南红 下为烧色南红 现在有一种烧色玛瑙可以做的很像南红,鉴别方式主要是通过10倍放大镜下观察火劫纹,如下图: ![]() 10倍放大镜下的火劫纹 南红的仿制品 红碧石 ![]() 红碧石又称乌石,是一种与南红玛瑙伴生的一种矿石,没有开口的原石,与南红玛瑙的原石几乎没有区别,有的甚至更好看一些。原石剥皮后,用肉眼看,红碧石(乌石)发干,光泽度差,没有脂感,断面颗粒感强,打光后,红碧石几乎是不透光的,而满肉南红可透光约2mm。 东红玛瑙 ![]() 指利用一些没有价值的其它种类的浅色玛瑙料,经过化学加工而成的。从感官 上来说,烧色玛瑙和南红玛瑙是有明显区别的,烧色玛瑙颜色虽红但很呆板,不具备润度和脂感,看上去给人一种比较脆的感觉。最重要的鉴别方式是南红玛瑙的线纹是锋利的拐角,而东红玛瑙是柔和的曲线。 南红玛瑙的保养及佩戴 南红玛瑙韧性十足,所以保养非常简单,只需要在佩戴和收藏时注意几个的方面: 1.南红玛瑙硬度较大,注意不要与硬物发生碰撞 2.与其他饰物一起佩戴时,尽量避免彼此之间发生磨蹭,产生刮痕 3.避免与强腐蚀性的物品接触 南红玛瑙要经常佩戴、把玩,这样其润度和光泽度会越来越好,越来越漂亮,如果长期放着不动,其润度和光泽度就会下降,影响美感。 如果仅是用于收藏,可以用浓度较低的婴儿油或浸在水里进行擦拭以避免其变干而影响价值和美感。 当代精品鉴赏 ![]() 天工奖金奖——《梦蝶》 ![]() 天工奖金奖——《香远》 ![]() 天工奖银奖——《独占鳌头》 ![]() 优秀作品奖—《猴头》 ![]() 侯晓峰作品《抱佛》 ![]() 李栋作品《双娇》 ![]() 范同生作品《龙玺》 ![]() 柴艺扬作品《茶香》 南红玛瑙市场下一步的方向将走向何处, 我们拭目以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