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判断一个君王是明君是昏君,看这几条就够了

 海纳百川wwzs 2018-06-27

  写完了《楚国是怎么衰落的 ---- 写在端午节纪念屈原之时》,总感觉这个话题意犹未尽。那就是:楚怀王继位的前几年干得还不错,楚国处于建国后八百年的最鼎盛时期,怎么只用了四十年,就连战连败,从最鼎盛的高度狂跌下来,沦落到国都被夺的惨境呢?

  粗略画个图,楚国的国势如下所示。


  如果说在春秋末年的吴王阖闾时期,是因为吴国有两个超能的高人孙武、伍子胥,并且伍子胥满怀冲天仇恨、导致楚国灭国的话,那么在第二个楚怀王时期,秦国又有什么高人呢?秦国当然有能人,但他们的能力和对楚国的仇恨,能和伍子胥、孙武相比吗?显然根本不能。所以,第二次楚国衰败,主要原因就是楚怀王的问题。首先是制度落后,其次是君主不行。

  可以这么说,如果不是楚怀王,楚国未来虽然仍然会败给秦国,但不应该败得如此之速、如此之惨。

  主要原因,在于怀王是个昏君。

  风云野熟读历史,发现判断一个君王是明君还是昏君,注意以下几条就够了。根据这几条,再根据所有的公开信息,普通人都能判断一个君王是明是昏、是好是坏,非常简单。

  一、是否好大喜功、铺张浪费。

  明君一般都很节约。虽然也有个别明君或强主,也比较好大喜功,但是大多数明君不是这样。不过,昏君大多都是好大喜功、铺张浪费的。

  最有名的例子是隋炀帝。当隋朝国势鼎盛的时候,炀帝为了显示“上国”的仁慈,对纷纷前来归附的国家君主或部落首领们举行了多场豪华宴会,以示恩宠。大业六年正月十五,隋炀帝在东都洛阳举行盛大庆典,邀请随他西巡入京的诸国使节、商人参加。按照隋炀帝的要求,东都皇城外的定鼎门大街被开辟成露天大戏场,五万名乐工在这里通宵达旦表演各种节目,持续了半个月。东都的市场被整饬一新,供各国商人参观。

  为了体现大隋的强盛和好客,他要求每一个店铺都重新进行装修,连卖菜的小商贩都要在店铺里铺上地毯。炀帝还命令用丝绸将路旁的树木缠起来,使整座城市显得绚丽多彩。

  但是西域的客商们看了是个什么态度呢?他们一路走来,见得世面太多,区区几十里皇城范围的宏伟奢靡,并不能遮蔽他们的眼睛。

  他们问陪同的隋朝官员:“你们这里有人连衣服都穿不上,树上包上丝绸只是好看而已,还不如将这些丝绸拿下来给他们做衣服呢?”

  随行的官员哑口无言。既不能说皇帝昏庸,也无法反驳,只能哑口无言了。

  至于屈原时代的楚怀王,由于历史久远,记载不全。但我估计他同样好大喜功,喜欢铺张浪费。因为:

  1、他很喜欢美女,这方面超出了一般君主。

  只要是男人,都喜欢美女,何况当年的怀王正当盛年?只是他喜欢美女的程度,还是要超过一般君主。而过于喜欢美女,在得势时一般都比较骄奢。

  2、在其他四国的拥立下当了“纵约长”,带头抗秦。喜欢出风头的人,一般都喜欢宏大的场面。反之也一样。

  3、屈原的《九歌》就是为五国会盟而写。《九歌》辞藻华丽,场面宏大,为祭祀而写。根据后世专家的研究,《九歌》在五国会盟上演唱歌舞,充分体现了楚国的文化和国力,年轻的屈原也因此成名。因此,当时的场面一定极为宏大。

  二、是否总能说出貌似特别关怀百姓的治国妙论,但言行基本脱节。

  这方面,隋炀帝还是典范。

  公元604年,杨广成为大隋第二任皇帝之后发表了即位诏书。为了体现才华,他亲自起草诏书。事后证明,这是历史上一篇罕见的政论文,在短短几千字之内说明了帝国的政体、施政纲领等重大问题,也留下了诸多名言警句。

  例如,设置了“皇帝”这个位子,不是天下侍奉皇帝一人,而是皇帝要为人民做主和办事(每以子民为念,非天下以奉一人,乃一人以主天下)。如果天下治理不好,首先是皇帝的责任(万方有罪,责在朕躬)。显然,杨广认为皇帝一定要勇于承担责任。而且,皇帝在清醒和睡觉时候都要不断反思自己,治理国家时要始终充满忧虑感,对手里的权力一定要高度警惕,不可乱用(所以寤寐增叹,而夕惕载怀者也)。

  因此,唐太宗看了《隋炀帝集》后说:“朕看《隋炀帝集》,文辞奥妙广博。从文章推断,他应该是尧舜这样的圣明之君,而不是夏桀、商纣这样的昏君。但是他做的事怎么都是反着来啊!”

  魏征的回答是:“皇帝虽然是圣哲,但仍然应该谦虚恭谨,听取别人意见。这样,智者就会献出谋略,勇者就会竭尽全力。炀帝自持是天纵之才,骄傲无比,刚愎自用,所以嘴里说着尧舜的话,做的却是桀纣的事,始终没有自知之明,所以就败亡了。”

  魏征说的还是大道理。作为普通百姓,也很容易观察。一个君主在继承大统之后,普通老百姓的日子是更好还是更坏,情绪是更舒缓还是更焦虑?贫富差距是更小还是更大?对待陌生人是首先假设他是好人还是坏人?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的矛盾是否更激烈?身为普通老百姓,这些都能亲身感受到,所以自然知道皇上的说法和做法是否一致,是否脱节。

  三、能干、清廉的大臣是否得到重用。

  这很容易看出来,因为各地的封疆大吏对老百姓怎么样,政绩怎么样,当地的老百姓们很清楚。如果“好”官员获得升迁,“坏”官员得到惩罚,老百姓就会认为君主英明。

  如果在老百姓眼里,口碑不错的能臣们都被贬,都赋闲退休在家,那么朝堂之上是否还有比它们更能干的大臣呢?如果观察一段发现没有,就说明现在的朝堂之上是劣币淘汰良币,逢迎拍马的贪官污吏越来越多,剩下的都是明哲保身的庸员。而敢于给皇帝提意见、敢于任事的能员,已经越来越少了。

  根据大臣们的总体能力来判断皇帝是个什么样的君主,并不困难。看看皇帝最宠信的四五个大臣的能力和正直程度,一切都一目了然了。

  举个例子。慈禧太后在年轻时还是可以重用能员、听得进不同意见的,这导致了“同治中兴”。但随着左宗棠、阎敬铭、丁宝桢等老一辈正直、能干官员的退休和去世,慈禧太后的权势越发隆盛,官员们都知道她越来越不喜欢听不同意见,于是大家日益变得八面玲珑。朝廷之上,只剩下李鸿章这种还算能干、但私心很重、也能八面玲珑的人在支撑,可惜还是少数,此时清朝的国势焉能不衰败?甲午战争之前貌似中日旗鼓相当,但一打便一败涂地,也就不奇怪了。

  在明君身边,总是不乏正直、清廉的能臣。或者也有一些不正直、不清廉的能臣,但他们必须能干,能帮助国君解决实际问题,而且还要解决得好。这种少数不那么正直的臣子,在明君手下也会存在的。但是在整体清正的大环境中,不正直的能臣没有多少作恶的能量,所以国泰民安,国势蒸蒸日上。

  但在昏君身边,正直的能臣无法生存,剩下的都是趋炎附势、善于察言观色的小人或庸人。他们中间当然也有能臣,但由于心术不正和整体环境的恶劣,他们把自己的能力用于干坏事,导致局势每况愈下。整个朝廷的精神,已经堕落到了极点。

  当然,历史是复杂的,像隋炀帝后期、宋徽宗、汉灵帝这种几乎绝对的昏君,毕竟很少;像唐太宗、汉高祖那样的明君,也很少。大多数君主介于他们之间。所以朝堂之上,好官坏官都有,升迁和贬谪也眼花缭乱,让人很难判断君主的能力。

  四、是否敢于认错,敢于承担责任。

  明君反而会经常承认错误,而昏君,基本不认错。

  皇帝在朝堂上认错,老百姓一般不会知道。但如果发生了跌宕起伏的大事,酿成大错,皇帝发“罪己诏”,此时天下都会知道。我这里说的,是皇帝向天下人认错。

  皇帝有错是很正常的事。因为治理国家那么多事情,即使圣明如尧舜,如各朝代能力超强的开国之君,又怎么可能件件都对呢?那个层次的人,一旦犯错,对于天下人来说,可能就是大错。犯了大错怎么办?真正的明君会主动承担责任,承认错误,而昏君反而会把责任推给下属,不认错。

  看看发了几次“罪己诏”的崇祯皇帝,他虽然有认错的勇气,但明朝还是亡了。励精图治的崇祯能力不足,他在位的时候国家早已风雨飘摇。但是身处国力鼎盛时期的君主,如楚怀王、隋炀帝、唐玄宗、宋徽宗们,能把强盛的国家突然搞到衰落乃至亡国,都是不可原谅的。

  这些君主后期都有个特点,就是不认错。

  具备上述四个特点的君主,为什么在盛世时会把国家搞得大幅衰败甚至亡国呢?因为这会导致以下后果。

  一、为了面子和虚荣,把民脂民膏让外国人免费享用,而本国老百姓得不到好处,老百姓就会逐渐、越发不满。

  如果本国老百姓的日子好过,国富民强;或者偶尔搞一把大规模款待外国使者和客商的行为,也无所谓。但如果经常这么搞,而且国内大量老百姓的日子还很差,国内贫富也在差距增大,那么,老百姓每次看到皇上又在拿民脂民膏款待外国人,给外国援助,心理就会越来越不舒服。长此以往,即使不出什么大乱子,但君主在民众中的威望会逐渐降低。

  尤其是,君主一方面还能说很多关怀百姓的话,另一方面又言行脱节,老百姓的心里就更不舒服了。君主的威望,就会日益降低。

  威望降低还是一方面。另一方面,这种虚浮的作风也会导致世风日下。因为君主说一套做一套,并且实际上看低本国人,看高外国人,这给国人们起了很不好的表率。长此以往,民风和官场风气,都会变坏。

  二、正直能干的大臣被淘汰,君主身边围满了奸诈自私的小人。

  这是因为:不愿意做自我批评的君主一定很爱面子,他们不仅不能容忍下属提出不同意见(好像冒犯了自己),而且只要出现问题,就会把责任推到下属身上。

  这会导致:

  1、看到正直能干的大臣给自己提意见,就会越发厌恶。

  2、从而,君主会尽量找理由,把这种大臣贬谪甚至杀头。

  3、看到这种情况,明哲保身的能干官员更不敢提建议,而没有底线、善于逢迎的小人,就会投君主所好,逐渐上位。

  4、君主身边越来越缺乏提意见的正人君子,而越来越充斥着拍马屁的小人。

  5、时间一久,君主耳边全是阿谀奉承,报喜不报忧,君主就会越发自负,认为自己能力超群。

  6、从而,君主会越发重用那些看起来“顺眼”的人。其实这些人都是小人,顶多还有几个虽然有能力、但善于明哲保身、稍微有良心的大臣。可惜这些大臣已经不敢提意见,只是明哲保身、享受荣华富贵而已。

  7、由于君主和身边大臣们的意见往往一致,所以做的决策越来越脱离实际,而君主却浑然不知,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8、由于政策越来越脱离实际,在下面执行时必然会遇到越来越大的挫折。但是,自信心越发爆棚的君主,认为这是下面的人办事不力。是“群众和下级官员太差”,对不起自己的超凡能力。

  9、于是,整个官僚集团越发充斥着报喜不报忧、得过且过的官员,能捞就捞。整个官僚集团是在逆淘汰,这个集团的道德水平在不断下降,日益腐化堕落。

  10、老百姓在不断受伤害,但他们毫无办法。个人的力量无法对抗社会,老百姓能做的,就是适应这个社会,并且用类似的手段爬上去。

  11、几十年内,整个社会的道德,会沦丧到令人发指的地步。

  12、但是只要不出大事,整个社会,看起来仍然歌舞升平。官场上的主要声音,都是颂扬伟大的君主。

  三、整个管理集团的能力越发低下,和世风形成恶性循环。

  这已经包含在第二条的推理中了。但由于这个现象很重要,所以单独提炼出来。

  四、一旦发生战争,就会兵败如山倒。

  这是因为:官场的逆淘汰也让将领们的能力日益低下,士兵没有士气。大家都不是傻子,只要没有大乱,谁都必须适应这个肮脏的社会。好人痛心疾首,坏人会没有底线地想往上爬,一般人混吃等死。这样的军队,哪怕过去很强大,但面对强敌,要真刀真枪地干了,不会有多少人为统治者卖命的。因此,此时的军队不可能有顽强的战斗精神,遇到强敌,就会兵败如山倒。

  楚怀王就是个明显的例子。他上台十几年后,喜欢用他喜欢的人,骄奢淫逸,好大喜功。他重用屈原,并不是因为他觉得屈原的建议是正确的,而首先是因为他喜欢屈原这个人。一旦他不喜欢屈原了,立刻就贬谪,而且也再不看重屈原的建议。除非在秦国的强大外力下栽了跟头,才会重新认识到屈原的正确。

  所以,楚怀王完全是根据个人好恶来用人,他怎么可能虚心接受建议呢?时间一久,怀王身边就围满了小人,导致世风日下。因此,在楚怀王刚上台几年后,过去的正直风气总体还在,楚军还能大破魏军,延续过去几十年的辉煌;但是又过了十几年,等官场完成了逆淘汰,社会日益堕落,楚军再遇到秦军,以及再遇到齐、魏和韩军的时候,将领无能,士兵没有士气,只能是大败亏输,再也不能打一次胜仗了。


  怀王后期唯一的胜利,是吞并了越国。但是当时越国内乱,其官员的贪腐程度、士兵的士气,更是恶于楚国。正是因为越国太差,所以才发生内乱。所以楚国灭亡这样的国家,不是楚国厉害,而是越国更糟糕而已。

  五、在大难临头之前,这样的君主会轻率决策,然后一意孤行,不遇到重大挫折是不会停止的。但是那时,国家已经被他带进了阴沟。

  楚怀王就是例子:轻率决策,然后一意孤行。谁让他觉得自己都是对的呢?因此,也就敢在被张仪欺骗、恼羞成怒之后,擅自发兵和强大的秦国作战了。在楚怀王看来,秦国固然很强大,但是楚国也不弱啊,怎么就不能一战呢?

  于是,就做出了轻率的决策。

  晚年的慈禧太后,自以为义和团能“刀枪不入”,然后向十一国宣战,也是一个道理。宋徽宗、晚年的唐玄宗,都是如此。在这方面,就连勤政的崇祯也好不到哪儿去。他手下并不缺乏能干的大臣,袁崇焕、曹文诏、洪承畴、孙传庭、卢象升、傅宗龙、杨嗣昌,乃至早已退休的孙承宗,个个都很棒,也都忠心耿耿(只是后来的洪承畴有瑕疵)。可惜崇祯做决策过于轻率,喜欢让手下大臣揣摩不透自己,用人不当,遇到挫折又喜欢擅杀大臣,以为这才是帝王心术,皇帝威严。可惜没学到家,导致最后人人自危,谎报军情,或者投降清朝。归根结底,崇祯的功夫还是太浅,他认识不到手下大臣们的长处和短处。这个人到了最后,就是瞎指挥。

  如果古代社会碰到了这样的君主,该怎么办?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