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突厥可汗找李世民要钱,李世民直接把突厥灭了,请他到长安来住!

 恶猪王520 2018-06-28

李世民一生文治武功,开创了唐朝盛世,一直以来都被后世帝王树立为榜样,他的一生很少有污点,除了玄武门之变,然而李世民自己却不一定这么认为,他认为自己一生中最不光彩的其实是玄武门之后发生的事情,东突厥就在他登基的第二天率领二十万大军进逼长安,而一向铁骨铮铮、从不退缩的李世民这次却居然罕见的认怂了。

武德九年八月初九,唐太宗李世民登基,东突厥颉利可汗见李世民初登地位,根基不稳,便与突利可汗领兵二十余万南下,意图攻陷长安,突厥兵一路势如破竹,攻至仅距长安四十里的泾阳,李世民虽然派出尉迟恭前去抵抗,也取得了小胜利,但仍然无法抵抗突厥主力大军的步伐。当时长安城兵力不过数万,如果突厥进逼长安,李世民根本无力抵挡,所以只能议和,但又不能让突厥可汗狮子大开口,李世民陷入两难的境地。

武德九年八月二十八,颉利可汗进攻泾州之后将二十万大军列阵于渭水河畔北岸,只见北岸旌旗招展,连绵数十里,唐军大为震动。但颉利可汗也深知大唐虽刚经过内乱但国力依然强盛,为稳妥起见,便派自己的心腹大将执失思力前去长安觐见李世民,趁机打探唐朝的虚实,执失思力到了长安后告诉李世民突厥已率百万大军南下,不日便可攻破长安,李世民在他面前大声斥责颉利可汗背信弃义,还将执失思力给绑了。

李世民将执失思力绑了之后,便亲自带领高士廉、房玄龄等大臣前往渭水河畔,与颉利可汗隔着渭水对话,李世民斥责颉利可汗这些年接受大唐的金银玉帛不知感激,如今还率兵进犯大唐,背信弃义,这次一定要举国之力与突厥一战。紧接着唐太宗身后,数万唐军全部赶来,同样是摇旗呐喊,连绵不绝。颉利可汗不知道虚实,又不见执失思力回来,以为唐军有数十万人,于是心生惶恐,主动要求议和。

武德九年八月三十日,双方于渭水便桥签订了“渭水之盟”,唐朝给东突厥大量的金银玉帛,这也是李世民第一次签订城下之盟,成为他一生中最屈辱的事情。但颉利可汗明显小瞧了这位天可汗的实力,李世民岂是这么好欺负的,四年后,颉利可汗乃至整个东突厥都受到了惩罚。

四年的时间里,唐朝内部已经逐渐稳固,国家经济也得到了发展,李世民大力发展军事,时刻准备着一雪前耻。而东突厥却没有什么发展,内部争斗不断,国力日衰,李世民第一个拉拢的就是东突厥的突利可汗,突利可汗是东突厥的小可汗,是颉利可汗的侄子,两人素来就有恩怨。

突利的父亲是东突厥的始毕可汗,始毕可汗死后,由于突利年幼,所以将汗位传为了弟弟处罗可汗,处罗可汗死后又将汗位传给了弟弟颉利可汗,汗位一直没有轮到突利手中,突利对此非常不满。颉利曾经还因为突利征讨附近部落不利被颉利可汗鞭打和幽禁,多年后才放出,而到了“渭水之盟”后,颉利为了补充自己兵力强行从突利那里征兵,叔侄两人累积多年的矛盾终于彻底爆发,突利一怒之下就投奔了李世民。

贞观四年,李世民派李靖率领十万大军进攻东突厥,东突厥各部落望风而降,颉利可汗被活捉后押解至长安,至此,称雄了近半个世纪的东亚霸主东突厥彻底灭亡,李世民因此被西域诸国尊称为“天可汗”。李世民用行动告诉了我们,君子报仇,十年不晚,有时候选择忍让,是为了更好的反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