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江日报
群乐旅社旧址,在平望镇司前街上。司前街,因街东首原设有平望巡检司而名,此街虽不长,只有一百多米,但街两旁大多是清代、民国建筑,颇具古韵。此街濒临頔塘,东首就是京杭大运河,以前平望的轮船码头设在这里,所以市面颇好。 群乐旅社,在20世纪20年代就诞生在司前街的下岸,现在的门牌号是21号。该旅社由吴梅先建于民国15年(1926年),为三层楼房,要知道,当时在一个小镇上有一幢三层建筑那是很少见的,因此,平望镇人到了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还为自己镇上有这么一幢建筑而感到自豪。群乐旅社作为平望镇的最高建筑这一纪录,一直保持到了20世纪70年代末。2008年被列为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点。2014年6月,成为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群乐旅社最初时期,从业人员为5人,抗战时期,转由唐海金经营,1948年11月,又转由叶洪昌经营,床位扩展到50张。这 群乐旅社的建筑布局结构较为别致,为“回”字形,中间筑有玻璃穹顶,藉以增加室内采光,底层的地面为磨石子彩色水门汀,原嵌有龙形图案(“文化大革命”时期被毁),弧形车木楼梯,“回”形走廊,车木栏杆,木板铺地。该建筑具有典型的民国建筑风格,现风貌犹可。站在京杭大运河的东岸,透过高耸的安德桥观览群乐旅社,只见一孔偌大的桥洞把古镇人家揽于腹中,别有一番风味。20世纪70年代,《人民画报》把这一景观介绍给了海内外广大读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