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文言传
2018-06-28 | 阅:  转:  |  分享 
  
《文言》解读初稿2015.31、《文言》概述。《文言》是孔圣人《易传》十翼之一,“文”是文饰修饰美化,是孔子专门阐释乾坤两卦哲理的
,前半部描述乾天的自强不息,后半部赞颂坤地的厚德载物,从各个角度引经据典极尽赞美之辞,文笔优美行文畅快堪称华夏散文之首。在乾坤两卦
的《彖辞》和《大象》中,孔子已经详细阐释了文王的《卦辞》,在《小象传》中也逐句解释了周公的几个《爻辞》,但为什么还要专门编辑一篇《
文言》,可能有以下原因。首先,天施地生,没有天地就没有万物,乾卦描述天道,坤卦展现地道,乾坤是周易的门户,没有乾坤就构不成周易的框
架了,乾坤是周易最重要的两个卦,其哲理因为太广太大了,孔子觉得单单在乾坤两卦中没办法讲得太透彻,所以有必要单独编撰一篇《文言》。其
次,乾坤两卦的哲理对其余六十二卦有师范和指导作用。乾坤两卦是周易的父与母,一个生一个养,其它六十二卦就像是他们的六十二个孩子,身上
都流淌着乾父坤母的血液,都有着父母的品德和秉性,带着父母的基因。乾卦六个爻都是阳爻,坤卦六个爻都是阴爻,乾卦每个爻都是描述天道运行
规律,坤卦每个爻都是展现大地的运行规律,其它六十二卦则是阴阳爻相杂,那么每个爻的动作行为都要参考乾坤两卦。孔圣人创立了儒家思想体系
,到了晚年注解周易之时,就将成熟的儒家思想贯穿于其中,在《文言传》中,谈到了“仁义礼智信”,还谈到了中庸忠信等品德。2、【原文】《
文言》曰:元者,善之长也。亨者,嘉之会也。利者,义之和也。贞者,事之干也。君子体仁,足以长人。嘉会,足以合礼。利物,足以和义。贞固
,足以干事。君子行此四德者,故曰“乾,元亨利贞”。【译文】孔子继续阐释乾卦的卦辞“乾,元亨利贞”。“元”是创始,乾元之气是万物的动
力,是众善之源头和首领。“亨”是亨通,万物莫不顺畅,是嘉美的会合。“利”是和谐适宜,是事物得体而中和。“贞”是正固,是事物的主干。
君子具备仁德,则足以领导众人。君子得天时地利人和,则能使万事万物顺畅亨通。君子为人处世以义为利,则能使万物得利和谐相处。君子固守正
道,则足以成就事业。此乃君子所应具备和践行的四项美德,所以说“乾,元亨利贞”。【解读】本段话中,孔圣人明确提到了“仁、义、礼”,其
实“贞”就是“智”的修养和积累,在周易中没有“智”字,而用“知”,周易中有很多处“仁义礼智信”的描述。3、【原文】初九曰“潜龙勿用
”,何谓也?子曰“龙德而隐者也,不易乎世,不成乎名,遁世无闷,不见是而无闷,乐则行之,忧则违之,确乎其不可拔,潜龙也”。【译文】乾
卦初九爻辞说“潜龙勿用”,这是什么意思??孔子说,初九有龙的才德却潜藏不露,其志不为混沌世俗所改变,也不追求功成名就,隐遯世外而
无忧愁,其言行不被世人赞同也不烦闷,别人乐于接受,他就推行,别人有所疑虑,他就退避,信念坚强而不动摇,这就是“潜龙”。【解读】这一
段话与《论语》中“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很吻合,意思是,人们不了解我的学说我也不懊恼,这难道不是君子之风吗?4、【原文】九二曰
“见龙在田,利见大人”,何谓也?子曰“龙德而正中者也,庸言之信,庸行之谨,闲邪存其诚,善世而不伐,德博而化。易曰:见龙在田,利见大
人,君德也”。【译文】乾卦九二爻辞说“见龙在田,利见大人”,这是什么意思??孔子说,人有龙德而居正得中,平时说话言而守信,日常行
为谨慎节制,能自我约束以防心生邪念,时时心存诚敬造福社会但不自夸表功,德性广博而能教化天下。《周易》曰“见龙在田,利见大人”,是说
九二虽无君王之位,却已具备大人之德了。【解读】本段话中,提到了儒家“中庸”和“忠信”的思想。5、【原文】九三曰“君子终日乾乾,夕惕
若,厉,无咎”,何谓也?子曰“君子进德修业,忠信所以进德也,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知至,至之,可与几也。知终,终之,可与存义也。
是故,居上位而不骄,在下位而不忧,故乾乾因其时而惕,虽危无咎矣”。【译文】乾卦九三爻辞说“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这是什
么意思?孔子说,九三为人处世有君子之风,时时能增进美德修养功业。谋事尽忠言而有信,以此修养德性。外修言辞内树诚信,以此累积功业。又
能明察秋毫见机行事行为节制,时行则行时止则止,则能与万物和谐相处。因此居于下层的上位而不骄傲,处在上层的下位也不忧愁,朝乾夕惕兢兢
业业谨言慎行,虽有危厉也可少犯错误免遭侵害了。【解读】孔圣人在《文言》中,只从正面大力赞誉九三的美德,并没有指出九三日落西山的隐患
,这一点,大家应加以注意。本段话中,也提到了儒家“忠信”和“诚信”的思想。6、【原文】九四曰“或跃在渊,无咎”,何谓也?子曰“上下
无常,非为邪也。进退无恒,非离群也。君子进德修业,欲及时也,故无咎”。【译文】乾卦九四爻辞说“或跃在渊,无咎”,这是什么意思??
孔子说,九四居可上可下可进可退之位,犹如龙或一跃而起或潜而在渊,审时度势顺势而为。上下无常非存私欲,进退无恒也不是特立独行哗众取宠
。君子增进德行建功立业,是要奉献社会造福民众,所以九四上下进退是不想错过任何机会,虽历经磨难最终也不会有什么咎害。【解读】与九三爻
论述的思路角度一样,孔圣人也是从正面赞誉九四的作为,并没有提及九四“跌回深渊”的危险。7、【原文】九五曰“飞龙在天,利见大人”,何
谓也?子曰“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水流湿,火就燥,云从龙,风从虎,圣人作而万物睹,本乎天者亲上,本乎地者亲下,则各从其类也”。【译文
】?乾卦九五爻辞说:“飞龙在天,利见大人”,这是什么意思??孔子说,同类动物的鸣叫能相互感应引起共鸣,志同道合脾气相投之人也必然
形影相随,水往低湿处流,火往干燥处烧,龙行天上身后云聚,虎啸山林谷风生起,圣人兴起而万民瞩目。受气于天的亲附于上,受气于地的亲附于
下,则各归从自己的类别。【解读】这一章节是《文言》最有名的段落,文王演周易以乾卦为核心,乾卦九五爻又是全卦之主爻,本章节对中国文化
的影响非常大,古代帝王称为“九五至尊”和龙,都源自于此。“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是古人认识自然与社会的最基本原理,“天人相应、天人合
一”即源于此。天上出现龙,必然对应世间出现大圣人。麒麟的地位仅次于龙,传说孔子的母亲颜征怀孕时遇一麒麟而生孔子,孔子七十二岁时闻知
“西狩麒麟”,意识到自己也将不久于人世,遂停止一切学问混吃等死。这也是中国“星占学”的最早描述,天象的变化与人类社会的变化遥相呼应
,而且是天象先反映出来,然后才在人类社会中有所反响,古人称之为“天数已定”,人力难以挽回,即是“天人感应”。在炎黄时代太平盛世常出
现“景云”,这是好兆头。如果观察到紫薇垣中的帝星有明有暗,就预示着“鼎革”替代现象即将出现,帝星就是元首也就是君王,预示人世间改朝
换代的时机到来了。古人能够用肉眼观察到的星有七百八十三颗,这些星象的变化都不同程度地影响着人类社会。古人将天象看成是阴阳之精,其本
在地而上发于天,吉凶祸福都孕育其中。每一种天象的变化都有其特定的含义,有的主“失政”,寓意朝中奸佞当道,有的主“战乱”,连战乱发生
的方位和时间都预测得丝毫不差,水灾旱灾更是如此。如果遇到“太白经天”和日食月食彗星等天象出现,预示人间将有相应的大灾难,一一都应验
无误。天上的星宿还相对应着华夏九州地理的方位,例如房心二星对应豫州,历代文人墨客的诗词歌赋文章中,也广泛引用星宿指明方位,唐王勃《
滕王阁序》“星分翼轸,地接衡庐”,指明南昌古城对应天上的星宿在“翼星和轸星”之间,《滕王阁序》还有“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苏
东坡《前赤壁赋》中写道“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斗牛也是天上的星宿。流星下坠称之为天狗,预示着千里破军杀将,彗星出牵牛之
星预示着除旧布新象征改朝换代。天象之学是古代帝王将相的必修之课。取得了成就,代表自己的本命星就显得特别明亮,如果命里有厄,代表自己
的本命星就出现凶兆,周朝姜子牙三国诸葛亮司马懿等都是观天象的高手,俗话说“吉人自有天相”即是此理。8、【原文】上九曰“亢龙有悔”,
何谓也?子曰“贵而无位,高而无民,贤人在下位而无辅,是以动而有悔也”。【译文】乾卦上九爻辞说“亢龙有悔”,这是什么意思??孔子
说,上九虽居位崇高身份尊贵,但高而无位远离民众,虽有贤臣君子在下位,但他高高在上远离臣子得不到他们的辅佐,所以他高处不胜寒心生悔恨
。9、【原文】“潜龙勿用”,下也。“见龙在田”,时舍也。“终日乾乾”,行事也。“或跃在渊”,自试也。“飞龙在天”,上治也。“亢龙有
悔”,穷之灾也。“乾元用九”,天下治也。?【译文】孔子从所处的地位纵论乾卦六爻和用九爻的爻辞。“潜龙勿用”,地位卑下。“见龙在田
”,生逢其时有了用武之地。“终日乾乾”,跟随天时进德修业勤奋劳作。“或跃在渊”,审时度势或进或退,是为了测试自我能力。“飞龙上天”
,高居君位万民得治。“亢龙有悔”,不知变通走入穷途末路招致灾难。“乾元用九”,知达通变以柔济刚,阴阳相合天下安定。【解读】周易六
爻代表人的社会地位,初爻为普通百姓,二爻为“大夫”基层领导,三爻为诸侯三公,四爻为近君重臣,五爻为君王或皇亲国戚,上爻为祖宗神灵或
老天。10、【原文】“潜龙勿用”,阳气潜藏。“见龙在田”,天下文明。“终日乾乾”,与时偕行。“或跃在渊”,乾道乃革。“飞龙在天”,
乃位乎天德。“亢龙有悔”,与时偕极。乾元“用九”,乃见天则。【译文】孔圣人从所起的作用纵论六爻和用九爻。“潜龙勿用”,阳气潜藏于地
下。“见龙在田”,阳气已达地面,天下万物呈现文采光明。“终日乾乾”,与时俱进。“或跃在渊”,乾道即将出现变化,抓住革命时机,跃登大
人之位。“飞龙在天”,既有大人之德,又居天之尊位。“亢龙有悔”,盛极而衰,万物枯萎,跟随天时一道走入穷途末路。“乾元用九”,天道循
环,阳消阴息,柔以继刚,可窥见大自然运转法则。11、【原文】乾“元”者,始而亨者也。“利贞”者,性情也。乾始能以美利利天下,不言所
利,大矣哉。大哉乾乎,刚健中正,纯粹精也。六爻发挥,旁通情也。时乘六龙,以御天也。云行雨施,天下平也。【译文】孔圣人继续借“元亨利
贞”赞颂乾道的巨大功用。乾卦的“元”,是说其元气能始生万物并使之亨通。“利贞”,是说乾之天道既成就万物之“本性”,又赋予万物以“情
感”,合起来为“性情”。唯有乾阳,才能自始至终施恩惠于万物万民,却从不言利物之功,其胸襟何其宽广。伟大啊!乾卦,刚劲强健既中且正,
至阳至刚,至明至亮,可谓纯粹精微。六爻按时位发挥作用,普遍通达于天之性情,就像乘着六条龙驾御天道,云气流行雨水布施天下和平。12、
【原文】君子以成德为行,日可见之行也,“潜”之为言也,隐而未见,行而未成,是以君子弗用也。君子学以聚之,问以辩之,宽以居之,仁以行
之,《易》曰“见龙在田,利见大人”,君德也。九三重刚而不中,上不在天,下不在田,故乾乾因其时而惕,虽危“无咎”矣。九四重刚而不中,
上不在天,下不在田,中不在人,故“或”之,或之者,疑之也,故“无咎”。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
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天且弗违,而况于人乎!况于鬼神乎!“亢”之为言也,知进而不知退,知存而不知亡,知得而不知丧
,其唯圣人乎。知进退存亡而不失其正者,其唯圣人乎。【译文】孔子从君子修身养性的角度,来继续阐释六爻的哲理。君子的行为是以完成道德修
养为目的,并可时时体现在日常一点一滴的行为中,初九爻辞所说的“潜”,是隐藏而未显现,修炼尚未完成,所以君子不可有所作为。君子学习以
积累知识增长见识,互相问答以明辨是非,宽宏大量与人和谐相处,心存仁厚广施善行,九二爻辞曰“见龙在田,利见大人”,九二虽无大人之位,
却已具备了大人之德。九三阳居刚位自恃刚强,且处于重重阳刚交接之处而不居中位,上不如居于天位的九五,下不如处在田地中位的九二,身处多
凶之地,唯有朝乾夕惕,虽有危厉而终无咎害。九四爻处于重重阳刚交接之处而不居中位,上不及居于天位的九五,下不如处在田地中位的九二,虽
处于人位,但不如九三更接近地气,故有欲跃又止之象,有所疑虑而能审时度势,故无所咎害。九五爻之“大人”,其德性与天地相合,其圣明与日
月相合,其施政与四时顺序相合,其吉凶与鬼神相合,先于天道行动而与天道不相违背,后于天道行动而能顺奉天时,既然天都不违背他,何况人呢
!更何况鬼神呢!上九爻所说的“亢”,是说只知前进而不知后退,只知生存的当下而不知灭亡的将来,只知索取得到而不知施予丧失。“用九”的
全面之道只有圣人能领悟啊!知进退存亡之理而不失正道,只有圣人能做到啊!【解读】老子《道德经》第9章云“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
,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意思是说,端着满满的一盆水会撒出来,不如慢下脚步或
装得别太满,宝剑锤炼得过于锐利,那便不可长久保持剑刃锋利!金玉满堂没有能守得住的,富贵骄横将自取其咎,功成了名就了就要赶紧退出舞台
,这才是天之道啊!孔子对乾卦上九和用九的阐述与老子《道德经》惊人地相似!13、【原文】文言曰:坤至柔而动也刚,至静而德方,后得主而
有常,含万物而化光。坤道其顺乎?承天而时行。【译文】孔子概括了坤卦的品德。《文言》说,坤卦性格最为柔顺,但行动起来却是至为刚健的。
平时最为安静,但德育万物却能遍及四方。领先行动会迷失自我,跟随乾刚才能找对方向,包容万物且化育广大。坤道是多么柔顺啊,能顺承天道而
按时序运行。14、【原文】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臣弑其君子弑其父,非一朝一夕之故,其所由来者渐矣,由辨之不早辨也。
《易》曰“履霜坚冰至”,盖言顺也。【译文】阐释坤卦初六爻的爻辞“履霜坚冰至”。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积累善行的人家必定存有喜庆,积累
恶行的人家必定遗留祸殃。像臣子杀害国君,儿子杀害父亲这种大罪,绝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只是由于没有及早发现辨明而
已。《周易》中说“履霜,坚冰至”,说的就是事物发展的趋势。【解读】三国时蜀主刘备临终前告诫阿斗刘禅“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三字经》云“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人之本性皆是善的,本性如明珠,习性如泥垢,教育
的作用就是洗涤泥垢,彰显明珠弃恶扬善。孔子所处的春秋时期,作为天下根本大法的《周礼》已经得不到落实,礼崩乐坏,“臣弑其君,子弑其
父”的现象多有发生,孔子认为这是社会教育缺失的结果,所谓“辨之不早辨也”。15、【原文】直,其正也。方,其义也。君子敬以直内,义以
方外,敬义立而德不孤,“直方大,不习无不利”,则不疑其所行也。【译文】阐释坤卦六二爻的爻辞“直方大,不习无不利”。“直”即正,“方
”指义,君子以敬慎的态度使内心正直,以端方的准则规范外在的行为,只要确立敬慎和正直的精神,它的德能就不会缺失,真诚、正义、宽容,即
使不修习也无不有利,跟随天道而行,没人会怀疑他的行为。【解读】九五爻是乾卦的主爻,六二爻则是坤卦的主爻,引喻到人事上是指贤臣具备了
深厚的德行,六二爻阴居柔位既柔且中,行为正直为“直”。天圆地方,德行方正仪态端方为“方”。地势宽广容纳万物,象征君子心胸广阔无边为
“大”,合起来故称“直方大”。六二之臣紧跟乾卦九五之君,尽得乾之九五的天道精髓,自然而然地化为自己深厚端正的德行,这是最为至醇的德
行,后天不需要任何的造作修饰,没有任何不利的因素,故说“不习无不利”。16、【原文】阴虽有美,含之,以从王事,弗敢成也。地道也,妻
道也,臣道也。地道无成,而代有终也。【译文】阐释坤卦六三爻的爻辞“含章,可贞。或从王事,无成有终”。阴柔虽然有美德,但要含蓄隐藏,
以此跟从君王做事,不敢将成就据为己有。这是大地的法则,为妻的法则,为臣下的法则。地的法则是不成就自身,而是代天完成功业。【解读】孔
圣人在此进一步阐发地道臣道和为妻之道,坤地顺乎天道养育万物,所以把成就归于上天。坤道是臣道妻道,历史上的忠臣贤相都是坤道的落实者。
最有名的当属春秋时越国的范蠡,范蠡助越王勾践灭吴称霸,深知“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的道理,毅然离开,后到齐国任相,功成后
又急流勇退去经商,自号“陶朱公”,后人尊陶朱公为财神,乃儒商之鼻祖。史学家司马迁称“范蠡三迁皆有荣名”,史书中有语概括其平生“与时
逐,而不责于人”,世人誉之“忠以为国,智以保身,商以致富,成名天下”。17、【原文】天地变化,草木蕃,天地闭,贤人隐。《易》曰“括
囊,无咎无誉”,盖言谨也。【译文】阐释六四爻的爻辞“括囊,无咎无誉”。天地通畅草木茂盛,天地闭塞贤人隐退,《周易》中说“括囊,无咎
无誉”,大概是说言行应当谨慎啊。【解读】乾卦《彖传》曰“乾道变化,各正性命”,《文言》前面也说“或跃在渊,乾道乃革”,都提到了天道
的变化,那么坤卦大地也要跟随天道而变化,六四爻又处在变化的交接之时,所以圣人说“天地变化”,也就是“天变地化”之意。六四的真命天子
初九潜龙勿用,象征世道昏暗,贤臣君子应该隐遁,等到乾道光明之时才能出仕。孔子曰“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子曰“直哉史鱼!邦有道如
矢,邦无道如矢。君子哉,蘧(qu)伯玉!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孔子说:“好一个刚直的史鱼!国家政治清明时他像箭一样直,
国家政治黑暗时他还是像箭一样直。好一个君子蘧伯玉!国家政治清明时他做官,国家政治黑暗时他便隐退藏身了”。子曰“宁武子,邦有道则智,
邦无道则愚。其智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孔子说“宁武子这人,国家太平时就聪明,国家混乱时就愚笨,他的聪明别人可以赶得上,可他的愚笨
别人是赶不上的”。孟子《尽心上》曰“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天地闭,贤人隐”,并不是贤人消极,“隐”是指不出来做官,因为天
地闭塞无官不贪,做官即是做贼。此时君子隐于民间,开民智启民蒙。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
不亦远乎”,曾子说“士不可不志向远大,意志坚强,因为他肩负重任,路途遥远。以实行仁道为己任,不是也很重大吗?直到死才能罢休,不是也
很遥远吗?奋斗终身,死而后已,难道路程还不遥远吗”。18、【原文】君子黄中通理,正位居体,美在其中,而畅于四支,发于事业,美之至
也。【译文】阐释坤卦六五爻的爻辞“黄裳,元吉”。六五君子效法中央黄土之道以通达事理,处于尊贵正位而以修身为本,美德蕴藏在内心,向外
畅达于全身四肢,然后展现在事业上,这是美德之极致啊。【解读】孔子对六五爻的深入阐述实在美妙,六五爻辞曰“黄裳,元吉”,黄中,“五行
”之一,东方青龙色苍,西方白虎色白,南方朱雀色红,北方玄武龟蛇色黑,中央土色黄,土在中,黄色也是其它四色的混合色,体现六五的中庸之
道。对应到人事上,六五虽已位居人臣之极,但还是臣道妻道,不敢居功自傲。“黄”为行事居中,“裳”喻臣喻妻,“衣”为上衣,代表乾天的尊
贵,“裳”读作(chang)为下裙,代表坤地的谦卑,六五时刻记着自己的身份,不越权先行,就会大吉。19、【原文】阴疑于阳,必战。为
其嫌于无阳也,故称龙焉。犹未离其类也,故称血焉。夫玄黄者,天地之杂也,天玄而地黄。【译文】阐释坤卦上六爻的爻辞“龙战于野,其血玄黄
”。上六阴被阳猜疑,必然交战。因为它误以为阳消失了,所以自称为龙。由于没有脱离自己的阴质身体,还在大地上,所以惨败后流出的是阴血。
玄黄之色是天地相杂的颜色,天玄而地黄,象征阴阳交合。引申到国家层面,六五是柔中的君王,上六既是想篡权的逆臣,也像不遵天道的君王,就
像是夏桀和商纣王的残暴无度,自有老天爷来收拾他,也有老天指派的天子来替代他。【解读】乾为天道君道,坤为地道臣道,乾上九爻辞曰“亢龙
有悔”,是指帝王脱离民众,昏庸无道必然带来懊悔的结果。坤卦上六爻辞曰“龙战于野,其血玄黄”,既指想篡权的逆臣,也像不遵天道的人间
君王,就像是夏桀和商纣王,如果残暴无度自有老天爷来收拾他,也有老天指派的天子来替代他。孔子曰“五十而知天命”,天有天命,国有国运,
《连山易》六十四卦,《归藏易》六十四卦,《周易》六十四卦都是天命国运乃至万物的密码,汤武革命,如乾卦九五。桀纣之虐,如乾卦上九亢龙
有悔。清明盛世贤臣辅佐,如坤卦六二。黄裳元吉,如坤卦六五。藩镇割据,君王失德,如坤卦上六。人类的历史有治有乱,治乱相叠,循环往复,
无非是阴阳二气运动的表现。张武忠2015.3于北京。感谢孔圣人,没有孔圣人编撰的《彖传》《象传》,后人怎么能深刻理解文王的卦
辞和周公的爻辞。没有孔圣人的《系辞传》,我们如何能全盘领会周易“观象系辞”的架构。没有孔圣人的《序卦传》《杂卦传》《说卦传》,我们
还不知要在研究周易的漫漫长夜中摸索多长时间。《文言传》详尽阐述了乾坤两卦,也为我们研读其余六十二卦建立了一个模型框架,提供了思路和
方法技巧。可惜孔圣人研究周易的时间太短了,只有短短的两年多,孔圣人在其五十岁担任鲁国大司寇之职时接触过周易,但他老人家的心思都在“
克己复礼”上,认为周易只不过是算卦之书不堪大用。直到周游列国如丧家之犬惨败而归时已经六十九岁了,当他再次拿起周易就爱不释手以至于书
不离身,成语“韦编三绝”就是描述孔圣人读易的情形,“韦”是牛皮绳,“绝”是断裂,系绑竹简的牛皮绳都被磨断了很多次。领悟到周易的奥妙
之后,孔子不由得慨叹道“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加”是“假”的通假字,借给给予,也有“加上增加”的意思,如果上天能
多借给我几年时间,或者让我五十岁周游列国之前就开始学易,那我就不会产生大的过失,也不会遭受这么大的失败了。如果孔圣人能早年就开始研
究周易,或者给他老人家增加几年阳寿,那么周易就会像他老人家编撰的《诗经》《尚书》《礼经》《春秋》那样通俗易懂了,也会导致后世两千多
年来的争论不休。反过来,也正要感谢孔圣人没有把周易讲得太过透彻,实际上孔圣人可能也并没有这个打算。我们看他老人家编撰的《彖传》和《
大象传》用来解释文王的卦辞,《小象传》逐条注释周公的爻辞,同样都晦涩难懂,为什么?这是因为周易是“借天象说人事”,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况且时代变迁,其隐含的义理也要与时俱进。周易说的是天地自然万物的大道理,不宜太过详细,否者就失去了周易的纲领作用,孔圣人严格遵守文王和周公“观象系辞”的宗旨,一切从卦象天象而来,没有一个字一句话是空穴来风,也没有点破天机。所以现在即使有孔圣人编撰的《易传》十篇文章,我们后人读起周易本经来,还是像看天书一般,这才造成了后世两千多年来周易界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有些学者质疑周易的《十翼》不是孔子所编,我觉得一定是出自他老人家之手,孔圣人被称为华夏文明的“集大成者”,孔子一般只述不作,“诗书礼易乐春秋”六经都是他编撰的,因为“乐经”失传,只剩下“五经”,儒家学说有“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后人将其合称为“四书五经”,作为所有人学习的经典。孔圣人的最大功绩,就是将之前的华夏文明加以总结删减去粗存精。比如西周的诗词本来有三千多首,孔圣人删减至305篇,名为《诗经》,谈到删减的原则,孔圣人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思无邪(xia)”。所以孔圣人是华夏文明的裁剪师和集大成者,否则我们后人面对浩瀚的混杂在一起的那么多东西,如何下口啊。孔圣人创立了儒家思想体系,到了晚年注解周易之时,就将成熟的儒家思想贯穿于其中,在《文言传》中,谈到了“仁义礼智信”,还谈到了中庸忠信等品德,彖传大小象传和《系辞传》中的很多词句,与《论语》如出一辙,由此可证明,《十翼》中的思想是孔圣人儒家思想成熟之后的体现和发挥。
献花(0)
+1
(本文系逐字逐句学...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