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短信回T退订?别傻了,那是钓鱼测试!

 昵称11935121 2018-06-28

基本不用短信的我,每一次接到促销、中奖、优惠券的短信(以下发短信方简称“运营商”),我都傻乎乎的按照要求回T退订,还以为这样就不会再接收到类似短信。然而事实证明,图样图森破,这类短信依旧对我的手机狂轰乱炸。


关于垃圾短信,还有个有意思的现象,苹果手机接到的垃圾短信远远多于安卓手机。还是原来的号码,还是原来的套餐,然而自从换了苹果手机后,垃圾短信的数量急剧增加,让你不厌其烦。相比于其他广告,短信广告的优势非常明显,犹如一个粗暴的厨师,也不管你喜不喜欢这口味,操起盘子直接塞你一嘴。

据说还有程序员编写程序软件专门给陌生人发支付宝红包短信,两天时间便净赚近百万人民币。这位仁兄也是心地善良,看到自己的好哥们结婚没钱便把这方法告诉了他,结果被支付宝发现,好哥俩双双进了监狱。

回“T”退订?

垃圾短信不厌其烦,不少网友都对此深恶痛绝,然而,垃圾短信退订规则更是让人感到智商欠费。

许多垃圾短信结尾处往往会有“回复T退订”,“回复TD退订”等文字,但是如果你真的回复“T”、“TD”后,却发现丝毫没有用处,垃圾短信照旧骚扰你。有网友经过多次回复测试后发现,运营商不按套路出牌,设定的规则非常奇葩,往往需要回复“复TD”、“回复TD”、“TD退订”等文字才能退订。不同的短信退订回复规则不一,具体如何回复才能退订还需要读者自己测试。

短信回T退订?别傻了,那是钓鱼测试!

运营商之所有设置如此奇葩的短信回复规则,一方面是为了规避国家监管。根据新修订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在不经消费者同意的情况,不得泄露、出售或者非法向他人提供消费者个人信息,不得向消费者发送商业性信息,违者将被处以50万元以下罚款,或同时承担行政责任。

俗话说,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运营商为了逃避国家监管,因此在短信末尾写上“回复TD退订”;为了不让用户真正退订短信,运营商设置了如此奇葩的退订规则,通过玩文字游戏来设置各种障眼法,企图以此蒙混过关。事实上,效果确实不错,没有多少用户真的花费时间来测试该回复什么关键词。

另一方面,运营商设定秀智商的短信退订规则还有一个目的,进行钓鱼测试。

短信回T退订?别傻了,那是钓鱼测试!

运营商在短信末尾写上“回复TD退订”,按照正常逻辑,想要退订的用户大多都会回复“TD”。当用户回复“TD”时,垃圾短信并没有被退订,但是运营商却收到了用户的反馈信息“TD”。这个回复信息意味着该号码是正常使用的号码,同时,该用户对短信内容保持较高关注度(如果关注度不高的用户连短信都不会看,更不会回复“TD”)。

这两点特征表明该用户是一个高价值的活跃用户,因此,运营商非但不会减少对用户发送垃圾短信,相反,垃圾短信的量还会增加。唯一可能改变的是营销信息的内容,可能用户对此次营销内容不满意,下次有可能换其他产品的营销信息。简单来说,你不回复还可能是个僵尸粉,一旦回复“TD”,不仅不会退订,还证明自己是个活跃粉,垃圾短信将会更多。

不知道是哪家企业想出如此精妙的计策,堪称是一石三鸟之计。

首先是利用回复退订来逃避国家法律的监管;其次是避免用户真的退订短信;最后是钓鱼测试,判定该用户是否是活跃、高价值用户。仅仅在短信的末尾加上“回复TD退订”6个字,加上秀智商的退订规则,所产生的价值无疑是巨大的,而用户则惨遭运营商愚弄。

那么,垃圾短信到底该如何退订呢?方法有两种。

其一,用户收到了垃圾短信,不确定按照指令回复能否成功退订、或者说回复了指令没能退订,可以拨打客服热线举报,并向客服提供垃圾短信发送号码,让工作人员在后台操作拦截垃圾短信。弊端是增加用户负担,操作流程麻烦,而且只能屏蔽举报的号码发送的短信,如果运营商更换号码,用户还是会收到垃圾短信。

其二,依靠手机内的安全软件疲敝垃圾短信。目前,安全屏蔽软件大多可以标记关键词来屏蔽短信内容。用户可以编辑“退订”等此类词语作为屏蔽关键字,凡是有该关键字的短信全部屏蔽。弊端是如果有效短信出现该关键字同样会屏蔽。

广告弹窗

现实生活中,钓鱼测试的例子不止是垃圾短信退订,还有广告弹窗。

短信回T退订?别傻了,那是钓鱼测试!

每次打开电脑,右下角位置必定会出现一则弹窗小广告,风雨无阻,比恋人还要准时。当然,这并不妨碍我毫不犹豫的点击关闭,真的是一秒钟都不想多看。

然而,有一次,我的鼠标在叉叉上多停留了一秒钟,意外发现原来除了直接关闭,还有“不感兴趣”的选项。好奇的我立即选择了“不感兴趣”,期待着明日电脑打开不再出现广告或者广告内容发生变化。第二天,当我满怀希望的打开电脑后,广告依旧如期而至,而且内容还是一模一样的。

这也就意味着所谓的“不感兴趣”并不能让广告弹窗不再出现,广告内容也没有发生变化,那么问题来了,“不感兴趣”的选项的作用是什么呢?

这其实是和短信退订一个道理,皆是为了钓鱼测试用户。试想一下,如果用户不是直接点击关闭,而是选择下面的“不感兴趣”的选项,这意味着用户以及对广告内容进行了选择性判定,也就是说,对于广告内容用户已经看过了,这也就达到广告的基本目的——广而告之。

同时,用户的操作还透露出一个信息,该用户是活跃用户,使用笔记本较为频繁,而且对广告有着较高的关注度。一旦系统出现这样的判定,那么弹窗广告还有可能减少吗,每次开机必定要给你上广告啊,因为你才是高价值用户。

此外,一旦用户点击某一类广告后,那么接下来的时间里,该广告的投放次数会比其他广告多很多,用户打开电脑弹出基本是此广告内容。

最初,广告是被动投放,所依赖的是广告载体的影响力和流量;大数据时代,依靠对用户勾勒出比你妈还要了解你的用户画像,广告终于实现精准投放,美其名曰,将广告给最需要的人,最大化广告的价值。

不论是短信退订还是广告弹窗,设置出不符合常理的游戏规则,其目的也是在采集用户数据,筛选用户信息,最大化广告的价值。然而,这其中丝毫没有考虑到广告受众的感受,用户一心想要退订,垃圾短信反而越来越多,这又该是谁的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