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们把学中医说的太难,是为了吓唬谁吗?

 wxzzn 2018-06-28

又是一年高考后填报志愿的季节,其中有位当事人找我看病,问及此事,得到的答复是学中医太难,太辛苦,所以选择了别的专业。知周为什么关心这件事,因为中医缺人才啊。

学中医太难,不光是老百姓在说,很多从事中医临床工作的人也在说,深刻记得我2004年刚入山东中医药大学时,一位姓韩的老教授告诉我们,他自己学医50年才入门,可能是老先生谦虚,可当时对我学习中医的信心挫伤极大。我全无自信在才学和悟性方面超过韩老教授,那么我50年也入不了中医的门,那么我的中医之路路在何方呢?!

值得庆幸的是,学习中医并没有让我抑郁,我既没有焚膏继晷,也没有愁断衷肠。在今天,2017年的夏天,我发心要写这篇文章的时候,大家已经在说“邢玉良是南阳名医啊”,“邢医生的号真难预约啊”,需要声明的是,我并没有因此而骄傲自满,但我需要告诉大家“学习中医,我已经入门了”,准确的说,在认识我的老师三七先生几个月后,我就入门了。

当然,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思维方式、学习方法,很多中医前辈强调必须多记多背,尤其强调背诵中医四大经典,记的内容多了,时间长了自然开悟。无可厚非,多记多背是学习中医的其中一条路,可如果我们强调这是唯一的一条路,很多人会因为没走通这条路而失去了学习中医的信心。讲到这里,很多过来人自有评判,这也是中医成才率低的其中一个原因。然而知周学医,并没有走多记多背的这条路。

本文知周只是分享个人的学医历程,用个人经历为“学中医并不难”做一个证明。

2003年备战高考的日子里,语文阅读理解里有一篇名为“中医太美”的文章,在知周心中埋下了学习中医的种子。2004年至2009年在山东中医药大学读中医学本科,这五年因为主观和客观的原因,本科毕业时,知周并没有入门中医。客观原因有二:一、大学里的老师,多数没有临床或临床水平不高,照本宣科者居多,不具备引导学生入门的能力。二、中医药大学的教材把庞杂的各家学说内容,机械的拼凑到一起,然后一股脑的灌输给学生,让学生辨不清是非,找不到方向。当然也有主观原因,本科阶段的知周在对以上两点失望后,没有积极的寻找名师,寻找引路人。其实山东济南还是有部分明医(这里用明白的明,不用出名的名)的。

带着对未知的迷茫,知周考了个研究生,辽宁中医药大学的伤寒论专业。来到沈阳后,知周充分发挥了自己的主观能动性,研究生的第一年,伤寒论估计也背了2遍,其他的相关书籍也看了背了不少,只不过后来基本都忘记了。同时,知周还做了个关键的事情,那就是寻访三七先生,早在本科阶段,就听山东中医药大学的知止老师提到过,说三七先生用药能精细到零点几克,神奇的很。

终于在2010年的夏天得以拜访三七先生,2010年国庆节知周正式拜三七先生为师,开始了自己的师承学医之路。见到三七先生后,知周才懂得学中医不一定需要死记硬背,才懂得中医其实是最讲理的医学,才懂得理论是怎样与实践相结合的,才懂得“知其要者一言而终,不知其要流散无穷”,才懂得……

文采一般的知周,为何连用几个排比句,同志,你可懂我当时激动的心情啊!?终于找到组织了。陶渊明的诗句最能代表我的心:

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在这激动与喜悦的心情中,三七先生为知周打开了中医之门。入门是几个月的事,2012年秋季,研究生毕业前,对临床常见的情况,知周已经可以独立应诊了,临床疗效还可以。从入门中医至今,已经6、7年的时间了,这6、7年里知周并没有停止学习,乃至将来知周仍然会不断的学习提高。

知周想说的是,我们不要把中医说的太难,免得吓跑了后来人。找对了领路人,学习中医是可以很快入门的。活学活用,中医并不难。又有人问了,我看你上一篇文章《从水火到六气,中医爱好者应该迈出的一步》写到关于阴阳、五行、六气、天干、地支、经脉等内容,一头雾水,怎么看也觉得不好学。其实这是中医的基本概念,学习老祖的宝贝,当然要懂得老祖宗的语言,下一定的功夫就是可以基本掌握的。

另外一点,知周也需要强调,作为一门关注生命的学科,我们必须不断的学习提高,永无止境,这个学习的过程也少不了背诵。如果不能认识到这一点,甚至两三年的功夫也不愿意下,就想速成,找个工作,好挣钱,好吃喝玩乐,那么请勿靠近中医这个行业。

说着说着,语气怎么又严肃了。换个轻松点的话题,今年上半年,知周就职的南阳张仲景医院组织了一次中医学经典考试,专门考四大经典上的内容,以考察基本名词和内容的记忆为主,考试前有人说,像邢玉良这样的(伤寒论专业硕士)参加考试,肯定得高分。结果呢?大家猜吧,猜对了就说明这篇文章看懂了。


点此详细了解作者

中医知周,话中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