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望目诊病—十种常见病的目诊抓独法

 tong0579 2018-06-28


开场白【大约65秒】

尊敬的吴老师,各位师友,大家新年好,我是大脚,曾经从事IT工作近十年,因为喜欢中医,辞去工作转而学医,目前还是中医小学生,上几天突然收到吴老师的邀请,让我分享点东西,在这之前也有师兄,像李明星、蒋丽等师兄让我分享点东西,我给推辞了,一方面自己确实没有那么多成体系的知识分享给大家,在大家面前班门弄斧,贻笑大方;另外一方面我个人也不太擅长言语表达。尽管如此呢,这次确实不好意思再推辞了,所以,还是鼓足勇气向大家汇报一点自己的心得体会,如果有讲的不好的,希望大家原谅,有讲错的,也请大家多多指正,下面我们进入今天的主题

主题

前言【大约75秒】

我今天分享的主题是:望眼知病—十种常见病的目诊抓独法,主要分三个章节阐述

  1. 目诊源流简述,这部分会简单介绍一下五轮八廓学说以及目前我接触到的目诊流派。
  2. 目诊脏腑定位,这部分会简单介绍下眼睛生理结构和不同目诊流派的脏腑定位方法。
  3. 十种常见病的目诊抓独方法,这部分会详细介绍大家临证过程中非常常见的十种疾病的目诊诊断方法,后面会有我日常临证过程中收集到的真实的十种常见病的目诊图片案例,一看就懂,看完就可以拿着镜子对自己或者家人的眼睛进行验证,如果验证成功麻烦大家双击666,如果验证失败可以再多验证几个,我觉得总有一款适合你。

在分享之前我大家可以预览一下PPT图片,如果有觉得看不清楚的同学,后续可以加我微信,我发完整的PPT给大家15秒】

第一、目诊源流简述【大约13~15分钟】

在讲案例之前啊,我们有必要对目诊的历史做一个简单的梳理,首先我们要谈一谈五轮八廓学说,因为五轮八廓学说是开创中医脏腑与眼睛配对的最基础理论,可以说没有五轮八廓学说,我们就很难把脏腑与眼睛联系起来,更不可能用目诊这种观察眼睛的特殊方法来诊断疾病。【30秒】

1、五轮八廓学说【大约4分钟】

五轮八廓学说

提到“五轮八廓”学说,估计大家都多少有些了解,五轮八廓学说又分为五轮学说和八廓学说。五轮学说最早来源于《内经》的《灵枢·大惑论》篇,其中它讲到“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而为之精。精之[A1] [A2] ,骨之精为瞳子,筋之精为黑眼,血之精为络,其窠气之精为白眼,肌肉之精为约束”。【75秒】

后来经过历代医家的发挥,最终由南宋杨士瀛在《仁斋直指方》这本著作中确定今天的五轮学说,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瞳仁属肾,称为水轮;黑睛属肝,称为风轮;两眦血络属心,称为血轮;白睛属肺,称为气轮;眼睑属脾,称为肉轮”。可以说,五轮学说出现的非常早,八廓学说比五轮学说要晚。【40秒】

最早“八廓”一词出现在南宋陈言所著的《三因极一病证方论》这本书中,但是未见具体内容。八廓学说的定位一直到元代危亦林所著的《世医得效方》才首次出现,五轮八廓学说将脏腑和眼睛各部分做了完整的定位配对,作为眼科独特的辨证理论,经多次演变后,最终于元代定型并运用于临床实践当中。尤其是五轮学说,已成为中医目诊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一直沿用至今。【45秒】

传统的五轮八廓学说虽说将五脏六腑和眼睛进行了定位配对,但是对眼睛的微观诊察,特别是白睛血络观察,是不够的。五轮八廓学说常常在中医眼科疾病的辨证论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和我们现在说的中医目诊还有很明显的区别的,通俗点说,眼科是研究和治疗眼部疾病为主的学科,是看眼睛的病的;而目诊是通过观察眼睛来研究、预测和诊断全身性疾病的学科,是通过眼睛看病的。【45秒】

2、目诊流派【大约7分钟】

目诊流派【35秒】

既然谈目诊,我们就需要了解下目前的目诊流派,现代医家在传统五轮八廓理论的基础上,通过长期的临证观察和经验总结,逐渐发展出更复杂的中医目诊理论。我根据自己接触到的目诊理论,现归纳为如下几个流派,可能不甚全面,请多包涵。

第一,彭静山目诊法【60秒】

彭氏目诊法的特点是目诊结合眼针,所有运用眼针[A3] 治疗疾病的应该都是彭派的,他的理论来源是《证治准绳》对眼的脏腑划分理论,之前我看太湖学院里面魏仁辉老师讲过的目诊课应该就是彭派的理论。

彭氏目诊法的分区定位采用数字标识,共分13区,经过3次分区调整,实际上就是在八廓学说的基础上定型的,我称之为八廓定位法。

第二,王今觉目诊法【46秒】

王氏在熟练掌握传统诊断治疗方法的基础上,经过半个世纪的研究,形成了王氏的“望目辨证”理论、方法与经验。王氏目诊法主要望诊白睛(包括球结膜、巩膜)形态和血脉特征。

王氏目诊法的分区定位采用数字标识,共分17区,我称之为区块定位法。

第三,郑德良目诊法【48秒】

郑氏目诊法是郑德良七十年代在国内从医时开始经过长期临床观察研究,在传统五轮八廓学说基础上创建的目诊法,后来郑氏前往美国,临证过程中观察过各个国家各色人种的眼睛,对外国人的目诊有特殊经验。

郑氏目诊法的分区定位和王氏不同,共分8区,采用英文字母和数字混合标识定位,但还是属于区块定位法。

第四,壮医目诊法【60秒】

壮医目诊法是壮族医生黄老五(黄鹏)根据壮族民间的兽医相马术(相马术就是通过观察牛和马的眼睛来选择好马好牛)以及自己的临证实践经验总结出来的一套目诊方法,壮医目诊的脏腑定位“借鉴”了“生物全息理论”。

壮医目诊法的分区定位采用钟表时间作为定位方法,大约分12区,我称之为钟表定位法。

第五,瑶医目诊法【20秒】

瑶医目诊法据我研究和壮医目诊法是同一套理论同一种方法,我个人认为属于壮医目诊法的“马甲”。

瑶医目诊法的分区定位和壮医目诊法是一样的。

第六,虹膜目诊法【30秒】

虹膜目诊法属于西方目诊方法,需要借助裂隙灯等仪器,只观察虹膜,分区非常复杂,国内流传不广,这里不做过多介绍。

目诊的流派就简单的介绍到这里,这有助于大家在以后学习目诊的过程中,特别是看一些网络文章,能搞清楚自己学的到底是的什么知识,不然只会糊里糊涂的,只知道吸收知识,不知道鉴别知识,也搞不清楚它们的出处和来源,最后把自己给整糊涂了,说完了第一章节,目诊的流派,我们开始讲一下第二章节,目诊的脏腑定位。60秒】

第二、目诊脏腑定位【大约16分钟】

1、眼球生理结构【大约6分钟】

眼睛虽然小,但是结构复杂,由于时间关系,我们只简单介绍几个和目诊关系比较大的结构。

第一,结膜,覆盖在巩膜的表面一层透明薄膜,结膜也会出现一些病理改变,最常见的是结膜炎,以前俗称红眼病,另外还有翼状胬肉,属于结膜下组织的增生,有时候会侵入到角膜,目诊时如果看到眼睛表面有锈斑,也是在结膜上,说明曾经出过血,出血后遗留下来的。【60

第二,巩膜,又称白睛,巩膜里面就是脉络膜,含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可以提供给眼球营养,目诊观察白睛血丝主要就是观察巩膜里面的血丝变化,通常会涉及到血丝的粗细、颜色、形态、走向等。【60秒】

第三,虹膜,又称黄仁,介于眼角膜和晶状体之间,有辐射状皱褶称纹理,颜色由遗传决定,不同人种颜色不同,虹膜含有两种眼肌用于控制瞳孔的缩小和放大,受到副交感神经控制的环状肌收缩时,瞳孔缩小,所以我们说肾阳虚为什么瞳孔缩小,道理就在这里;受到交感神经控制的辐射肌收缩时,瞳孔就会扩大,瞳孔扩大的原因很多,比如中毒,服用过麻黄类,激素类药物等;如果两个瞳孔不一样大,一般是颅内病变,比如脑部的肿瘤、脑出血等。【120

第四,瞳孔,又称瞳仁,是虹膜中心的小圆孔,为光线进入眼睛的通道,瞳孔好比是照相机的光圈。【15秒】

以上是眼球结构中和中医目诊密切相关的部分,了解了眼球结构,接下来目诊最重要的就是眼睛的脏腑定位了,和其他诊法相同,例如舌诊、面诊、手诊、耳诊,甚至脊椎都有明确的脏腑定位,如果缺少脏腑定位,各种诊法就无法落到实处,只有搞清楚各派目诊脏腑定位理论的来龙去脉,我们才能心中有数,才不会被各种理论折腾迷糊。【60秒】

2、各派目诊脏腑定位【大约10分钟】

第一,彭静山目诊法

彭氏目诊法的脏腑定位在1970-1974采用第一版方案,1974年创造眼针疗法。大家可以看一下ppt,他第一版的左右眼脏腑定位是不对称的。

彭氏1987年设计了第二版方案。主要原因是他想申报国家鉴定,鉴定组的成员说十二经脉都是左右对称的,你这个左右眼分区不同,再回去研究研究。所以他又在第一版基础上设计了第二版,把右眼翻转了一下,这下左右眼就对称了。

彭的弟子田维柱在1998年出版的《中华眼针》中出现了第三版方案。这一版方案和我网上搜到的“眼针技术规范”国家标准方案一致,是在第二版基础上旋转15度。

彭氏目诊法的脏腑定位人为随意调整的情况很突出,鉴于此,我们持审慎态度,不采用此定位法。

第二,王今觉目诊法

王氏目诊法的脏腑定位是在对眼部组织解剖结构深入了解的基础上,结合临证观察和经验总结,确定了脏腑的区块分布,王氏目诊法具备生理基础,具备较高的可信度。但是王氏目诊法对虹膜基本不研究。也没有像其他诊法一样接受“生物全息论”的理论影响。

第三,郑德良目诊法

郑氏目诊法的脏腑定位非常明显受到西医组织解剖学影响,相对于其他目诊法的脏象定位法不同,郑氏目诊法不自觉的产生脏器定位法(虽然他本人在书中不承认),并且对虹膜以及巩膜和虹膜交界处也有一定研究。郑氏目诊法还有一个特点是没有出现“脾”的定位。这个我们觉得是不可接受的。

第四,壮医目诊法

壮医目诊法的脏腑定位非常明显受到“生物全息论”的影响,把身体各个部分都放到了定位图里,身体的上下左右和眼睛的上下左右大体上一一对应。这里我们要简单说一下“生物全息论”,“生物全息论”是张颖清教授(这个人已经去世了)于1981年在《自然》杂志发表了他的成名之作《生物全息律》。这个理论认为,每个生物体的每一具有生命功能又相对独立的局部(又称全息元),包括了整体的全部信息。

第五,瑶医目诊法

瑶医和壮医一样,我们略过不谈。

第六,虹膜目诊法

西方虹膜目诊法国内应该不广,普通医生也不具备观察条件,我们略过不谈。但是运用中西汇通的思想,借助现代化仪器和人工智能来研究中医目诊,是未来的一个方向和趋势,有学术条件的师兄可以在这个方面做一些深入的基础理论研究工作。

第三、十种常见病的目诊抓独法【大约30分钟】

啰啰嗦嗦这么多,下面我们开始进入今天第三章节也是最实用的部分,十种常见病的目诊抓独方法,众所周知,抓独法是吴雄志老师五法六经理论中非常重要的一种快速高效的诊病方法,它的理论来源于张景岳的“独处藏奸”论(当然了,这是我自己的观点,也可能不是),如果你在百度上面搜索抓独法的话,所有的文章都是吴老师的,所以说“抓独法”应该算吴师的“专利”,今天我们借用一下这个词。【60秒】

今天的目诊案例,我们采用钟表定位法,一方面,钟表的形态和钟表上时间所处的位置大家都非常熟悉,不用重新建立心理概念,另一方面,即使没有系统学习过目诊的朋友,也可以快速的应用于临证实践。【30秒】

颈椎病【3分钟】

目征:左右眼12点方向,延伸血丝,末端黑点。

颈椎病是一种颈椎综合征,颈椎长期劳损、骨质增生,或椎间盘脱出、韧带增厚,致使颈椎脊髓、神经根或椎动脉受压,颈椎病是临证中发现最多的疾病之一,由于现代社会信息化办公,长期伏案工作的人非常多,长期用电脑、玩手机都会造成颈椎病。最常见的症状就是颈椎疼痛、头晕、上肢麻木、恶心,甚至高血压。

有颈椎病的师兄可以对着镜子扒开自己眼皮看看有没有目征,有的话可以双击666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颈椎病目征的黑点也叫报伤点,顾名思义,就是报告受过伤的点,这是怒张的静脉毛细血管末端的淤血点,人体组织的病理改变,特别是骨头的病理改变,都有可能在眼睛中留下黑点,这种点啊,一般比较小,通常和怒张的血丝差不多大或者略大,和血丝相连,如果在左眼,一般左侧颈椎有问题,如果在右眼,右侧可能有问题,如果两侧都有,两侧都有可能产生问题。

肩周炎【2分钟】

目征:左右眼12点方向起始向11点和1点方向,延伸U型或倒V型血丝。

肩周炎和颈椎病类型差不多,经常容易见到,也是长期劳损、增生、受过伤啊,最常见的症状就是肩部酸软、疼痛、活动受限等等。

胃炎【3分钟】

目征:左眼5~6点或者右眼6~7点方向,迂曲、延伸U型或V型血丝,末端黑点。

胃炎是各种原因引起的胃黏膜炎症,为最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之一。按临床发病的缓急,一般可分为急性和慢性胃炎两大类型,最常见的症状就是胃痛、痞满、嗳气、反酸。

痔疮【3分钟】

目征:左眼6~7点或者右眼5~6点方向,血丝末端有黑点。

常言道十人九痔,由下向上行走的扩张、弯曲、充血血管,即为痔征,观察这些血管的条数、粗细,可以诊断内痔的多少和大小。并且痔征现于左眼,为肛门左侧有痔,现于右眼,为肛门右侧有痔。一般血管分叉和粗细与痔疮成正比关系。

高血压【3分钟】

目征:左眼11~12点或者右眼12~1点方向,根粗、迂曲、或螺旋状血丝,脉络散乱,白睛常有黄色或乳白色云雾斑,白睛和黑睛之间常明显有乳白色环。

高血压是指以体循环动脉血压(收缩压和/或舒张压)增高为主要特征,收缩压≥140mmHg或(和)舒张压≥90mmHg时即可确诊为高血压,高血压也是最常见的慢性病,严格来说高血压只是一种症状,从中医角度看高血压,可分为肝阳上亢型、阴虚阳亢型、阴阳两虚型、肝肾阴虚型四个证型及内风、血淤、痰阻三个兼证。

乳腺增生【3分钟】

目征:左眼1点或者右眼11点方向,血丝末端有黑点。

乳腺增生是指乳腺上皮和纤维组织增生,乳腺组织导管和乳小叶在结构上的退行性病变及进行性结缔组织的生长。乳腺增生也是女性最常见的乳房疾病,常见经前乳胀、乳房有肿块结节,有乳腺增生的女性经常伴有子宫肌瘤或者卵巢囊肿。

子宫肌瘤或卵巢囊肿【3分钟】

目征:左眼5~6点或者右眼6~7点方向,血丝末端有黑点,左眼3~4点或者右眼6~7点方向有延伸血丝。

子宫肌瘤和卵巢囊肿也是妇科常见病,这里最主要是要和胃部病变的目诊进行鉴别,子宫肌瘤和卵巢囊肿经常呈现蝌蚪状,迂曲的比较厉害一点,颜色以偏紫为主。而左眼3~4点或者右眼6~7点方向我们叫妇科三角区,这个是郑氏目诊法的经验,这个区域血丝多出现迂曲或者勾状,颜色也是偏紫,黑点较少出现。

脂肪肝【3分钟】

目征:左眼9-10点或者右眼2-3点方向出现黄色、乳白色云雾斑。

脂肪肝是指肝内脂肪蓄积太多,超过肝重量的5%或在组织学上肝细胞50%以上有脂肪变性,正常人肝组织中含有少量的脂肪,如甘油三酯、磷脂、糖脂和胆固醇等,其重量约为肝重量的3%5%。脂肪肝形成的最主要原因就是肥胖和饮酒,较其他因素多见。

脂肪肝一般分为酒精性脂肪肝和非酒精性脂肪肝两大类。根据脂肪变性在肝脏累及的范围,又可分为轻、中、重三型,通常脂肪含量超过肝脏重量的5%10%时被视为轻度脂肪肝,超过10%25%为中度脂肪肝,超过25%为重度脂肪肝。

脂肪肝常见的症状有食欲不振、疲倦乏力、恶心、呕吐、厌油、肝区或右上腹隐痛等。

咽喉炎【3分钟】

目征:左眼9点或者右眼3点方向出现鲜红怒张血丝

鲜红血丝向瞳孔方向走向,则为咽喉炎征象。

咽喉炎表现为咽部黏膜慢性充血,常见症状是咽部不适、异物感、痒感、灼热感、干燥感等。

寄生虫【3分钟】

目征:白睛任何部位呈现一个或多个兰黑点或兰黑斑

白睛任何部位呈现一个或多个兰黑点或兰黑斑为蛔虫症。若在巩膜与球结膜间的毛细血管顶端和旁边,呈现青黑色或兰黑色圆形斑点,约有针头至绿豆大小,斑的境界多清晰,也有模糊的,可多可少,不突出结膜面,提示寄生虫症。斑大,表明是成虫;斑小表示为幼虫,斑多,虫多;斑少,虫少。如在巩膜与球结膜间的毛细血管上端和边缘,呈多样状的浅紫色、云絮状斑块,则提示为钩虫。同样,斑块大,感染程度较深;斑块小,感染程度较浅。若巩膜与球结膜间上半部出现黑色斑点,则提示为蛲虫。眼征越明显,病情越重,眼征越浅谈,病情越轻。

那么今天我的分享就到此为止,耽误了大家宝贵的时间,希望本次分享能够起到抛砖引玉,引起大家对中医目诊这种独特的诊法的重视和学习使用的作用,最后,我再次感谢吴雄志老师以及所有默默奉献的工作人员,祝大家新年快乐,阖家安康。


[A1]巢这个字很妙,巢嘛,鸟、蜂、蚂蚁啊这些动物的窝叫巢,小小的,有个凹槽或者小洞,跟我们眼眶多相似。

[A2]这里有个眼,你看内经就把目与眼两个字区分的很明确,眼是眼珠子,目不仅包括眼珠子,还包括眼睑、眼袋这一整块位置。

[A3]这个眼针我解释下,就是是针刺眼球周围、眼眶边缘的穴位,以治疗全身疾病的一种针灸方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